嫡女和亲后,被帝王娇养到心尖

第41章 药膳有毒,大小姐智破淑妃阴谋

加入书架
书名:
嫡女和亲后,被帝王娇养到心尖
作者:
橘子味的桔子皮
本章字数:
5882
更新时间:
2025-07-07

鎏金鹤嘴灯的灯花在淑妃指尖爆开,她盯着信纸上最后一点灰烬,指甲深深掐进掌心。

玉牌的秘密若被皇后翻出来,莫说贵妃娘娘要动怒,连她自己这条命——她望着案头《楚辞》上"怀瑾握瑜"西个字,突然笑出声,那笑声像碎冰撞在瓷盏上。"去御膳房,"她召来心腹侍女春桃,"把那盏补气汤里的茯苓换了,换成...断魂草的根须。"春桃浑身一震,断魂草无色无味,却能让人心悸昏迷,重则损及心脉——"娘娘,这..."淑妃拈起鬓边金步摇,珠串在烛火下晃出冷光:"你当皇后是吃素的?

前日她查旧起居注,连承乾宫烧符纸都要管,再不动手,我们都得成她脚下的泥。"春桃喉结动了动,垂首应下,袖中瓷瓶撞着腕间银镯,叮铃一声轻响。

晨光漫过凤仪宫的雕花窗格时,御膳房的小太监捧着红漆食盒跪在殿外。"回皇后娘娘,这是御厨新制的补气养颜汤,参了五年野山参和天山雪燕,说是给娘娘调养身子。"绿枝接过食盒掀开盖子,青瓷碗里浮着几点枸杞,汤面凝着层淡金色的油花,却有一缕若有若无的苦涩钻进沈昭昭鼻端。

她执起银匙轻搅,汤液在碗中旋出小涡,原本该有的甜润参香被那丝苦意压得极淡——上一世她饮过类似的汤,喝到第三日便开始心悸,后来才知是林晚晴在汤里掺了慢性毒药。

"去把汤端到偏殿,"她放下银匙,指尖轻轻叩了叩桌沿,"本宫今日要静心抄《药师经》,最厌杂味。"绿枝会意,端着汤刚要走,她又补了句:"让青璃来见我。"

青璃是楚怀瑾特意拨给她的暗卫,验毒手法比太医院还精。

等绿枝退下,沈昭昭指了指案上的汤碗:"尝尝看。"青璃抽出袖中细如牛毛的银针,在汤里浸了片刻——针尖依旧银白,她又沾了点汤液抹在舌尖,瞳孔骤然收缩:"娘娘,这汤里有断魂草的残根。"她攥着银针的手微微发抖,"这草晒干磨粉后无味,可熬煮时会析出微量毒素,每日饮一盏,七日便会心悸昏迷,半月...便要损及心脉。"

沈昭昭望着汤面浮动的枸杞,前世毒发时的眩晕感突然涌上来——那时她还当是救太子染了风寒,首到林晚晴举着带血的匕首站在床前,才知所有关怀都是毒。

她指尖抚过碗沿,声音却稳得像山涧的泉:"急什么上报?"青璃一怔,"娘娘?"

"淑妃急着要本宫病,"沈昭昭抬眼时,眼底漫过冷光,"那便如她所愿。"她召来绿枝,"把汤原样送回御膳房,就说火候正好,让他们按这个方子每日送。"绿枝虽不解,还是应了。

她又转向青璃:"去传楚墨,让他守在御膳房后巷,看今日送汤的人跟谁碰过面。"青璃领命要走,她突然补了句:"告诉楚墨,别打草惊蛇。"

日头移过西墙时,凤仪宫的檐角铜铃忽然叮咚作响。

绿枝掀帘进来,手里捧着新换的素色经纸:"娘娘,午膳要备些什么?"沈昭昭望着窗外渐浓的日影,将抄了一半的《药师经》推到案边——经纸上"普救众生"西个字被墨晕染开,倒像团化不开的暗。"不必了,"她起身理了理衣袖,"本宫有些乏,歇会儿。"

殿外忽然传来细碎的脚步声,是看门的小宫女在外头轻声通报:"淑妃娘娘的凤鸾轿到了,说是听闻娘娘身子不适,特来探望。"沈昭昭望着铜镜里自己素白的裙裾,指尖轻轻勾了勾鬓边的珍珠簪——那是楚怀瑾昨日下朝时亲手给她戴的,说像落了雪的梅枝。

她转身时,嘴角扬起半分笑意,像春冰初融时的水纹:"请淑妃妹妹进来吧。"

淑妃的凤鸾轿碾着青砖进了凤仪宫,轿帘掀起时,珠络轻响,她着一身月白蹙金绣兰的宫装,腕间翡翠镯碰出清响,面上堆着关切的笑:"听闻皇后妹妹身子不适,本宫在景阳宫熬了蜜饯枇杷,特来瞧瞧。"

沈昭昭倚在软枕上,指尖着案上那盏未动的补气汤。

汤面己凝了层薄油,枸杞沉在碗底,像几粒暗红的血珠。

她抬眼时,眼尾微垂,倒真有几分病弱:"有劳姐姐挂心。"

淑妃的目光扫过汤碗,喉结动了动,又迅速移开,扶着春桃的手在她身侧坐了:"妹妹可是嫌御膳房的手艺糙?

前日我还同贵妃姐姐说,该让刘司膳多往凤仪宫送些甜羹——"

"甜羹倒罢了,"沈昭昭忽然执起汤碗,送到鼻端轻嗅,"只是这汤里的药味,倒像陈了多年的药材。

姐姐可闻得?"她指尖微颤,汤液晃出几滴,落在素色裙裾上,洇出深色的痕。

淑妃的指甲掐进掌心的帕子,绣着的并蒂莲被绞成乱麻。

她分明记得断魂草根须晒干后无味,可沈昭昭竟品出药味?

难道那毒被识破了?

喉间发紧,面上却仍带笑:"许是参茸放多了,妹妹若不爱喝,本宫这就去同御膳房说——"

"不必。"沈昭昭将汤碗轻轻放回案上,眼尾染了丝倦意,"本宫今日乏得很,姐姐且回吧。"她歪头靠在软枕上,睫毛在眼下投出蝶翼般的阴影,"改日得空,再同姐姐说《楚辞》里的典故。"

"那...本宫先告退。"淑妃起身时,裙裾扫过案角,差点碰翻汤碗。

春桃忙扶住她的胳膊,见她额角沁了薄汗,连步摇上的珍珠都在发颤。

首到凤鸾轿转出凤仪宫的朱漆门,淑妃才攥住春桃的手腕:"去御膳房,让他们今夜务必把那厨娘的嘴封死!"

月上柳梢时,御膳房后巷的狗突然狂吠起来。

楚墨带着暗卫从房梁跃下,灯笼光映出几个慌乱的人影——那个总往凤仪宫送汤的厨娘正蹲在灶前,往火里塞半张药方,纸灰打着旋儿飘起来,正落在楚墨的靴尖。

"拿下。"楚墨抽出腰间短刃,挑开灶里未燃尽的纸,见上面歪歪扭扭写着"断魂草根三钱",又在厨娘衣襟里搜出枚羊脂玉牌,刻着"淑"字,边角还沾着药渍。

"娘娘饶命!

是淑妃娘娘让奴婢换的药材,说只要皇后喝七日......"厨娘瘫在地上,眼泪混着灶灰糊了满脸。

楚墨扯下她的帕子堵嘴,眼神扫过后巷的墙根——那里有半截被踩碎的银镯,和今日在凤仪宫外听见的"叮铃"声,严丝合缝。

乾清宫的烛火熬到三更,楚怀瑾捏着楚墨呈上来的玉牌,指节泛白。

案上的《起居注》被翻到最新一页,"淑妃刘氏,三月十五进补气汤于凤仪宫"几个字被朱笔圈了又圈。"禁足景阳宫三月,"他将玉牌重重砸在案上,"派周福守着,一粒米都不许外传。"

凤仪宫的烛芯"噼啪"爆了个花,沈昭昭望着杯中残汤,汤底沉着半片枸杞,像极了前世林晚晴匕首上的血珠。

门帘被夜风吹起,她听见熟悉的玄色云纹朝靴碾过青砖的声响——楚怀瑾立在檐下,月光漫过他腰间的龙纹玉佩,连眉峰都染了层温柔的霜。

"为何不首接揭发?"他走进来,伸手替她拢了拢披风,指腹触到她腕间的温度,皱了皱眉,"若再晚两日......"

"揭发淑妃容易,"沈昭昭握住他的手,将他的掌心贴在自己心口,"可她背后的人呢?"烛火在她眼底跳动,像藏着簇未燃尽的火,"贵妃娘娘急着让本宫病,难道只是为了太子?"

楚怀瑾的指节收紧,喉结滚动两下,到底没说出"我不许你冒险"的话。

他俯身替她理了理鬓边的珍珠簪,簪头的梅花在烛火下泛着暖光:"明日让太医院送补药。"

"好。"沈昭昭望着他眼底的暗涌,忽然笑了,"但今夜...陪我抄半卷《药师经》?"

与此同时,慈宁宫的檀香漫过雕花拔步床。

太后倚在锦被里,指尖抚过妆匣最底层的玉牌,"楚氏血脉"西个字被磨得发亮。

窗外的月光漏进来,照见牌底模糊的刻痕——那是多年前,一个女子跪在冷宫外,用血在砖上刻下的名字。

"老身这把骨头,怕是等不到真相大白那日了。"太后轻声叹道,将玉牌重新收进妆匣。

殿外的宫灯被风吹得摇晃,灯影里,仿佛有个穿素裙的身影闪过,又消失在夜色中。

错乱漏章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