杼上流光

第52章 希望之光

加入书架
书名:
杼上流光
作者:
王言甫
本章字数:
2762
更新时间:
2025-07-02

1964年的夏天,蝉鸣聒噪地响彻整个纺织厂。沈知夏站在厂区门口,手中紧紧攥着那份来之不易的平反文件,阳光洒在她略显憔悴却又充满坚毅的脸上。

这些年,为了给父亲平反,她西处奔波,不知写了多少申诉信,踏破了多少门槛。如今,父亲的冤屈终于得以洗清,这个消息如同久旱后的甘霖,让沈知夏原本灰暗的生活重新充满了希望。她深吸一口气,朝着车间走去,心中一个坚定的念头愈发清晰——她要让父亲的名誉得到恢复,更要让纺织厂迎来新的变革。

回到家后,沈知夏与林砚舟彻夜长谈。昏暗的灯光下,两人的眼神却格外明亮。他们共同参与建造的地下实验室,承载着无数个日夜的心血。那些在深夜里反复试验的场景,那些面对失败时的沮丧与重新振作的瞬间,此刻都化作了推动革新的动力。“把技术公开吧,我们能让纺织厂变得更好。”沈知夏轻声却坚定地说道。林砚舟紧紧握住她的手,点头应下,两人心中都燃起了熊熊烈火。

第二天一早,沈知夏和林砚舟带着详细的技术资料,来到了厂长办公室。厂长王建国是个经验丰富的老领导,看到两人递上来的资料,眉头微微皱起:“小沈、小林,你们的热情我能理解,可这新技术,厂里这么多年一首按老法子生产,贸然改变,风险太大了。”沈知夏赶忙解释:“王厂长,我们的技术经过了上百次试验,不仅能提高生产效率,还能降低成本。现在全国都在搞技术革新,咱们厂要是能跟上,肯定能成为模范。”

随后的几天,他们又多次找到厂里的技术骨干和其他领导,向他们展示新技术的优势。在一次技术研讨会上,沈知夏站在众人面前,声音洪亮:“同志们,咱们纺织厂曾经是行业的佼佼者,可这些年因为固步自封,渐渐落后了。看看这些数据,我们的新技术能让织布速度提升30%,次品率下降一半!这不是空想,是实实在在能做到的!”她的话引起了一些年轻技术人员的共鸣,他们纷纷点头,眼中满是期待。

然而,并不是所有人都支持革新。以副厂长周德海为首的一些老员工,对新技术充满了疑虑。周德海在职工大会上公开表示:“搞这些花里胡哨的东西,万一出了问题,谁来负责?厂里这么多工人的饭碗,可不能拿来冒险!”这话一出,不少年纪大、习惯了老工艺的工人也开始附和。

面对反对声,沈知夏没有退缩。她和林砚舟决定用实际行动证明新技术的可行性。他们在车间里划出了一块小区域,将实验室的部分设备搬来,亲自示范操作。盛夏的车间闷热难耐,沈知夏的衣衫早己被汗水浸透,可她依旧专注地调试着机器。渐渐地,原本持怀疑态度的工人被吸引过来,看着新机器快速而稳定地运转,织出的布料平整又细腻,大家开始窃窃私语:“还真行啊!”

在沈知夏和砚舟的努力下,终于有部分有远见的领导被说服。王厂长经过反复考量,拍板决定向上级部门申请,将纺织厂列为革新试点。当这个消息在厂里传开时,沈知夏站在车间的走廊上,望着忙碌而充满活力的厂区,心中感慨万千。父亲的平反给了她新生,而即将到来的革新,或许能让整个纺织厂焕发新的生机。她知道,前路依然充满挑战,但只要心中有信念,就没有迈不过去的坎。

随着申请材料的递交,沈知夏和林砚舟开始着手准备更详细的革新计划。他们深入车间,与工人们交流,了解大家对新技术的担忧和建议;他们查阅大量资料,进一步完善技术细节;他们还积极与其他工厂联系,学习先进的管理经验。这个夏天,对于沈知夏来说,是充满希望的开始,也是新征程的起点,她和爱人正携手向着光明大步前行。

错乱漏章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