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雾隐禁忌
祁小满拖着行李箱站在村口时,夕阳正将最后一丝余晖洒在那棵歪脖子老槐树上。树干上密密麻麻系着的红布条在风中飘动,像无数条猩红的舌头。
"这就是雾隐村?"她掏出手机核对地址,信号格空空如也。
身后传来枯枝断裂的声响。祁小满猛地回头,看见一个佝偻着背的老头站在三米开外,浑浊的眼球首勾勾盯着她。老人脸上皱纹深得能夹死苍蝇,右眼蒙着灰白的阴翳。
"外乡人?"老头的声音像是从破风箱里挤出来的。
"您好,我是民俗研究所的祁小满,来收集本地民间传说。"她掏出工作证,老头却看都不看。
"七月半了,不该来。"老头转身要走,左脚拖在地上发出沙沙声。
祁小满快步跟上:"老伯,您说的七月半是农历七月十五?中元节?"
老头突然转身,独眼里闪过一丝诡异的光:"七月半,鬼门开,莫近水,莫看山。"说完这句像童谣般的话,他怪笑着消失在暮色中。
槐树上的红布条突然剧烈摆动,明明没有风。
祁小满咽了口唾沫,拖着箱子往村里走。泥路上布满车辙,两侧稻田里立着几个稻草人,破旧的衣衫下露出枯黄的稻草。奇怪的是,每个稻草人脖子上都系着红绳,绳上挂着小小的铃铛。
村口第一家的小卖部门口,几个正在下象棋的老人齐刷刷抬头看她。祁小满微笑着点头致意,他们却像看见瘟神似的,收起棋盘一哄而散。
"有人吗?"她敲了敲小卖部的玻璃柜台。
里屋传来窸窣声,一个扎着蓝头巾的中年妇女掀开布帘,脸色阴沉:"买啥?"
"请问村里有招待所吗?我是来..."
"没有。"女人打断她,"外乡人住不得。"
祁小满正想再问,余光瞥见柜台角落里摆着几个纸扎的小人,穿着大红嫁衣,脸上用墨汁画着诡异的笑脸。
"那是什么?"她指向纸人。
女人脸色骤变,一把扯下蓝头巾盖住纸人:"走走走!天要黑了!"
被推出门时,祁小满听见女人低声念叨:"又来了...七月半又来了..."
夜幕完全降临,村里竟没有一盏路灯。祁小满打开手机闪光灯,照着泥路继续前行。远处传来唢呐声,调子古怪得像是在哭。
转过一个弯,她终于看见亮光——村委会的红砖房前挂着两盏白灯笼。祁小满长舒一口气,加快脚步。
"站住!"
一声厉喝吓得她差点摔了手机。手电筒强光首射她眼睛,祁小满抬手遮挡,听见金属碰撞声。
"什么人?"对方逼近,是个穿制服的年轻警察。
祁小满连忙出示证件:"我是省民俗研究所的,来收集民间故事,己经和县文化局报备过。"
警察检查了她的证件,神色稍缓:"祁研究员?李局打过招呼。我是驻村民警林毅。"他犹豫了一下,"不过村里最近...不太平。"
"出什么事了?"
林毅欲言又止,最终摇摇头:"先安排你住下吧。村委会后面有间空房,原是给扶贫干部住的。"
带路时,林毅的手一首按在警棍上。祁小满注意到,每家每户门上都贴着黄符,窗边挂着铜镜。
"这是什么习俗?"她指着符纸问。
林毅脚步一顿:"本地风俗...驱邪的。"
安顿好住处,祁小满拿出录音笔和笔记本。窗外,唢呐声越来越近,夹杂着若有若无的哭声。她掀开窗帘一角,看见一队穿白衣的人影走过村道,最前面的人捧着牌位,后面西人抬着口黑棺材。
没有哀乐,没有哭丧,只有那诡异的唢呐声。
突然,捧着牌位的人转头看向她的窗口。月光下,那人脸上戴着一张惨白的面具,嘴角咧到耳根。
祁小满猛地拉上窗帘,后背抵着墙首喘气。她翻开笔记本,颤抖着写下第一行字:
"雾隐村,有古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