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考的阴云沉沉地笼罩着整个高二级部。空气里弥漫着油墨试卷的味道和无声的紧张。走廊里少了平日的喧闹,课间也多了许多埋头苦读的身影。
林晚坐在座位上,面前摊开的数学模拟卷上,几个鲜红的叉叉显得格外刺眼。最后一道大题她完全没思路,空了大片。月考就在下周,而她的数学,始终是拖后腿的科目。一想到父母在电话里隐晦的期望和他们之间因她成绩而起的争吵,一种沉重的无力感就压得她喘不过气。
苏晓琪正对着自己的英语卷子唉声叹气:“完了完了,这阅读理解是人做的吗?我感觉我像个文盲!” 她转头看到林晚紧锁的眉头和空白的卷尾,凑过来,“晚晚,你也被数学大魔王打败了?”
林晚勉强扯出一个笑容,没说话,手指无意识地抠着卷子边缘。
“别愁啦!船到桥头自然首!”苏晓琪大大咧咧地拍拍她的肩,“走,去买瓶冰可乐降降火!”
林晚摇摇头:“你去吧,我想再看看题。”
苏晓琪看她坚持,只好自己去了。教室里安静下来,只剩下笔尖划过纸面的沙沙声和翻书声。林晚盯着那道空白的数学题,公式和符号像纠缠的乱麻,越看越心烦意乱。窗外的天空灰蒙蒙的,像是要下雨,压得人胸口发闷。
她烦躁地合上卷子,拿出手机。指尖在屏幕上滑动,最终点开了那个熟悉的私信框。此刻,她迫切地需要一个树洞,倾倒这份沉重的焦虑。
“墙君,月考要来了,压力好大。特别是数学,像一座翻不过去的大山。每次看到卷子上的红叉,就觉得自己好没用。爸妈虽然不说,但我知道他们期望很高,可我觉得自己达不到……有时候真想找个没人的地方躲起来,或者像云一样飘走就好了。——星期三的云”
发送出去,仿佛卸下了一点重担。她把手机扣在桌上,额头抵着冰凉的桌面,试图让混乱的思绪平静下来。
没过多久,手机震动了一下。她立刻拿起来看。
“理解你的压力。数学思维需要训练和积累,而非单纯‘天赋’判定。建议:1. 分析错题,定位薄弱知识点(公式?思路?计算?);2. 精做例题,理解解题逻辑而非答案;3. 拆分大题,分步骤得分;4. 寻求老师/同学帮助。专注过程而非结果焦虑。逃避压力像云飘走,但云最终会化成雨落下。首面,才能灌溉出‘晴天’。——墙”
依旧是他冷静、条理分明的风格。没有空洞的“加油”,而是给出了具体的行动建议。尤其是那句“逃避压力像云飘走,但云最终会化成雨落下。首面,才能灌溉出‘晴天’”,像一道微光,瞬间穿透了她心头的阴霾。
她反复读着那几条建议。分析错题……拆分步骤……寻求帮助……是啊,自怨自艾和逃避没有任何用处。她重新翻开那张让她沮丧的卷子,拿起红笔,开始认真分析那道错题到底是哪里卡住了。是公式没记牢?还是解题思路没打开?
思路似乎清晰了一些。她拿出错题本,开始按照树洞先生的建议,一步步记录、分析。窗外的天色依旧阴沉,但她的心,却因为有了一个可以倾诉的出口和一份切实可行的指引,而变得不那么沉重和迷茫了。
她望向窗外。厚重的云层边缘,似乎透出了一线微弱的亮光。也许,真的会放晴?她低头,在错题本上,那道难题的旁边,画了一朵小小的、带着笑脸的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