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生一九五零

第14章 惠民和尚出现

加入书架
书名:
双生一九五零
作者:
极意小公子
本章字数:
4400
更新时间:
2025-07-07

“谁呀?”

一声清脆的询问从门内传出,紧接着是木门"吱呀"作响的声音。

秦淮茹推开秦家大门,阳光斜照在她姣好的面容上。

当她看清门外站着的是小娟时,嘴角不由自主地扬起一抹温柔的笑意。

“你个死丫头,”秦淮茹嗔怪道,眼中却满是宠溺,“整天神出鬼没的。”说着快步上前,一把拉住小娟纤细的手腕,“来得正好,陪我做饭去。”

两人相视一笑,欢快的说笑声渐渐消失在秦家大屋的门后。

小娟与秦淮茹的熟稔并非偶然。

自从这姑娘从山上下来,何大清就特意将她安排在秦家。

这也是无奈之举——小娟虽剃着光头,穿着僧袍,却是个实实在在的女儿身。

何大清总不能让她和一群大老爷们挤在那臭烘烘的大通铺上。

屋内,易中海只是淡淡地瞥了眼进来的小娟,便继续与秦父商讨秦淮茹和贾东旭的婚事。

“老哥,”易中海搓着手,语气诚恳,“您要是没意见,我看这事就等过完年,让两个孩子见见面?”

易中海顿了顿,压低声音道:“您也知道,老贾刚走不久。虽说现在不讲究那些老规矩了,但东旭这孩子孝顺,咱们做长辈的,总得多体谅体谅。”

秦父若有所思地点点头,手指在桌面上轻轻敲击:“老易啊,这事还得再合计合计。毕竟是闺女一辈子的大事,总得听听她自己的意思。”这话说得滴水不漏,既没答应也没拒绝。

易中海见状,目光不经意间扫过炕柜上那个青花将军罐,眼底闪过一丝难以察觉的异样。

“那成,老哥,我就先回了。等您的好消息。”说完,他整了整衣襟,起身告辞。

日头西斜,暮色渐浓。小娟找了个借口,独自一人往山里走去。

山风拂过她的衣衫,发出轻微的沙沙声。

快到山顶时,树林里突然闪出一个人影。

“娟子?”那人声音沙哑,“你怎么来了?”

小娟定睛一看,正是失踪多日的惠民和尚。

这位中年僧人望着自己的养女,沧桑的脸上写满了复杂的情绪。

“爹,”小娟快步上前,“我有事找您。”

惠民和尚长叹一声:“丫头啊,你还来找爹做什么?”

粗糙的手掌抚过小娟的头顶长出的秀发,“何师傅是个好人,你跟着他,爹放心。”

小娟闻言,鼻子一酸,眼眶顿时红了:“爹,我知道干爹待我好。”

她吸了吸鼻子,“我要跟干爹进城了。他说能安排我进厂当工人。”

说到这里,她突然抓住惠民和尚的衣袖,“爹,我不在的时候,您一定要照顾好自己。我每个月都会寄钱回来,等我在城里站稳脚跟,就想办法接您过去!”

惠民和尚再也忍不住,浑浊的泪水顺着皱纹纵横的脸颊滚落。“好,好,爹都听你的。”

哽咽着说,“是爹对不起你们娘俩啊...”

惠民和尚颤抖着讲述起往事:“那年,姓阎的去窑子寻欢作乐,偏偏看上了你娘。你娘命苦啊,被她亲舅舅卖到那种地方...”

惠民和尚的声音越来越低,“我当时实在看不下去,就给了那姓阎的一闷棍,带着你娘逃进这深山老林...”

“谁能想到,这么多年过去,他居然还记得!”

“丫头,是爹给你们带来了麻烦!”

惠民和尚说着,脸上浮现一抹自责!

“爹!”小娟打断他,“别说这些了。”

她紧紧握住惠民和尚的手,“那年我不到十岁,生了重病被家里人扔在山里。要不是遇上您和娘,我早就...”她的声音哽咽了,“您就是我亲爹!娘走得早,现在您就剩我一个亲人了。我不照顾您,谁来照顾您?”

山风呜咽,暮色中,这对特殊的父女相拥而泣。

“爹,我有件要紧事,您得帮我拿个主意!”小娟拽着惠民和尚的衣袖,声音压得极低。

老和尚用粗糙的僧袍袖子抹了把脸,将未干的泪痕擦去。

深吸一口气,山间的冷风让他浑浊的眼睛微微发红:“丫头,你说,爹听着。”

小娟凑到惠民和尚耳边:“是这么回事...”

将何大清对秦淮茹的心思,以及今日易中海登门说亲的经过,一五一十地道来。

说到关键处,她纤细的手指不自觉地绞紧了僧袍下摆。

惠民和尚听完,眉头拧成了疙瘩。

他蹲下身,从地上拾起一根枯枝,在地上划拉着什么。

枯枝折断的脆响在寂静的山林里格外清晰。

“这事...”惠民和尚突然将枯枝一折两段,“你别管了。”他抬起布满皱纹的脸,眼中闪过一丝精光,“爹来想办法。”

时光流逝,轧钢厂支援建设小队,己经离开了山南大队!

热闹的山村,又恢复如初,恢复到往日的宁静!

这天,秦家除了秦淮茹的母亲,带着秦淮茹在家里做饭外。

秦父还有秦家三个儿子,都下了地。

母女俩在灶台边上,一边做饭,一边闲聊!

说得正高兴,就听门口有人说话!“施主,和尚讨碗水喝!”

在上世纪五十年代左右,尤其是农村地区,老百姓的思想普遍比较封闭。

那时候的人们经历了太多苦难——旧社会的苛捐杂税、连年战乱,日子过得实在艰难。

为了给自己活下去的勇气,为了能看到一线希望,普通人往往会把精神寄托在神佛身上。

那时候再穷的人家,逢年过节去庙里上香还愿时,那份虔诚劲儿都是实打实的。

这种情况一首延续到,那个特殊时期!

就算在七八十年代,国内部分地区,还时常发生,所谓神算,高僧,大仙儿,骗财骗色!

秦母就是从那个年代走过来的人,所以她对过往的和尚总是格外尊敬。

在她看来,这些出家人都是带着菩萨心肠的,值得好好对待。

还有秦母尤其信命,遇到什么事儿,老觉得是坎儿,得找人破破才能安心!

所以当她看见门口站着一个和尚!

立马让秦淮茹,给惠民和尚倒水!

惠民和尚接过水碗,好似无意看了一眼秦淮茹的面相。

顿时脸色沉重,嘴里更是发音出声。“可惜了!”

错乱漏章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