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宅底下奇水潭,我每天捕鱼百斤

第22章 潭中收获稳增升

加入书架
书名:
老宅底下奇水潭,我每天捕鱼百斤
作者:
青顶子
本章字数:
4216
更新时间:
2025-06-25

刺骨的寒风刮了整整一夜,黎明时分才稍稍停歇。

李家小院的地面上铺了一层薄薄的、踩上去咯吱作响的雪粉。

天刚蒙蒙亮,李安邦和李安国兄弟俩就悄无声息地溜进了后院的地窖。

地窖入口被一堆杂乱的柴禾和破旧的农具巧妙地遮掩着,掀开盖板,一股混合着泥土腥气和潮湿水汽的味道扑面而来。

顺着陡峭的土阶小心翼翼地下到底部,点燃一盏用墨水瓶改制的简陋煤油灯,昏黄摇曳的光线勉强照亮了不大的空间。角落里堆放着过冬的萝卜和红薯,但兄弟俩的目光都聚焦在靠里侧那个黑黢黢的洞口——通往神秘水潭的入口。

洞口是上次扩建时意外坍塌出来的,仅容一人弯腰通过。安邦举着灯走在前面,安国紧跟其后。穿过狭窄的通道,眼前豁然开朗。一个天然形成的、约莫半间屋子大小的溶洞呈现在眼前。洞壁湿漉漉的,凝结着水珠。溶洞中央,就是那个让他们全家在绝望中看到生机的小水潭。

潭水幽深,在昏黄的灯光下呈现出墨绿色,平静无波,深不见底。丝丝缕缕的寒气从水面升腾起来,让本就阴冷的地窖温度又降了几分。但此刻,兄弟俩的心头却是火热的。

安邦把灯放在一块凸起的岩石上,拿起靠在洞壁的一根长竹竿,顶端绑着一个用旧蚊帐和细铁丝自制的简易捞网。他屏住呼吸,小心翼翼地将网探入冰冷的潭水中,凭着感觉在靠近洞壁的阴影处轻轻搅动、兜抄。

水面泛起细微的涟漪。安邦手腕一沉,感觉有分量!他稳住心神,慢慢将网提起。

“哗啦!”水花西溅。昏黄的灯光下,网兜里银光乱闪!几条巴掌大的鲫鱼、两条的鲶鱼正在网底拼命挣扎甩尾,溅起冰凉的水珠。更令人惊喜的是,还有几只青黑色的大河虾和一只张牙舞爪、足有碗口大的螃蟹!

“哥!有了!好多!”安国在一旁激动得差点喊出声,连忙捂住嘴,眼睛瞪得溜圆,脸上是抑制不住的狂喜。这收获,比之前任何一次都要丰盛!

安邦也松了口气,嘴角露出一丝笑意。他把鱼虾倒进旁边备好的木桶里,桶底浅浅铺了一层水草保持。他没有停歇,再次将网探入水中。这次他换了个位置,在靠近潭底缓坡的地方下网。又是沉甸甸的感觉!

这次捞上来的是几条体型更大、鳞片闪着金光的鲤鱼!还有几条滑腻腻的黄鳝!

“发了!哥,这回真发了!”安国看着木桶里迅速增加的“战利品”,兴奋地搓着手,恨不得自己立刻上手。之前的捕捞,运气好也就几条小鱼小虾,像今天这样品种多样、数量可观,还是头一回!

安邦心中同样振奋。看来之前的摸索是对的。这水潭连接着复杂的地下水系,里面的水产资源比想象的还要丰富!而且经过几次试探,他也摸到了一点门道:不同的位置、不同的深度,似乎栖息着不同的鱼种。靠近洞壁阴影处多鲫鱼、鲶鱼和虾蟹;潭底缓坡淤泥多的地方则容易捞到鲤鱼和黄鳝。他甚至怀疑,这潭底深处,可能还有更大的家伙。

兄弟俩配合默契,安邦主捞,安国负责把捞上来的鱼虾分拣到桶里,动作尽量放轻。溶洞里只回荡着水花声和鱼虾挣扎的扑腾声。冰冷的潭水冻得安邦手指发麻,但他毫不在意。每一次沉甸甸的网兜出水,都意味着家人能多吃一口饱饭,意味着离那个危险又充满诱惑的“计划”更近一步。

短短不到一个时辰,带来的两个大木桶都快装满了!活蹦乱跳的鱼挤在一起,虾蟹在桶壁徒劳地攀爬,黄鳝扭曲着滑腻的身体。初步估计,怕是有六七十斤!

看着这沉甸甸的收获,安邦心中的喜悦渐渐被一种沉甸甸的压力取代。这么多鱼虾,自家根本吃不完,也存不住。天气这么冷,虽然地窖低温,但时间一长也会变质。母亲王秀兰的熏鱼和咸鱼干手艺需要时间,也需要盐——而盐,是严格管控的物资,家里那点盐罐子,平时炒菜都舍不得多放。

“哥,这么多…咋办?”安国也意识到了问题,脸上的兴奋褪去,换上了担忧。他看着满满两桶“财富”,第一次感到了幸福的烦恼。

安邦盯着桶里挤挤挨挨的鱼虾,眼神闪烁。昨晚那个危险的念头再次清晰地浮现出来。邻县的黑市…那里有粮,有油,有布,有盐,有家里急需的一切!这些鲜活的鱼虾,在黑市上就是硬通货!

“先弄上去,小心点。”安邦深吸一口气,压下心头的悸动,“别出声。”

两人合力,小心翼翼地将沉重的木桶抬出溶洞,搬进地窖的储藏区。安邦用厚厚的草帘子盖好桶口,又搬了些杂物堆在旁边遮挡。做完这一切,两人己是满头大汗,在地窖的寒气中蒸腾起白雾。

回到地面,天己大亮。风雪虽停,但天空依旧阴沉沉的。母亲王秀兰看着两个儿子抬上来的、用草帘盖得严严实实的木桶,又惊又喜又忧:“这么多?老天爷…这…这可怎么放得住?”

父亲李建国也闻声出来,看着桶沿缝隙里露出的鱼尾,眉头紧锁,吧嗒吧嗒地抽着旱烟,没说话,但眼神里的忧虑藏不住。

安邦抹了把脸上的汗,看着家人既欣喜又惶恐的神情,心中那个决定更加清晰。他走到父亲身边,声音压得极低,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坚决:

“爹,娘,光靠咱家吃,吃不完,也存不住。放着会坏,坏了就糟蹋了。”他顿了顿,目光扫过众人,“我想…去趟邻县。”

“邻县?”李建国的手一抖,烟锅差点掉地上,脸色瞬间变了,“你…你想干啥?”

王秀兰也紧张地抓住了衣角。

安邦的目光异常冷静:“去找条活路。这些东西,在那边…能换咱们活命的粮。”

地窖里,那两桶沉甸甸的鱼虾,仿佛变成了滚烫的山芋,也变成了通往未知深渊的钥匙。

错乱漏章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