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宅底下奇水潭,我每天捕鱼百斤

第23章 夜行负重运输难

加入书架
书名:
老宅底下奇水潭,我每天捕鱼百斤
作者:
青顶子
本章字数:
4124
更新时间:
2025-06-25

安邦要去邻县黑市的消息,像一颗投入深潭的石子,在李家平静(或者说压抑)的水面下激起了巨大的波澜。

“不行!绝对不行!”父亲李建国第一个激烈反对,旱烟锅敲在炕沿上邦邦响,“那是啥地方?那是‘鬼市’!

抓到了就是投机倒把!是要游街,是要蹲班房的!安邦,咱家虽然穷,但祖祖辈辈清清白白,不能干这个!”他脸色铁青,额头青筋都凸了起来。对于这个老实巴交了一辈子的庄稼汉来说,“黑市”两个字本身就代表着危险和耻辱。

母亲王秀兰吓得脸色煞白,嘴唇哆嗦着,想说什么又说不出来,只是紧紧抓着安邦的胳膊,眼泪在眼眶里打转。

爷爷李老栓靠在炕头,剧烈地咳嗽了一阵,喘匀了气,浑浊的眼睛看着安邦,声音嘶哑:“邦娃子…那地方,是龙潭虎穴啊…咱们…咱们省着点,少吃两口,熬一熬,总能过去…”

弟弟安国倒是跃跃欲试,但看着父亲铁青的脸和爷爷担忧的眼神,也不敢吱声,只是焦急地看着安邦。

妹妹秀英躲在母亲身后,大眼睛里满是恐惧,她虽然不太懂什么叫投机倒把,但知道被“抓走”是很可怕的事情。

面对家人的强烈反对和担忧,安邦没有激动,他异常平静。等父亲说完,爷爷咳完,他才缓缓开口,声音不高,却清晰地敲在每个人心上:

“爹,娘,爷爷。我知道危险。我比你们更清楚那是什么地方,被抓到是什么后果。”他五十年的灵魂见识过太多时代的变迁,深知这个年代某些政策的严酷。“可是,你们看看外面。”

他指着窗外灰蒙蒙的天和死寂的村落。“村里饿死人的事,不是没有过。张寡妇家的小孙子,还能熬几天?王老栓家的二小子,腿肿得跟水桶似的了!咱们家,现在是有这点鱼虾吊着命,可爷爷的药呢?秀英上学要的学费呢?安国正是长身体的时候,天天喝稀汤刮肠子,能行吗?还有,”他顿了顿,声音更沉,“这点鱼虾,我们能吃多久?水潭里的东西不是挖不完的金山!万一哪天捞不着了,或者…被人发现了呢?到时候,咱们怎么办?坐等着饿死吗?”

一连串的问题,像冰冷的锥子,扎在每个人的心上。屋子里一片死寂,只有爷爷压抑的喘息声。

安邦的目光扫过家人痛苦而挣扎的脸:“去黑市,是冒险。但不去,就是等死。我宁愿冒险去找条活路!我保证,我会小心再小心,能换就换,不能换我立刻回来!只带一点点去试试水,绝不贪多!”他伸出两根手指,“只带二十斤!剩下的,娘,你赶紧想法子处理,能熏的熏,能腌的腌,实在不行…晚上煮了,让安国给霜雪家、给实在过不下去的几户,悄悄送点鱼汤去,别让人看见。”这是他深思熟虑后的决定,既要试探黑市,也要给自己留足后路,甚至利用这点“小恩惠”在村里博点好名声,为将来可能的暴露留条退路。

“安邦…”王秀兰看着儿子决绝的眼神,知道劝不住了,眼泪终于掉了下来。

李建国重重地叹了口气,抱着头蹲在地上,吧嗒吧嗒地抽烟,不再说话,算是默认了。爷爷闭上眼睛,长长地呼出一口气,算是默许。

安国则用力点头:“哥,我帮你收拾!”

决定己下,接下来就是紧张的准备。

二十斤鱼虾,听起来不多,但在这个年代,背着这么一大包“违禁品”走几十里夜路,风险极大。安邦选的都是相对耐活、价值也高的东西:几条肥大的鲶鱼、鲤鱼,几只大河蟹,还有用草绳串起来的几串大河虾。他用厚厚的、吸水的干草一层层包裹好,塞进一个半旧的、打满补丁的军用挎包里,外面再用破麻袋片裹紧,尽量隔绝鱼腥味,也伪装成普通的行李。

最麻烦的是时间。黑市交易通常在凌晨进行,天不亮就散。从李家沟到邻县那个传说中的“鬼市”,有将近三十里的山路。安邦必须后半夜出发,在天亮前赶到,交易完立刻返回,不能有丝毫耽搁。

夜幕终于降临。呼啸的风又起了,吹得窗棂呜呜作响,仿佛在为他的冒险送行,又像是在发出警告。

全家人都没睡。王秀兰默默地给儿子烙了几个死面饼子,用布包好,塞进他怀里,又反复检查他身上的棉袄够不够厚实。李建国蹲在门槛上抽烟,火星在黑暗中明灭。安国帮着哥哥最后紧了紧背包带。秀英红着眼眶,躲在门后偷偷看着。

爷爷在炕上低声道:“邦娃子…千万…千万小心。东西没了不要紧,人…人得回来。”

安邦用力点点头,背上那沉甸甸的二十斤“希望”与“危险”,感觉肩头仿佛压着千斤重担。他深吸一口冰冷的空气,推开了院门。

“哥,我送你到村口!”安国跟了出来。

兄弟俩顶着寒风,深一脚浅一脚地走在被薄雪覆盖的村道上。西周一片漆黑,只有风声在耳边呼啸。沉重的背包勒得安邦肩膀生疼,冰冷的空气吸进肺里像刀割一样。每一步,都走得异常艰难。

快到村口的老槐树下时,安邦停下脚步,拍了拍弟弟的肩膀:“行了,就送到这儿。回去吧,把门闩好。我快去快回。”

“哥,你…你一定要小心啊!”安国的声音带着哭腔,在风里有些飘忽。

“放心。”安邦紧了紧背包带,毅然转身,踏上了通往邻县那条被黑暗吞噬的土路。他的身影很快融入了无边的夜色,只剩下沉重的脚步声和背包里隐约传来的鱼虾挣扎的微弱声响,很快也被呼啸的风声彻底淹没。

安国站在村口的老槐树下,望着哥哥消失的方向,寒风刺骨,他却感觉不到冷,只觉得心提到了嗓子眼。茫茫黑夜,前路未知,哥哥能平安回来吗?

错乱漏章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