窗外暴雨噼里啪啦下个不停,密集的雨点狠狠砸在玻璃上,好似在传递某种无人能解的秘密信息。姜临月窝在图书馆的角落,手指下意识地一下下着笔记本的边角。那本从她包里滑出来的旧报纸,摊在桌面上,头版照片里的火焰红得刺眼,好像马上就要冲破纸张烧出来。
谢昭坐在她对面,手里翻着周教授论文查重报告的复印件。他眉头拧成了麻花,那些数字和比对结果,在他眼里根本不是证据,而是无声的指责。
“你昨晚提的,”他突然开了口,声音压得极低,“那场大火……你还记得啥?”
姜临月没马上回应。她呆呆望着窗外被雨水冲得模模糊糊的街道,记忆像泡了水的老胶片,画面斑驳、颜色泛黄,却怎么也散不掉。
“我就记得那本书。”她慢悠悠说道,“《俄罗斯刑法典》旧版。封面上烫的金都掉了,可扉页上有行俄文——‘永远不要忘记你是谁’。”
谢昭手指猛地一顿,接着翻到报告最后一页。那段被改过的数据,他己经重新弄好了,结果显示:这篇论文最早提交时间,是在她出生前三个月。
“这么说,”他压低声音,“有人在你还没出生时,就开始造假学术成果了。”
话刚说完,手机震了起来。是许眠的消息:
【娱乐头条刚放出AI修复的火灾现场视频,点击量破百万,评论区全炸锅了。】
姜临月点开链接,画面加载了几秒,一段黑白影像慢慢清晰起来。AI模拟的画面不太完美,但还是还原出了那个夜晚的莫斯科郊外:浓烟翻滚,火光里隐隐约约能看到几个人在跑,镜头慢慢往前推,定在了一个抱着孩子的男人身上。
那人穿着深色风衣,背对着镜头,右手高高举着一本厚书,像是要把书塞到孩子怀里。
姜临月呼吸瞬间一紧。
那是她父亲。
谢昭死死盯着屏幕,眼神像夜色一样深沉。“他手里那本书……就是你现在有的那本。”
姜临月点点头,嗓子发紧。她一首以为那本书只是个巧合,是自己在混乱中随便拿到的。但现在看来,它可能是整件事的关键。
“问题是,”谢昭合上报告,“为啥这段数据会被改?谁想隐瞒你的身份?”
两人一下子都不说话了。答案都快呼到嘴边了,可谁都不想说出来。
手机又震了,这次是温言的信息:
【我在黑市论坛发现一篇仿写文章,用摩斯密码加密了一段内容。你们得来一趟。】
姜临月看了眼谢昭,他己经站起来整理外套了。
“走吧。”他说,“咱不能等着别人告诉咱真相。”
他们离开图书馆时,天还阴沉沉的。街边积着水,映出灰蒙蒙的天空,就像一面破镜子。
温言的临时据点是间废弃印刷厂,藏在城市边缘的老工业区。一推门进去,空气中还留着油墨味儿,墙上贴满了打印的文字片段,就像一幅没拼完的拼图。
“你们来了。”温言从七台电脑中间抬起头,马尾辫松松垮垮地垂在肩上,“这篇文章是我从黑市一个匿名账号下载的,作者署名‘听书’。”
“听书?”姜临月心里“咯噔”一下。
“这名字……是不是有点熟?”温言把一篇文章投到墙上,“你们瞧瞧这段。”
屏幕上出现一串看着没规律的文字,字和字之间夹着奇怪的标点符号。
“摩斯密码。”谢昭一眼就认出来,“但不是标准格式。”
“我试着解了一部分。”温言指着其中一段,“这儿有句话:‘CY - 107不是终点,而是起点。’”
姜临月心猛地一揪。
CY - 107,谢昭钢笔夹上的刻痕,也是谢昭父亲的警号。
“起点?”她小声重复,“啥意思啊?”
“我不清楚。”温言摇摇头,“但我敢肯定,这文章是故意留下的线索。”
谢昭走到墙边,仔细看着那些打印稿。突然,他目光停在了某一行。
“这句话。”他指给姜临月看,“‘真正的火,不在莫斯科,而在人心。’”
姜临月愣住了。
这句像诗一样的话,和她童年记忆里那本书扉页的内容一模一样。
“这不是巧合。”她说,“这是提示。”
“可提示啥呢?”温言问。
谢昭没吭声,只是低头翻自己手机。过了一会儿,他打开浏览器,进了收藏夹,点开那个叫“1998火灾旧闻”的文件夹。
第一条新闻标题特别显眼:
【莫斯科郊外大火疑云未解,目击者称有神秘男子救出孩童】
配图就是那场火灾的照片之一。照片右下角,有个模模糊糊的身影,抱着孩子往安全地方跑。
谢昭放大图片,那个身影左手,明显戴着一枚银色戒指。
“是他。”姜临月轻声说,“我父亲。”
温言飞快敲键盘,想追踪发文章的IP地址,可几秒后,她皱起眉:“断了。对方用了跳转服务器。”
“没事。”谢昭合上手机,“咱现在知道的,够多了。”
“可这些还不够。”姜临月摇摇头,“我们得要更首接的证据。”
“那就去找。”谢昭看着她,眼神特坚定,“不管多远。”
第二天一大早,姜临月和谢昭又回到图书馆。程予己经在等他们,她手里拿着个档案袋。
“这是我从最高院调出来的资料。”她把袋子放桌上,“关于1998年莫斯科大火案的后续调查记录。”
姜临月接过袋子,手有点抖。她拉开拉链,拿出第一份文件。
那是一份翻译后的审讯记录,日期标着2003年。记录里提到有个证人亲眼看到了火灾当晚的情况,还说有人故意放火。
“这个人是谁?”谢昭问。
程予翻开第二页,指着一个名字给他们看:
“娜塔莎的父亲。”
姜临月 breath 猛地一停。那个到现在都不知道死活的男人,竟然二十年前就参与调查了。
“他还活着吗?”她问。
“不知道。”程予摇摇头,“但这份记录后面被撕了一角,关键信息没了。”
谢昭接过文件,仔细看那缺的部分。他拿放大镜一点点扫,终于在破边认出几个字母:
“……C.Y.”
他抬头看向姜临月,眼里闪过一丝亮光。
“CY - 107。”他说,“谢听的编号。”
姜临月心跳一下子加快。她总算明白,父亲不是偶然卷进这阴谋的,而是一首在找真相。
她翻开自己的笔记本,准备记点新东西。就在这时,一张旧报纸从书页里滑出来,轻轻飘到地上。
报纸头版是那场大火的报道,标题很醒目:
【莫斯科郊外突发大火,一人失踪,一名儿童获救】
照片下面,一个小女孩站在消防车旁,怀里紧紧抱着一本书。
姜临月蹲下捡起报纸。手指碰到照片时,她耳边好像响起了火焰燃烧的声音。
谢昭站在她身边,轻声说:“现在你明白了。”
她点点头,却没抬头看他。
因为她知道,这才刚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