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天神途:从姑获鸟开始弑神

第7章 老街再访,墨砚藏情

加入书架
书名:
诸天神途:从姑获鸟开始弑神
作者:
疯子橙
本章字数:
5974
更新时间:
2025-06-17

自从聚宝斋那只乌木邪匣被妥善处理后,陈曦心里那份小小的成就感持续了好几天。他感觉自己像是推开了一扇更为幽深的大门,门后的世界光怪陆离,却也充满了奇异的吸引力。胸前的静心玉似乎也因那次“历练”而愈发清润,佩戴着它,陈曦觉得自己的头脑时刻保持着一种空灵的清醒。

“臭小子,别以为解决了芝麻大点儿的邪气就了不起了。”脑海中,那熟悉的声音不失时机地泼冷水,“真正的修行,是水磨工夫,得一点点熬。你那点精神力,勉强能照亮个针尖大的地方,想看清全貌,还早着呢!那老头儿的病根是除了,可你自个儿呢?上次消耗的精神力,到现在还没完全补回来吧?废物点心!”

陈曦撇撇嘴,在心里嘀咕:“知道了,知道了,比我妈还啰嗦。”他确实感觉到了,上次“扫描”那乌木匣子,对他的精神消耗颇大,事后几天都有些恹恹的。不过,在静心玉的滋养和青铜残片的某种奇异共鸣下,他恢复得也比预想中快。

这天是周三下午,学校提前放学。陈曦写完作业,便揣着青铜残片,又溜达去了古玩街。他惦记着那位唐装老爷爷,想去看看他恢复得如何。

“聚宝斋”的店门敞开着,阳光暖暖地洒在门槛上。陈曦刚踏进门,就见老者正精神矍铄地站在柜台后,手里拿着一块柔软的棉布,仔细擦拭着一件青花瓷瓶。与前几日那副病恹恹的模样判若两人,此刻的他面色红润,眼神明亮,仿佛年轻了好几岁。

“爷爷,您气色好多了!”陈曦笑着打招呼。

老者一见是他,立刻放下手中的瓷瓶,脸上笑开了花:“是曦小子啊!快进来,快进来!哈哈,托你的福,那劳什子一挪走,我这把老骨头立马就轻快了!浑身都舒坦!”

陈曦搬了个小凳子在柜台边坐下,好奇地问:“爷爷,那个乌木匣子,后来怎么样了?”

“别提了!”老者脸上闪过一丝后怕,“我第二天就请城隍庙的李道长来看了。李道长一见那匣子,脸色就沉下来了,说那玩意儿是极阴损的厌胜之物,里面封着一股怨气,专门吸人阳气,损人精气神。幸亏发现得早,又被你用红布墨线暂时镇住了,不然我这条老命怕是都要交代进去了!”

老者说着,心有余悸地拍了拍胸口,随即又感激地看着陈曦:“李道长还说,能察觉到这等邪物,非一般人可比。曦小子,你这双眼睛,可真是了不得啊!李道长己经将那邪物作法化解了,让我放心。”

听到邪物被顺利解决,陈曦也松了口气。他摸了摸口袋里的青铜残片,这小东西,似乎越来越不简单了。

“哼,算那牛鼻子老道有点见识。”脑中的声音带着一丝不屑,“不过这种低级的厌胜之术,也就糊弄糊弄凡夫俗子。小子,你以后要面对的,可比这凶险百倍。”

陈曦没理会它,专心听老者说话。

老者心情大好,谈兴也浓,拉着陈曦讲了不少关于古玩鉴赏的趣闻,又考校了他几句关于玉石瓷器的小知识。陈曦仗着平日里从“老古董”那里耳濡目染听来的一些零碎,倒也能答上几句,引得老者连连点头,赞他悟性好。

正聊着,一位中年男子夹着个长条形的布包走了进来,看样子是熟客。“唐老,我新收了件东西,您给掌掌眼?”

“哦?是老方啊,快拿出来看看。”老者笑着招呼。

那姓方的中年男子小心翼翼地从布包里取出一物,放在柜台上。那是一方砚台,石质细腻,色泽紫中带青,造型古朴,砚池边沿还残留着些许墨痕。

“这是一方端砚,我瞧着有些年头了,只是拿不准具体的。”方姓男子说道。

老者戴上老花镜,拿起砚台仔细端详,时而用指腹,时而凑近细看。陈曦也好奇地凑过去。

不知为何,当他的目光落在那方砚台上时,口袋里的青铜残片微微一动,一股与之前感知到的邪气截然不同的气息,缓缓渗入他的感知。那是一种混杂着岁月沉淀的墨香,以及一丝淡淡的、难以言喻的“情绪”。

“小子,机会又来了。”脑中的声音带着一丝戏谑,“别光会看那些打打杀杀的邪气,也学着感知点‘文气’。这砚台里,故事可不少。”

陈曦下意识地握紧了青铜残片,胸前的静心玉散发出清凉,帮助他摒除杂念,集中精神。

他闭上眼睛,脑海中渐渐浮现出一些模糊的画面:一间简陋的书房,昏黄的灯光下,一个清瘦的身影伏案疾书,笔尖在砚台上沙沙作响。窗外是深沉的夜,伴着淅淅沥沥的雨声。那身影时而眉头紧锁,似遇难题;时而奋笔疾书,如有所得。画面中没有声音,却能感受到一种执着的专注,以及一丝挥之不去的……遗憾和不甘。

“这方砚台……好像见过很多个夜晚。”陈曦睁开眼,有些不确定地开口,“有个读书人,一首在用它写字,写得很苦,又很……专注。他好像……有很多话想说,但没能完全说出来。”

老者和方姓男子都有些讶异地看着他。

老者眼神一闪,放下手中的放大镜,若有所思地看着陈曦,然后对方姓男子说:“老方,这砚台,你从何处得来?”

方姓男子道:“是我一个远房亲戚,家里拆老宅子时翻出来的,说是祖上传下来的,具体什么来历也不清楚。”

老者沉吟片刻,指着砚台底部一处不太起眼的刻印,对陈曦说:“曦小子,你再仔细看看这里。”

陈曦凑过去,只见那刻印极小,字迹也有些模糊,勉强能辨认出“秋水”二字,旁边还有一个小小的“未竟”的印章。

“‘秋水轩主,壮志未竟’。”老者缓缓说道,“这方砚台,若我没看错,应是清代一位名叫柳秋水的落魄文人所用。此人博学多才,却屡试不第,一生郁郁不得志,空有满腹经纶,却未能施展抱负。他晚年隐居乡野,以著述为乐,可惜所著之书,大多散佚。这‘未竟’二字,怕是他一生的写照了。”

方姓男子听得目瞪口呆,再看向陈曦时,眼神里多了几分不可思议:“这……这孩子怎么会……”

老者微微一笑,拍了拍陈曦的肩膀:“这孩子与古物有缘,能感受到一些常人察觉不到的东西。曦小子,你说那读书人有很多话想说,却没能完全说出来,这份‘未竟’之憾,你感受到了,对不对?”

陈曦似懂非懂地点点头。他确实从那砚台中,捕捉到了一股浓浓的执念和深深的遗憾,仿佛有无数未尽的篇章,都凝固在了那冰冷的石面上。

“好,好啊!”老者抚掌赞道,“能辨邪气,也能感文心。曦小子,你这天赋,可得好好珍惜。”

方姓男子对陈曦也是啧啧称奇,连声道谢后,捧着那方被道出来历的端砚,满意地离开了。

“小子,这次还行,总算不是只会瞪眼看热闹了。”脑中的声音难得地没有过分刻薄,“这世间万物,有灵者众。有些承载了主人的喜怒哀乐,有些则记录了岁月的沧桑变迁。你能感知到这些,也算是入了门槛。不过,别得意,你现在能感知到的,不过是些情绪的皮毛,离真正的‘通灵’还差十万八千里呢!”

陈曦心里哼了一声:“知道了,乌鸦嘴。”但他也不得不承认,这种能够“阅读”物品背后故事的感觉,比单纯地感知“愉悦”或“疲惫”要深刻得多,也更有趣。

夕阳的余晖透过窗棂,将聚宝斋内染上了一层温暖的金色。老者从柜台里拿出一本泛黄的线装书,递给陈曦:“这是我早年收集的一本《格物小识》,里面记载了一些辨识古物和奇闻异事的杂谈,你拿回去看看,或许对你有点用处。”

陈曦接过书,入手沉甸甸的,纸张带着特有的陈旧气息。他郑重地道了谢。

告别老者,走在回家的路上,陈曦的心情格外舒畅。他觉得,自己手中的青铜残片,不仅仅是一块能让他“看见”和“听见”奇特东西的宝贝,更像是一把钥匙,正在为他打开一个又一个充满未知和精彩的世界。

“小子,拿到本破书就乐成这样?没出息!”脑中的声音又开始日常打击,“赶紧回去给老子好好琢磨琢磨,怎么把你那点可怜的精神力运用得更精细些!别整天就知道傻乎乎地硬冲,跟头犟驴似的!”

错乱漏章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