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花在担心的想:“要不要拿缝纫机票,
去换钱,去找孩子们……”
当邮递员的自行车铃在院门口响起时,
小花正在腌咸菜。她顾不得擦手就跑出去,
指甲缝里还沾着粗盐粒。
“心想终于有回信了”
信封比往常厚实,摸起来硬硬的——
里面除了信纸,
还夹着一张崭新的汇款单。
"西百五十元整。"
小花的手指在数字上反复摸,
那些蓝色的印刷体笔画边缘有些模糊,
像是被汗水浸过。汇款单背面有行小字:
"妈,这个月我和明仔都评上了先进,
多发了50块奖金。——大妹"
小花快去翻出上两月的汇款单对比——同样的金额,同样的字迹,只是这次的纸张更皱巴些,边角还沾着点油渍。
信纸上的字密密麻麻。明仔在背面用铅笔写道:“两个月前,
我和大妹所在的工厂突然传出倒闭的消息。
工人们聚集在厂门口,
焦急地等待着老板的出现。
那个曾经承诺会给大家一个交代的老板,
却像人间蒸发了一样,
消失得无影无踪。
工人们的血汗钱,
就这样被卷走了。
我和大妹和站在人群中,
满脸绝望。
曾经为了这个工厂付出了太多的努力和汗水,
如今却换来这样的结果。
在经历了漫长的等待和无数次的奔波之后,
我和大妹决定不能再这样坐以待毙。
就开始西处寻找新的工作机会。
然而,对于一个没有多少技能的农村来的我们来说,
找工作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我和大妹跑遍了城市的每一个角落,
去了无数的招聘会,
却始终没有找到合适的工作。
就在几乎要放弃的时候,
一个偶然的机会,
听说城郊的一家制衣厂正在招聘工人。
我和大妹抱着试试看的心态来到了制衣厂。
经过简单的面试和培训,
终于成功地被录用了。
虽然新工作并不轻松,
工资也比之前的工厂低一些,
但至少又有了一份稳定的收入,
可以继续支撑起家里的开支。
车间装了新风扇,但白天停电。
妹中暑晕倒过一次,现在每天往水里加盐喝。”
这段话被用力划掉了,但还能辨认出来。
旁边画着个小笑脸,显然是后来补上去的。
"......我们搬到厂区宿舍了,八个人一间......"吴国才念信的声音突然卡住,
他盯着某处看了很久,才继续道:"......明仔当了质检组长,工资涨到550......"
小花抢过信纸,发现那段话后面还有被墨水涂黑的痕迹。
她对着阳光仔细看,隐约辨出几个字:"......但要从早上六点干到......"
三妹突然指着信封叫起来:"这里还有字!"在信封的折缝里,藏着几个小字:
"妹不让我说,我们其实每天工作16小时。"
傍晚,小花去村口小卖部给孩子们寄回信。
玻璃柜台里摆着种新到的雪花膏,粉红色的盖子,跟大妹以前用的那个一模一样。
她摸了摸兜里的汇款单,最终还是只买了沓信纸和邮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