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6月28日清晨,厦门的朝雾还未散尽,童浩林己驱车抵达市政府大楼。大堂电子屏上,“童雨薇:副市长兼市教育局副局长”的职务介绍赫然在目,下方滚动着“厦门新型教育改革试点”的新闻——那是他与堂姐童雨薇筹划半年的项目。
电梯在38楼停下,胡桃木色的局长办公室里,童雨薇身着藏青色职业套装,正对着全息投影调试新型学校的规划图。见他进来,指尖轻划,投影切换成厦门科技大学的3D模型:“浩林,你看这‘时空走廊’设计——左侧是《天工开物》里的古代机械装置全息复原,右侧是量子计算机运算模型,中间用AR技术模拟星图运转,孩子们路过就能首观感受‘上知天文,下知地理’。”
童浩林望着投影中穿梭在古今科技间的虚拟学生,唇角扬起:“堂姐这‘传统与未来共生’的理念,倒是和咱们家族传承不谋而合。”他调出星宁集团的技术清单,“VR课堂系统己完成压力测试,能同时支持10万学生在线沉浸式学习;人工智能助教内置3000+古籍知识库,连《九章算术》的奥数题都能拆解成动画演示。”
童雨薇点头,指尖轻点桌面,数据屏弹出国内学生压力调研:“你看,小学生日均作业时长2.8小时,中学生达4.5小时,远超世界经合组织标准。”她忽然叹了口气,“上次去小学听课,一个孩子偷偷在课本画星星,被老师没收了画笔——那可是他唯一的课余乐趣。”
“所以我们的新型学校,首先要做的就是‘松绑’。”童浩林调出课程表,“取消固定课时制,改为‘知识模块自由组合’。比如上午可以选‘《孙子兵法》战略思维’搭配‘无人机编程实战’,下午去‘无土栽培实验室’种蔬菜,顺便学植物学和经济学。”他指着“压力释放舱”的设计图,“每个教室都配备情绪疏导AI,孩子们可以对着虚拟星空大喊,系统会用白噪音和香氛帮他们放松。”
两人正讨论间,秘书敲门而入,递上教育部发来的试点批复文件。童雨薇接过扫了眼,忽然轻笑:“上面特别提到‘古代智慧与现代科技融合’,看来咱们的‘新六艺’课程戳中了痛点——礼(社交礼仪VR模拟)、乐(古曲改编电子音乐)、射(激光射箭体感训练)、御(智能汽车驾驶模拟)、书(甲骨文全息书写)、数(区块链加密算法启蒙),连教育部专家都觉得耳目一新。”
“对了,海外华人教育模式的调研数据出来了。”童浩林打开加密邮件,“麻省理工团队帮我们分析了12个国家的华人学校,发现‘项目制学习’效果最佳——比如让孩子组队复原敦煌壁画,顺便学历史、化学(颜料成分)、3D打印技术。咱们可以借鉴,把‘厦门古港贸易史’做成跨学科课题,让孩子们用区块链技术重建古代商路数据库。”
童雨薇忽然想起什么,调出厦门科技大学的师资名单:“你推荐的曹源博士愿意兼任‘量子计算启蒙课’导师,华为的工程师团队也答应每月来开‘光刻机原理亲子工作坊’。不过……”她指尖停在“传统典籍研读”授课人那一栏,“太奶奶当年手抄的《墨家经解》真的要作为校本教材?会不会太难?”
“不会。”童浩林想起童年时母亲教他读古籍的场景,“我们把《墨经》里的‘小孔成像’‘杠杆原理’做成互动动画,孩子们在拆解古代机关的过程中,自然就懂了物理原理。”他望向窗外的环岛路,新建的科技大学主校区正在施工,巨大的机械臂上,“自由而无用的灵魂”几个鎏金大字在阳光下闪烁——那是他坚持加入的校训。
下午的试点启动仪式上,童浩林看着台下坐得歪歪扭扭的孩子们,忽然想起马曼琳说过的童年:“以前总觉得商业是战场,后来才发现,真正的‘破局’,是让下一代不再困于战场。”当VR头盔分发到每个孩子手中,当全息投影在教室天花板绽放出《山海经》里的烛龙,他看见那个偷偷画星星的男孩眼睛发亮——这双眼睛里,不该只有作业的阴影,更该有星辰大海的光。
仪式结束时,童雨薇收到教育部发来的加急电报:“新型学校模式入选‘十西五’教育改革重点案例,建议向全球华人社区推广。”她望向远处海面上的量子无人机——那是星宁集团捐赠给学校的“空中课堂载体”,正载着孩子们的笑声,飞向云深处。而童浩林早己在规划下一程:当厦门的试点成熟,他要在新加坡、迪拜、纽约都建起这样的学校,让每个华人孩子都知道,真正的成长,从来不是被课程填满的人生,而是像古老的丝绸之路那样,在探索与融合中,走出属于自己的辽阔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