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氏风华百年商脉的智慧传承

第十六章 商贾义举与时代回响

加入书架
书名:
童氏风华百年商脉的智慧传承
作者:
穿越神探夏洛克
本章字数:
3138
更新时间:
2025-06-09

2021年5月26日,广州白云区的热浪裹挟着蝉鸣,涌进壹号别墅区的恒温会客厅。六位本地富豪围坐在价值百万的酸枝木茶台前,紫砂茶壶里的普洱正腾起袅袅白雾,却压不住众人激烈的讨论声。

"你们听说了吗?那个神秘富豪把58所海水淡化厂捐给国企了!"最先开口的是做外贸起家的陈老板,他转动着拇指上的翡翠扳指,眉头拧成疙瘩,"那可是下金蛋的母鸡,换成谁不得攥在手里?"

做房地产的林董轻啜一口茶,冷笑一声:"依我看,就是沽名钓誉。现在全球水资源市场多火爆,海水淡化技术专利在手,躺着都能数钱。"

话音未落,从事物流行业的周总猛地拍了下茶几:"老林,话不能这么说!我跟着那位神秘富豪参与过西武高速建设,亲眼见过他做事的格局。那些交通网络让沿线城市三年大变样,多少贫困县摘了帽子?"他掏出手机,调出一串数据,"光是郑州港区,去年进出口额就翻了三倍!"

会客厅陷入短暂的沉默。物业经理适时推门而入,手中托着银质托盘,上面整齐码放着别墅区最新的房产评估报告:"各位老板,刚收到的消息——咱们白云区这两栋别墅区的增值速度打破纪录了。800平户型预计一年后涨到5.63亿,2800平的顶级别墅更是飙升到28.6亿。"

"为什么涨这么夸张?"陈老板的翡翠扳指磕在茶桌上,发出清脆的声响。

"因为这里住着改变游戏规则的人。"物业经理神秘一笑,从报告夹层抽出泛黄的报纸复印件,"各位知道那位神秘富豪的太奶奶、太爷爷吗?1949年,他们就把名下西五十亿的工厂、公司全部捐给了国家。那时候的钱,折算到现在可是几千亿!"

众人纷纷凑近,看着报纸上斑驳的铅字。照片里,一对身着长衫旗袍的男女站在工厂门前,眼神坚定而温和。报道中记载着他们的原话:"实业虽为立身之本,然家国大义,不可辜负。"

做科技投资的苏女士推了推金丝眼镜,若有所思:"我终于明白他为什么要捐海水淡化厂了。这份魄力,是刻在骨子里的。你们想想,全球有多少人因为缺水挣扎在生死边缘?掌握着8796种专利,却愿意让技术造福全人类......"

"而且他还带着我们赚钱!"周总激动地站了起来,"跟着他投资交通网络的这几个城市,哪个不是突破了万亿产值?西安的智能产业园、武汉的物流枢纽,哪个项目不是改变城市命运的大手笔?"

林董的脸色有些不自然,他着茶杯,低声道:"之前是我狭隘了。现在看来,真正的大商人,谋的不是一城一池的得失。"

窗外突然传来首升机的轰鸣声,众人透过落地窗望去,一架印着星宁集团标志的白色首升机正缓缓降落。物业经理目光一亮:"各位,那位神秘富豪的中东朋友来了。听说他们要在沙漠建个比新加坡还大的海上新城。"

会客厅再次陷入沸腾。陈老板抓起手机开始联络合作伙伴,苏女士则快速翻看着商业计划书,林董望着远处的首升机,喃喃自语:"原来这才是经商的最高境界......"

与此同时,千里之外的新加坡星宁集团总部,童浩林正与阿卜杜勒视频通话。屏幕上,中东沙漠的全息投影里,一座现代化的海上城市正在虚拟建模中崛起,人工淡水湖的碧波与太阳能建筑相辉映。

"浩林,那些广州富豪都在打听你的身份。"阿卜杜勒笑着晃了晃手中的咖啡杯,"他们说,跟着你不仅能赚钱,还能青史留名。"

童浩林望向窗外的滨海湾,夕阳将海面染成金色:"告诉他们,真正的财富从不在银行账户里。"他点开电脑里珍藏的家族相册,太爷爷太奶奶的照片与眼前的繁华都市重叠,"一百年前,我的祖辈用实业救国;今天,我们要用科技和商业,让世界看见华人的担当。"

夜幕降临,白云区的别墅区亮起璀璨灯火。58所海水淡化厂的捐赠事件仍在商界热议,但越来越多的富豪开始效仿,将目光投向教育、医疗、环保等领域。而童浩林的名字,也随着一桩桩震撼世界的义举,逐渐浮出水面——他不仅是改变商业格局的操盘手,更是用大爱重新定义财富的时代领路人。

错乱漏章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