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野站在办公室窗前,看着楼下川流不息的车流,手机在掌心里震动了一下。是苏姐发来的消息:**“投资方那边己经初步同意你们的条件,但要求下周见面详谈。”**
他没急着回,只是把手机翻了个面,指尖着屏幕边沿。
顾言从身后走过来,手里端着两杯刚泡好的咖啡,递了一杯给他:“想什么呢?”
“在想咱们是不是太强硬了。”林野抿了一口,苦味顺着舌尖蔓延,“他们肯定觉得我们不好拿捏。”
“本来就不该好拿捏。”顾言靠着窗台,语气平静却坚定,“以前我们是新人,只能被安排。现在不一样了,我们有资本说‘不’,也有能力谈条件。”
林野笑了笑,眼底却藏着一丝疲惫:“你说得对。可这事儿一旦开始,就不是我们俩的事儿了。”
“当然不是。”顾言轻轻敲了敲玻璃,“团队、宣传、合作方……每一步都得走得稳。”
林野点点头,忽然抬头看他:“你觉得我们现在能组一个靠谱的团队吗?”
“你这是要正式干下去了?”顾言挑眉。
“嗯。”林野声音不大,却很清晰,“既然决定了,就不能半途而废。”
“那就先从找人开始。”顾言放下杯子,拿出手机,“我认识几个导演和编剧,风格跟《破晓》比较契合。你可以联系一下苏姐,看看她有没有推荐的制片人。”
林野嗯了一声,随即拨通苏姐的电话。两人一边聊着,一边在白板上写下一系列名字和分工设想。窗外的阳光斜照进来,把他们的影子拉得很长。
接下来的几天,他们几乎跑断了腿。
先是约见了几位资深导演,有人对剧本感兴趣,但不愿接受演员参与选角;又找了几个编剧朋友,有的愿意加入,但提出要改掉主角的核心设定;甚至还有投资人试探性地问:“你们确定要自己主导整个项目?不怕翻车?”
林野每次都笑着回答:“怕啊,谁不怕?但我们更怕错过这次机会。”
顾言则首接得多:“翻车也是我们自己的车。”
两人配合默契,像是一块磨合多年的拼图,严丝合缝。
终于,在第五天晚上,他们坐在工作室里,看着面前的名单和简历,彼此相视一笑。
“差不多齐了。”林野揉了揉眉心,“导演、编剧、美术指导都有了,制片人也答应试一试。”
“下一步就是开筹备会。”顾言喝了口冰美式,眼神亮得像是要烧起来,“让所有人坐下来,把想法统一一遍。”
“然后呢?”林野靠在椅背上,声音懒洋洋的。
“然后……”顾言顿了顿,嘴角勾起一抹笑,“我们就一起把这部剧做出来。”
林野看着他,忽然觉得整个人都轻松了不少。曾经那个高冷禁欲的顾言,现在己经成了能陪他熬夜改剧本、拍桌子争选角的人。
他们不再是任人摆布的小演员,而是能掌握自己命运的玩家。
筹备会那天,会议室里坐满了人。
导演老周是个五十出头的老戏骨,一进门就嚷嚷:“听说你们俩要亲自把控剪辑权?胆子不小啊!”
编剧小唐推了推眼镜:“我倒是挺好奇你们怎么平衡商业和艺术性的。”
美术指导阿杰则首接问:“预算给多少?”
气氛一度有些紧张,但林野和顾言早有准备。
林野先开口:“我们不是要控制一切,而是希望这个项目能真正做出我们想要的样子。所以选角、剪辑、宣传,我们都希望能有话语权。”
顾言接着补充:“当然,我们也尊重专业意见。比如导演怎么拍,编剧怎么写,美术怎么设计,这些我们不会干涉。”
老周听完点了点头:“有点意思。”
小唐也露出感兴趣的神情:“那我可以提一个建议吗?”
“请讲。”林野示意她继续。
“我觉得主角的性格可以再复杂一点,现在的设定有点单薄。”
“我们正需要这样的建议。”顾言微笑,“所以今天请大家来,就是为了集思广益。”
会议持续到傍晚,结束时,大家脸上都带着笑意。
“你们两个小子,还真有点东西。”老周临走前拍了拍林野的肩膀,“好好干,别辜负这剧本。”
走出会议室,林野松了口气:“感觉比拍戏还累。”
“这才刚开始。”顾言看了眼手表,“明天还要跟宣发团队碰头。”
“你还真打算全程跟进啊?”林野挑眉。
“当然。”顾言转头看他,“你以为我是说着玩的?”
林野笑了,伸手搭在他肩上:“行吧,那咱俩就一块扛。”
夜色渐深,城市灯火通明。他们并肩走在街头,风吹过衣角,带着些许凉意。
“你真的不担心吗?”林野忽然问。
“担心什么?”
“担心我们会失败。”
顾言停下脚步,看着他:“你什么时候变得这么怂了?”
“这不是怂。”林野耸耸肩,“这是现实。”
“现实是,我们己经没有退路了。”顾言轻声说,“要么往前走,要么被人踩在脚底下。”
林野沉默了一会儿,忽然笑了:“说得好像我们己经是敌人满天下似的。”
“差不多吧。”顾言也笑了,“不过没关系,反正我们也不是一个人。”
他们继续向前走,灯光映在脸上,照亮了彼此的眼神。
而在城市的另一端,某个办公室里,电脑屏幕幽幽亮着。
一条加密信息跳了出来:
【“盯紧他们的一举一动,尤其是剧组成员名单。”】
桌上的烟灰缸里,烟头还没熄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