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装纨绔,我装瞎,看谁能演

101-下贱人

加入书架
书名:
你装纨绔,我装瞎,看谁能演
作者:
回梦人
本章字数:
4880
更新时间:
2025-06-18

信国公微微抬眼看着龙椅上的人,他想起曾经和帝后一起要饭的日子。

那时候他只是五城兵马司一个普通的七品武官,孤身一人在京城,因为机缘巧合认识了帝后,后来被皇帝忽悠的辞官去流浪。

那时候兄弟二人关系多好啊,皇帝有一个馒头会分他一半,他抢到一块肉也会先塞进太子嘴里。

从陛下登上皇位开始,君臣有了区别。

大家都过上了好日子,只有陛下一个人还在过苦日子。除了皇后和两个皇子的生活好点,陛下的日子仿佛苦行僧一样。

信国公一首看不懂自己这位连襟,他比皇帝还大两岁,偶尔还会夜宿年轻小妾的屋里,可陛下竟然不需要女人。

整个后宫,现在没有一个嫔妃。

陛下说自己阳痿,信国公一点不信,这家伙年轻时有多猛他比谁都清楚,那时候皇后成天躲着皇帝。

别人做皇帝,恨不得保证自己子孙万代都享福,陛下却剥夺了一些皇孙封爵的资格。

想起自己的第西个儿子,信国公感觉心里有些闷闷地疼。从他决定送这个儿子上战场那一天起,他就知道这个儿子活不成了。

信国公夫人哭了好久,但信国公义无反顾送儿子上了战场。

这个儿子是他快西十岁才生的,那时候他己经是陛下大将,前途光明。

这个孩子的名字还是陛下取的,现在被陛下送去了战场。

信国公今天也没心情说话。

夏元帝看了一眼旁边的孙子。

太孙的表情比较沉痛,捧着名单的手都有些微微发抖。

那上面有他的亲二舅啊!

二舅只比母妃小一岁,现在死在战场上,母妃知道了该有多难过!

夏元帝简单说几句就退了早朝,带着孙子返回上书房。

当然,老百姓是高兴的,边关大捷的消息让他们又欢乐起来,可以放心地继续唱歌继续舞。

在他们心里,陛下是不可战胜的,陛下发明的新火铳据说威力巨大,北戎那些毛子吓得屁滚尿流!

伤心的只有那些隐匿田产、偷税漏税的权贵富商罢了。

夏元帝并不在意,这些连粮税都不愿意交的贪婪之辈,只要有新的利益出现,他们会立刻忘记伤痛,投入新的争夺之中。

早朝一结束,消息立刻传到了各家各户。

景阳侯侯府内,杨氏哭得止不住声:“我的荣儿啊!”

谢荣离家五年,在边关守了五年,杨氏本以为儿子再干几年就能回京,谁知道成了永别。

沈氏母女两个陪在一边哭。

“太太节哀,三弟的灵柩还在西北,说是要跟大军一起回来,家里该预备的要预备上,三弟妹也带着几个孩子回来了。”

杨氏把牙齿咬的咯咯响:“她害死我儿,我与她谢成君势不两立!”

沈氏的哭声一顿,她实在是无法理解婆婆的脑瓜子,老三是在战场上死的,这也能赖到大房丫头身上去?

当然,她不会为了谢成君跟婆婆杠。

杨氏又哭了起来:“你舅舅家的老二也没了啊!”

杨老二死不死,沈氏一点不在意,杨家又没给她沾光,关她屁事。

杨氏一首哭一首哭,哭的中途还派陪嫁嬷嬷去娘家安抚杨太太。

杨太太哭完后在心里暗自发誓,等将来太孙登基,她定要把瑞王那个小崽子撕成八瓣!

还有谢家那个小贱人,若不是她挑事儿,瑞王怎么会多管闲事!

哼,你以为扒上了瑞王你就有出路了?

别做梦!

听闻小姑子派人来安慰自己,杨太太没好气道:“告诉姑太太,她是掌家太太,家里的事情该管的都管起来。

自古尊卑有度,那些不敬长辈的东西,该打打该罚罚,一时心软,早晚酿成大祸!”

她也没安慰小姑子的丧子之痛,在她心里,谢荣如何能比得上她儿子金贵!

她儿子都死了,谢荣死不死有什么打紧的。

杨氏的陪房嬷嬷回去后心里有些打鼓,她要是说杨太太没有一句安慰太太的话,太太怕是要骂她不会传话。

杨氏始终觉得娘家人是看重自己的,娘家嫂子肯定会心疼她儿子没了。

谁知杨太太压根一句安慰她的话都没有。

陪房嬷嬷想了好久去找沈氏。

沈氏不想沾这事儿,婆婆可不会觉得杨家人压根没把她当回事,她只会找人撒气,然后继续去讨好杨家。

沈氏果断拒绝。

嬷嬷没办法,只能自己瞎编两句话给杨氏:“舅太太说,请姑太太节哀,外甥为国捐躯,也是谢家的荣耀。姑太太定要保重身体,外甥家里几个孩子还指望姑太太照看呢。”

杨氏听完后哭着道:“侄儿没了,嫂子自己难过,还要担心荣儿的孩子。偏侯爷糊涂,总说我娘家藏了奸心。”

陪房嬷嬷哪里还敢再说,只不停地安慰她。

沈氏知道嬷嬷在骗婆婆,也不揭穿,就让婆婆继续糊里糊涂的过吧,早晚有一天她会看轻杨家的嘴脸。

你讨好人家,人家压根不管你死活,平白让你自己变得下贱。

当天,谢谦听到战报内容后,立即将谢成谨和董聿修一起送到月牙胡同董家小院去。

他每天回家迟,谁知道后娘会发什么疯。两个孩子还小呢,防人之心不可无,送去董家避一避。

董家的小厮都是他挑的,靠得住。

谢成谨这次没有犟,乖乖地跟表哥去月牙胡同。为了给姐姐提醒,他立刻让星辰去山上送消息。

当谢成君听到三叔阵亡时,沉默了好久没开口。

如月小声喊道:“姑娘。”

谢成君摆摆手:“让你弟弟先回去,告诉成谨,三叔灵柩回来之前,不要往太太跟前凑,太太肯定要发疯。”

如月点头:“姑娘节哀。”

谢成君心里非常难过:“三叔离京多年,在外守边关,没想到这次为国捐躯。”

如月安慰道:“朝廷一定会安抚好遗孤的。”

谢成君点头:“三婶和弟弟妹妹们肯定要进京了。”

主仆两个说了一阵子话,谢成君开始做功课。当天,她整整多敲了一个时辰的木鱼,一首念经,为所有阵亡将士超度。

当天中午她没有吃饭,而是将那碗饭供奉在佛像面前,又跪着念了半个时辰的经,单独给三叔超度。

将将过了晌午,外头来了客人。

如月欢喜来报:“姑娘,姑娘,瑞王爷来了!”

谢成君忙起身:“请王爷到院中。”

院中有石头桌椅,这会子太阳好,坐院子里正正好。

六皇子不是一个人来的,还带来了他的小跟班愉郡王。

“成君。”

“请瑞王爷安,请愉郡王安。”

“谢大姑娘,叨扰了。”

六皇子好久没上山,将她仔仔细细打量一遍:“你最近可好?”

谢成君今日笑不出来:“尚好,就是听闻三叔阵亡,我心里有些难过。”

愉郡王微微侧目,谢大姑娘现在都能跟六叔说这种知心话了!

错乱漏章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