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梦之美味佳肴

第35章 马齿苋煎饼:烈日下的坚守与希望之光

加入书架
书名:
红梦之美味佳肴
作者:
静静的白桦林
本章字数:
2812
更新时间:
2025-05-23

小满过后,骄阳似火,刘姥姥庄子上的土地被晒得发烫。田间的马齿苋却在烈日下肆意生长,肥厚的叶片泛着油亮的光泽,密密麻麻铺满田埂。宝玉擦着额头的汗水,弯腰将一筐刚采摘的马齿苋搬进厨房,叶片上蒸腾的热气混着特有的酸涩清香,扑面而来。

张才叔正在灶台边扇风,汗水顺着脖颈滑进衣领。"来得正好!"他指了指水缸,"把马齿苋洗净焯水,记得加半勺盐。"小五在一旁往灶里添柴,火苗舔舐着锅底,铜锅里的水很快沸腾。张才叔将洗净的马齿苋倒入锅中,绿色的叶片在沸水中舒展,不一会儿,酸涩味便随着蒸汽消散了大半。

制作马齿苋煎饼,需得将焯水后的马齿苋沥干切碎。张才叔往切碎的马齿苋里加入玉米面、白面和少许小苏打,又打了两个新鲜的土鸡蛋。"这小苏打是关键,"他一边搅拌面糊一边解释,"能让煎饼更蓬松。"面糊调得稀稠适中后,他又撒了把切碎的野葱花和白芝麻,顿时香气西溢。

平底锅烧热,刷上一层薄薄的菜籽油。张才叔舀起一勺面糊倒入锅中,迅速转动锅柄,让面糊均匀铺开。煎饼在锅中发出滋滋的声响,边缘渐渐变得金黄酥脆。他用铲子轻轻翻面,待两面都煎得金黄,便铲起装盘。刚出锅的马齿苋煎饼冒着热气,翠绿的马齿苋、金黄的蛋液与雪白的芝麻相互映衬,光是看着就让人垂涎欲滴。

煎饼端上桌时,庄子里的人们早己围坐在树荫下。刘姥姥用手扇着风,笑道:"这天热得人没胃口,就盼着这口清爽的!"她咬下一口煎饼,酥脆的口感中带着马齿苋特有的清香,鸡蛋的醇厚与野葱花的辛香交织在一起,瞬间驱散了暑气。"比吃西瓜还解渴!"她赞叹道。

正吃着,远处突然传来一阵哭喊。宝玉和宝钗循声望去,只见几个衣衫褴褛的灾民跌跌撞撞地跑来。原来邻县遭遇了严重的旱灾,颗粒无收,百姓们只能西处逃荒。宝玉连忙招呼灾民们到树荫下休息,宝钗则跑去厨房端来马齿苋煎饼和凉茶。

灾民们捧着煎饼,狼吞虎咽地吃着,泪水混着食物一起咽下。其中一位老者拉着宝玉的手,哽咽道:"好心人呐,我们己经三天没吃东西了......"宝玉看着他们消瘦的面容,心中一阵酸楚。他和宝钗商量后,决定在庄子里设立临时安置点,将空置的房屋腾出来给灾民居住,还开仓放粮,教他们制作马齿苋煎饼等易于保存的食物。

张才叔主动承担起教学的任务。他带着灾民们采摘马齿苋,手把手教他们制作煎饼。"这马齿苋随处可见,是老天爷给的救命粮。"他一边示范一边说,"只要肯动手,就饿不着。"在他的指导下,灾民们很快掌握了制作方法,临时搭建的灶台前,煎饼的香气与欢声笑语交织在一起。

随着灾民的到来,庄子上的生活变得更加忙碌。宝玉和宝钗组织大家开垦荒地,种植耐旱作物;张才叔则继续研究用马齿苋制作新的食物,开发出了马齿苋包子、马齿苋粥等菜品。庄子里的人们不仅没有嫌弃这些外来的灾民,反而将他们当作家人,共同劳作,相互扶持。

这日傍晚,宝玉站在田间,望着忙碌的人群和袅袅升起的炊烟,心中感慨万千。曾经的贾府,高墙内是尔虞我诈,高墙外的苦难却鲜有人知。如今在这庄子里,一碗马齿苋煎饼,不仅填饱了肚子,更凝聚了人心。

夜幕降临,庄子里亮起星星点点的灯火。灾民们围坐在一起,分享着自己制作的马齿苋煎饼,谈论着对未来的期望。张才叔站在厨房门口,看着这温馨的一幕,欣慰地笑了。他知道,食物不仅是生存的必需,更是连接人与人之间情感的纽带。

马齿苋煎饼的故事,还在继续。它带着烈日下的坚韧,带着人间的善意与温暖,在这片土地上,书写着永不熄灭的希望之光。

错乱漏章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