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11月10日,岛国的深秋被细雨笼罩,童浩林站在东京湾畔的星肯汉堡总部顶层,俯瞰着街道上随处可见的星肯门店招牌。暖黄色的灯光穿透雨幕,与来往行人手中印着汉堡图案的油纸袋交相辉映,形成一幅充满烟火气的商业图景。
“童,最新财报出来了!”大卫·杜夫推门而入,西装上还沾着细密的雨珠,眼中却满是兴奋,“肯德基在岛国的收益达到785.6亿日元,而星肯这边也毫不逊色,你个人入账589.6亿日元!这还不算解决的十几万个就业岗位带来的社会影响力。”
童浩林接过报表,嘴角扬起欣慰的笑容。这一年多来,星肯汉堡不仅成为岛国快餐市场的新宠,更成为一张特殊的“社会名片”。店内随处可见华人面孔——有初到岛国打拼的留学生,有在异国漂泊多年的华裔华侨,他们身着统一制服,熟练地为顾客点餐、制作汉堡,眼中闪烁着对未来的希望。
“你看这个。”童浩林调出员工反馈视频,画面中一位年轻的中国留学生正在分享工作心得,“他说在这里工作两年,不仅攒够了学费,还能寄钱回家帮父母在老家买房。这样的故事,在星肯的门店里每天都在上演。”
更让童浩林满意的是与山口组的“合作”。曾经令人闻风丧胆的黑帮成员,如今穿着整洁的工作服,在门店中维持秩序、管理仓库,甚至有不少人凭借出色的组织能力晋升为店长、分厂负责人。他们赚到的钱,是过去在街头混日子时三到西年都难以企及的收入。
“听说山口组内部现在流传着一句话,‘与其拿着铁棍抢地盘,不如端着餐盘赚体面钱’。”大卫笑着调侃道,“不过,那些隐藏在暗处的情报人员才是真正的功臣。”
童浩林点头,神色转为严肃。他打开加密通讯界面,十份嘉奖令正在等待发送——那是给潜伏在岛国各地的十位情报人员的奖励,每人一亿美金的巨额奖金,既是对他们出色工作的认可,也是对未来任务的期许。这些人在过去一年中,不仅协助星肯解决了无数商业危机,更收集到大量关于岛国科技、政商勾结的核心情报。
“对了,”大卫突然压低声音,“山口组最近有些异动。虽然表面上还维持着合作,但他们私下在接触其他势力,似乎想摆脱我们的控制。”
童浩林目光一凛,调出监控数据。画面中,几个熟悉的山口组成员频繁出入神秘场所,与一些陌生面孔秘密会面。“意料之中。”他冷笑一声,“他们尝到了甜头,自然不甘心永远当棋子。通知安全联盟,密切监视他们的一举一动,尤其是资金流向。”
夜幕降临,东京的霓虹灯渐次亮起。童浩林站在落地窗前,望着雨中的城市,思绪却飘向远方。国内的星宁集团正在新能源和芯片领域高歌猛进,大妹妹童宁在金融市场翻云覆雨,小妹妹童舒的信息科技公司也不断推出创新产品。而他在岛国布下的这盘大棋,既是商业版图的扩张,更是情报网络的延伸。
此时,手机突然震动,是情报人员“夜莺”发来的加密消息:“发现岛国某实验室与境外势力勾结,疑似在进行新一代通信技术的非法交易。”童浩林握紧手机,眼中闪过一丝寒光。看来,这场与黑帮、与技术霸权的博弈,远未到结束的时候。
但无论前方有多少挑战,童浩林都充满信心。星肯汉堡的成功,证明了商业不仅是逐利的战场,更可以成为改变社会、凝聚人心的力量。而那些为梦想拼搏的华人,那些在暗处守护家国利益的情报人员,还有童氏家族传承千年的智慧,都将成为他最坚实的后盾。
雨还在下,童浩林转身走向办公桌,开始撰写新的战略部署。在这个充满变数的时代,他要让童氏的旗帜,在商海的惊涛骇浪中,永远高高飘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