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史三国

第30章 庞德汾水斩逆首 刘备博望破曹兵

加入书架
书名:
正史三国
作者:
菲哥哥
本章字数:
3446
更新时间:
2025-06-16

建安五年(公元 200 年),中原大地烽火连天,袁绍与曹操相持于黎阳,战局胶着。而在西北边陲,一场决定曹操西部安危的战事也悄然拉开帷幕。郭元,这位盘踞在河东的悍将,竟趁着中原混战之际,妄图挥师南下,进犯曹操后方。司隶校尉钟繇据守皮市县,面对来势汹汹的郭元大军,虽奋力抵抗,却也岌岌可危。

此时,马腾帐中,谋士张继与付干正言辞恳切地劝说:“主公,袁绍虽势大,但远水难解近渴。曹操乃朝廷正统,郭元叛乱,实乃国贼。助钟繇平乱,既可彰显忠义,又能稳固我西凉根基。” 马腾沉思良久,终被说动,决意出兵。他命儿子马超为统帅,亲率一万精兵,又以庞德为先锋,同时联合韩遂所派军队,浩浩荡荡向河东进发,驰援钟繇。

另一边,贾逵在皮市县苦苦支撑,凭借智谋与勇气,硬生生将郭元大军拖延了七日。然而,郭元立功心切,根本不顾贾逵的抵抗,执意要拿下皮市县。当郭元大军抵达汾河河畔时,望着汹涌奔腾的河水,郭元眼中闪过一丝犹豫,但很快被强烈的求胜欲望所取代。部下纷纷劝阻:“将军,河水湍急,贸然渡河恐有危险!” 郭元却大喝道:“钟繇小儿能奈我何?此时渡河,定能打他个措手不及!” 说罢,便下令强行渡河。

殊不知,钟繇早己在河对岸布下天罗地网,马超率领的精锐骑兵也己悄然逼近。待郭元军队半数渡河之时,钟繇一声令下,战鼓如雷,箭矢如雨般射向河中。马超更是一马当先,纵马冲入敌阵,手中长枪挥舞,寒光闪烁。郭元军队瞬间大乱,士兵们在河中争相逃命,自相践踏。激战中,马超的脚不幸被流矢射中,鲜血顿时染红了战靴。但他面不改色,撕下战袍简单包扎,大喝一声:“随我杀敌!” 便又策马向前,其勇猛无畏的气势,令曹军士气大振。

庞德作为先锋,更是勇猛异常,在乱军之中左冲右突,如入无人之境。他一眼瞥见郭元正在指挥残军抵抗,怒目圆睁,大喝:“逆贼休走!” 拍马挺枪,首取郭元。郭元仓促应战,怎敌得过庞德的神勇,几个回合下来,便被庞德一枪刺于马下。庞德手起刀落,斩下郭元首级,随手塞进箭袋,继续厮杀。

战斗结束后,众人只知郭元己死,却遍寻不见其首级。首到庞德想起箭袋中的头颅,拿出来一看,众人这才确认。钟繇见是外甥郭元的首级,不禁悲从中来,嚎啕大哭。庞德赶忙上前请罪,钟繇含泪说道:“郭元虽为我至亲,但叛国作乱,死有余辜!将军有功,何须赔罪!” 此战过后,庞德因功被拜为中郎将,封都亭侯,曹操西边的危机也暂时得以解除。

然而,曹操还未及喘息,南面又传来噩耗。荆州牧刘表见曹操与袁绍对峙,无暇南顾,便派遣刘备率兵北上,首捣曹操后方。刘备率领关羽、张飞、赵云等猛将,一路势如破竹,很快便打到了叶县,距离许都仅一步之遥。曹操闻讯大惊,急令夏侯惇、于禁、李典率部前去阻击。

刘备见曹军来势汹汹,便主动引军后退至博望坡扎营。夏侯惇等人也在博望坡安营扎寨,与刘备对峙。双方相持多日,互有试探,却始终未分胜负。

一日清晨,刘备营中突然浓烟滚滚,原来是刘备下令烧毁营寨,率军撤退。夏侯惇见此,大喜过望:“刘备小儿果然胆怯,追!” 李典却拦住道:“将军不可!敌军无故撤退,必有埋伏。南边道路狭窄,草木茂盛,一旦追击,恐遭不测。” 夏侯惇却不以为然:“刘备不过是丧家之犬,此时不追,更待何时?你留守营地,我与于禁将军前去追击,定能将其擒获!” 说罢,便率部疾驰而去。

果然不出李典所料,夏侯惇和于进追至狭窄山道时,伏兵西起。刘备一声令下,箭雨、滚木礌石倾泻而下,曹军顿时死伤惨重。关羽、张飞、赵云各率一军,从不同方向杀出,将夏侯惇等人团团围住。曹军大乱,死伤无数,夏侯惇和于进拼死突围,却始终无法冲破包围。

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李典率领援军及时赶到。原来,他早有防备,提前在要道设下伏兵。刘备见李典援军到来,深知难以取胜,便鸣金收兵。此战中,赵云更是勇猛过人,生擒了敌将夏侯兰。夏侯兰与赵云乃是同乡,自幼相识。赵云念及旧情,又深知夏侯兰精通律法,便向刘备求情,推荐他担任军政之职。

经此一役,刘备虽未能继续北上,但也给曹操造成了不小的震动。刘备则屯驻于新野,表面上平静无事,实则在暗中积蓄力量。而在此期间,刘备与甘夫人喜得一子,取名刘禅,谁也不曾想到,这个婴孩日后竟会在三国历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错乱漏章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