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3月20日,春风裹挟着泥土与青草的芬芳掠过田湖村。童诗涵站在新建的25层星田大厦顶层,手中展开的蓝图上,密密麻麻标注着田湖村未来三年的规划。脚下,258套二层联排别墅己拔地而起,米白色外墙搭配深灰坡屋顶,在阳光下熠熠生辉;远处,5处12层公寓住宅区正在进行外立面施工,塔吊林立,机械轰鸣。
"童总,招商部反馈,己有三家食品深加工企业明确表示入驻意向。"助理捧着平板电脑汇报,"但人才招聘遇到瓶颈,不少求职者担心乡村配套不足。"
童诗涵指尖轻点玻璃幕墙,目光投向规划中的教育园区:"启动'筑巢计划',凡是在田湖村企业工作满一年的人才,免费分配150-300平的公寓。"她调出手机里的户型图,"这些房子配备智能家居系统,楼下就是有机超市和社区医院,再加上我们的教育基金资助子女入学,还怕留不住人?"
与此同时,村委会办公室里,身为派出所长的表哥正盯着监控屏幕。自从田湖村发展成电商强村,流动人口激增,他带领团队建立了智慧安防系统,每个路口都安装了人脸识别摄像头。"现在村里的治安比县城还好。"他笑着对前来调研的市领导说,"诗涵还提议在派出所旁建警务站,方便企业和村民办事。"
傍晚,童家别墅的露台飘来阵阵烤肉香。童诗舒穿着围裙翻转着烤串,首播镜头架在三脚架上:"家人们看!这是我们村自己养的黑猪肉,肥瘦相间,滋滋冒油!"弹幕瞬间被"流口水了""快上架"刷屏。
童玮拿着建筑图纸凑到姐姐身边:"姐,民宿区的设计方案改好了,我加入了智能灌溉系统和雨水回收装置。"他挠挠头,"不过林悦说,光有硬件不够,还得策划些文化活动。"
童诗涵接过图纸,目光落在生态池塘的设计上:"让李雅联系池口村的竹编匠人,用他们的手工艺品装饰民宿。"她转向正在摆放碗筷的妈妈,"妈,您不是认识很多老艺人吗?请他们来教游客做传统美食,搞个'非遗体验周'。"
童芳笑着点头:"早就想和隔壁村的王婶合作了,她做的油纸伞可漂亮了。"她擦了擦手,从围裙口袋掏出记账本,"诗涵,你给的生活费我都存着,想着给村里的小学翻新图书馆。"
夜色渐浓,童诗涵独自来到新建的公寓住宅区。工地上,最后一批太阳能路灯正在安装,暖黄色的光晕照亮了道路。手机突然震动,是李雅发来的消息:"童总,食品厂试生产的竹筒粽子大获好评!有位海归博士带着团队来应聘,点名要见您。"
她快步走向办公室,月光将她的身影拉得很长。会议室里,戴着金丝眼镜的年轻博士正在展示研发方案:"我们研发的植物肉汉堡,原料就取自田湖村的有机大豆。"童诗涵注意到他身后的团队里,有几位面孔颇为熟悉——正是池口村在外求学的高材生。
"欢迎回家。"童诗涵伸出手,"这里不仅有施展才华的平台,更有让梦想生根的土壤。"她望向窗外,田湖村的灯火与星空交相辉映,恍若千年前长安城的万家灯火,而此刻,她正在这片热土上,以商业为笔,以情怀为墨,书写着属于新时代的盛世华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