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海城内,气氛略显凝重。马腾与董卓分坐在主位之下,两旁各自坐着他们的心腹谋士。董卓身旁,李儒神色阴鸷,眼神不时闪烁着算计的光芒;马腾这边,成公英面容沉稳,静静思索着局势。
这时,马超一脸急切地闯了进来,大声说道:“父亲,大事不好!楚修明说,贾诩居然里应外合,帮杨滔夺取了敦煌城!”此言一出,众人皆是一惊。马腾猛地站起身来,眼中满是愤怒与震惊,“贾诩这竖子,竟敢做出这等背主之事!”董卓也微微皱眉,冷哼一声:“没想到贾诩如此反复无常,敦煌城乃是战略要地,如今落入杨滔之手,局势对我们愈发不利了。”
李儒微微眯眼,沉思片刻后道:“董公,此事虽急,但也不可慌乱。杨滔得了敦煌城,必定加强防备,我们需从长计议。”成公英也点头附和:“马将军,当务之急是先摸清杨滔与贾诩的部署,再寻对策。”马超紧握双拳,恨声道:“我愿领一队人马,杀回敦煌,夺回城池!”马腾看着儿子,沉声道:“超儿,不可冲动,此事还需仔细谋划。”屋内众人一时间陷入沉思,气氛愈发凝重,一场新的风暴似乎即将在这西海城内酝酿开来 。
董卓缓缓开口:“马兄,本公以为,我们可先派人前去假意投诚,探得虚实。”马腾手抚胡须,思考片刻后道:“此计可行,但派谁去合适?”众人面面相觑。此时,成公英上前一步:“将军,我愿前往。我曾与贾诩有过数面之缘,或许不会被他轻易识破。”马腾凝视着成公英,良久才道:“公英啊,此行危险重重,你可有把握?”成公英坚定回道:“将军放心,公英定不辱使命。”
于是,成公英带着少数随从向着敦煌出发。到达敦煌城外,成公英表明来意求见杨滔。杨滔听闻,心中疑虑但还是决定接见。成公英进入营帐内,只见贾诩站于一侧,眼神冷漠。成公英佯装恭敬,向杨滔献上礼物并诉说自己的“诚意”。杨滔设宴款待,席间成公英小心应对各种试探,同时暗暗观察着敌军的兵力分布与防御漏洞。几日后,成公英借口离开,快马加鞭返回西海城,将所得情报一一告知马腾和董卓,众人便开始依据情报重新商议夺回敦煌城的计划。
敦煌城内,府邸中烛火摇曳。杨滔高坐主位,面色凝重,将贾诩、王诩、孙膑、王守仁西人召至跟前。
“今日把诸位请来,是想听听你们对成公英此人的看法。我总觉得他行为举止有些蹊跷,怕是暗藏阴谋。”杨滔目光在西人身上一一扫过。
贾诩微微皱眉,轻抚胡须道:“成公英行事向来谨慎,表面恭敬,但其眼神深处偶露一丝狡黠,不可不防。”
王诩双手抱胸,目光深邃:“观其过往所为,似在等待时机,蛰伏之时必有图谋,不可掉以轻心。”
孙膑手抚轮椅扶手,沉思片刻说道:“听闻他近日与各方势力往来频繁,看似游刃有余,实则目的不明,其中定有文章。”
王守仁神色从容,缓缓开口:“人心难测,从他日常表现虽难辨真伪,但事出反常必有妖,不可轻信于他。”
杨滔听着西人所言,心中忧虑更甚,沉吟道:“诸位所言极是,看来这成公英之事需多加留意,切不可让其阴谋得逞,我等还需从长计议,商讨应对之策。” 众人围坐在一起,开始低声谋划,府邸内的气氛愈发凝重。
敦煌城内,烛火摇曳。鬼谷子王诩身姿修长,神色从容,对着主公微微欠身道:“主公,我有一计。倘若董卓与马腾挥军来犯敦煌城,我们可如此行事。”
扬滔眉头紧皱,目光中满是忧虑,听闻此言,顿时眼神一亮,忙道:“师傅请讲!”
王诩抬起手,指向地图上的敦煌城,沉声道:“可先将大军悄悄隐匿于城外。待董卓与马腾的军队气势汹汹前来攻城,他们必然以为城中空虚,全力攻打城门之时,我们的精锐之师则从早己挖好的地道悄然出城。”
“那之后呢?”主公急切追问。
王诩嘴角勾起一抹自信的弧度,“之后,趁敌军注意力全在城门,我军迅速从后方包抄合围。将他们团团围住,断其粮草,绝其退路。彼时,董卓与马腾便是瓮中之鳖,插翅难飞。他们就算有再多的兵马,被困于这重重包围之中,军心必然大乱。而我军以逸待劳,士气正盛,可寻机一举击破,保敦煌城安然无恙,更可重创来犯之敌,令他们不敢再轻易觊觎我城。”
杨滔听闻此计,眼中忧虑尽去,取而代之的是振奋与决然,重重一拍桌案:“好计!就依先生所言!”
西海城府邸内,气氛凝重。烛火摇曳,将三人的身影拉得忽长忽短。李儒微微皱眉,目光在马腾与董卓身上流转,沉声道:“如今欲去对抗扬滔,我等务必留下一位和几员大将守城,如此方可安心。西海城乃要地,若有失,后方不稳,前方战事亦会受牵连。”
马腾轻抚胡须,微微点头,神色中透着几分思索:“李儒所言有理,此城不可轻忽。只是留下何人,还需从长计议。”
董卓双手抱胸,浓眉紧蹙,沉吟片刻后道:“我麾下有几员得力大将,可担此重任。只是我若离去,城中诸多事务恐难协调。”
李儒目光一闪,看向董卓:“董公威望极高,城中事务本就倚仗您。但此次对抗扬滔,您的雄才大略更是不可或缺。依我看,马腾将军久在西凉,麾下将士亦英勇善战,若马将军留下守城,必能保西海城安稳。”
马腾微微一怔,旋即爽朗大笑:“好!既如此,我便留下守城,为诸位稳固后方。董公与李儒先生只管放心前去,定要将那扬滔击败!”
董卓拍了拍马腾肩膀:“有马将军在此,我等无忧。待归来,我等再痛饮庆功!”商议既定,众人开始着手安排守城与出征事宜,西海城在凝重中,涌动着即将分兵作战的紧张气息 。
董卓与李儒率领大军朝着敦煌城进发。行军途中,探子来报,前方发现少量敌军哨探。李儒眼珠一转,吩咐手下莫要打草惊蛇,悄悄绕过。杨滔在敦煌城中,己按王诩之计布置妥当。士兵们隐藏在地道之中,只待敌军到来。
很快,董卓大军来到敦煌城下。看到城门紧闭,城头旗帜稀少,董卓大喜,以为城中果然守备空虚,立即下令攻城。一时间,喊杀声震天动地。就在敌军全力攻城之际,杨滔一声令下,地道中的精锐部队悄无声息地钻出,迅速绕到敌军后方。董卓发觉背后有异,回头一看大惊失色。此时马腾在西海城也没闲着,他加强巡逻,以防有敌军偷袭。然而,敦煌战场上,杨滔的包围圈越来越小。董卓大军被围困多日,粮草渐少,军心浮动。李儒试图突围多次皆失败。正当董卓绝望之时,远方尘土飞扬,原来是一支神秘援军赶到。这支援军打乱了杨滔的布局,双方再次陷入混战,战局变得更加扑朔迷离,不知最终鹿死谁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