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前传:我能召唤万界人物

第 14章 大秦帝国嬴政继位

加入书架
书名:
红楼前传:我能召唤万界人物
作者:
喜欢都捻子的唐玉霜
本章字数:
3776
更新时间:
2025-03-08

嬴政听闻此讯,心中大惊,但很快镇定下来,疾步向皇宫奔去。一路上,他思绪翻涌,既有即将面对父皇逝去的悲痛,也有着对大秦未来的深深忧虑。

踏入父皇寝殿之时,一股压抑的气氛扑面而来。嬴政看到病榻上憔悴不堪的父皇,眼中不禁泛起泪花。皇帝艰难地抬起手,示意众人退下,只留下嬴政一人。他用微弱的声音对嬴政说道:“朕将大秦交予你,望你成就千古霸业。然朕听闻宫中有异人作祟,恐乱我大秦根基。”嬴政握紧拳头,发誓道:“儿臣定当不负父皇所托,清除奸佞,保大秦昌盛。”皇帝微微点头后便溘然长逝。嬴政走出寝宫,望着天空,眼神变得坚毅无比。此时的他深知,自己肩负起了整个大秦帝国的命运,

嬴政当即召集心腹大臣商议继位之事,并着手调查宫中异人之事。经过几日的排查,发现一些宦官宫女行为异常,似受邪术操控。嬴政命人秘密抓捕审讯,竟牵扯出背后一股神秘势力妄图借继位之机颠覆大秦。

嬴政决定将计就计,对外宣称一切按部就班筹备继位大典,暗中却调兵遣将包围可疑之处。大典当日,就在他即将接受皇冠之时,一群刺客突然杀出。然而嬴政早有准备,伏兵尽出,将来犯者一网打尽。

随后嬴政顺利继位,登基之后第一件事便是颁布新政,大力发展农业、军事,同时加强对巫术邪法的管控。他以强硬手段镇压国内反对之声,团结朝中力量。在他的治理下,大秦迅速从先帝驾崩的动荡中稳定下来,向着昌盛之路大步迈进,嬴政也一步步朝着千古霸业前行。

随着大秦日益昌盛,嬴政的目光投向了边疆之外。他召来元帅王翦,商议开疆拓土之事。王翦提出南方匈奴时常侵扰边境,应先出兵南伐。嬴政应允,命王翦率领三十万大军南征。大获全胜

与此同时,南方百越之地虽看似平静,却隐隐有着不安因素。副丞相范少华建议派使者前往探查虚实。嬴政采纳其言,选派精明能干之人南下。

西凉摄政王府邸内,气氛压抑而凝重。扬潇面色阴沉,端坐在主位上,面前的桌案被他的手不自觉地攥紧。听闻沈腾死讯的那一刻,他心中翻涌着复杂的情绪,愤怒、悲痛以及对局势的担忧交织在一起。

很快,林羽与周瑜匆匆赶来。二人见扬潇神色不对,便知事情棘手。扬潇缓缓起身,声音低沉:“沈腾己死,这局势怕是要变了。”

林羽微微皱眉,思索片刻后说道:“如今之计,可告知成都的嬴政,联合一处,共同攻打汉中的沈浩。沈浩势力不容小觑,若不趁此机会合力将其铲除,恐会后患无穷。”

周瑜轻抚长须,微微点头表示赞同:“林兄所言极是。嬴政实力雄厚,若与之联手,成功的胜算便多了几分。只是,在合作过程中,我们也要提防嬴政别有心思。”

扬潇目光坚定,望向远方:“此乃非常时刻,先解眼前之急。至于与嬴政的合作,我自会多加留意。你们即刻安排人手,快马加鞭前往成都,将这消息传递给嬴政,务必详述其中利弊,邀他尽快出兵!” 林羽和周瑜领命,快步离去,只留下杨潇在厅中,眼神闪烁,

信使一路疾驰,终于到达成都皇宫府邸。嬴政接过扬潇的信,细细阅读后,招来丞相李斯和副丞相陆东鸣前来商议。

嬴政坐在高位之上,表情严肃,“扬潇欲与朕联手共击沈浩,两位爱卿意下如何?”李斯上前一步,恭敬地说:“陛下,扬潇此举有利有弊。利在于可借机削弱沈浩势力,扩大吾大秦版图;弊则在于扬潇此人亦不可全信,恐有诈。”陆东鸣也附和道:“丞相所言甚是,不过当下沈浩势力渐强,若不联合扬潇,日后恐成大患。”

嬴政听后,微微点头,“朕亦如此想。朕观天下大势,沈浩野心勃勃,若任其发展,必威胁到大秦及各方势力。朕决定暂且相信扬潇,出兵相助。但需小心谨慎,防止被算计。”于是嬴政令大将白起整顿五万精兵,随时准备出征。同时,他修书一封回复扬潇,表示愿与其合作,共图大事。而后,各方势力开始暗中调动兵马粮草,

西凉摄政王府邸内,烛火摇曳。杨潇手持嬴政的回复信件,神色凝重又隐隐透着兴奋。他缓缓抬起头,目光扫过在场众人,沉声道:“陛下有令,我亲自领兵十万攻打汉中。神猴赛塔姆,潘鸿为大将,周瑜、林羽为军师,即刻筹备出兵事宜!”

此言一出,屋内气氛瞬间紧张起来。潘鸿率先抱拳,声若洪钟:“末将定当全力以赴,不辱使命!”周瑜轻摇羽扇,嘴角含笑:“某定出谋划策,协助将军旗开得胜。”林羽目光如炬,静静点头,身上散发着一股沉稳的气息。

杨潇站起身,走到地图前,手指点向汉中方位:“汉中地势险要,易守难攻,但陛下既有令,我等必须破城。潘鸿,你即刻去点齐兵马,筹备粮草军械;周瑜、林羽,你们二人仔细研究汉中地形与敌军部署,制定详细战术。”众人领命,迅速行动起来。王府内外,一时间人来人往,忙碌非凡。灯火彻夜未熄,众人都为即将到来的战事紧锣密鼓地做着准备,一场大战的帷幕正缓缓拉开 。

错乱漏章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