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久之后,伏羲抬头看向孔宣,带着些许困惑,说道:
“老师,人族难明天地之道,我意欲创一法,传于人族,以演天机、趋吉避凶。
然心有灵光,终难具象显现。此道似在眼前,却始终捉摸不透。”
孔宣知道这是前世伏羲的遗留记忆影响。
当初的伏羲便掌握了先天八卦,但现在的伏羲,并没有当时的记忆,想要以人族之躯,重现先天八卦,仅靠自己钻研,难有成效。
“先天八卦,乃天地自然之演化,非凡思所能构。”孔宣沉声道:
“你所欠者,并非悟性,而是引道之物。”
伏羲急忙问道:“老师所指,为何物?”
孔宣抬手一指,洛水之中,女娲早已安排的龙马,浮出水面。
龙马,并非是马类,而是一种形象像马的龙,也算是当年先天龙族的杂交后代。
神龙负图出洛水,龙马背上,放置的正是河图和洛书。
孔宣取来河图洛书,交给伏羲,说道:“有此二宝,汝道可成。”
伏羲接过二宝,恭谨叩首谢道,随后再次盘坐。
龙马腾空而去,回归水府,而伏羲展开河图洛书,开始参悟。
………………
洛水边,日升月落,斗转星移。
九九八十一日后,伏羲眼中,精芒闪过,一股玄妙气息自他周身升腾而起。
伏羲缓缓站起,手中轻抬,八卦图在空中缓缓展开。
先天之意随之流转,符文交织之间,道音隐隐,与天应和。
先天八卦,重现于世!
伏羲将其传授于人族,教人演变天地、洞察祸福。
至此,人族真正初具智慧之根本,得以与天地沟通,趋吉避凶,万物共存。
伏羲之德,感天地,昭万民。
人族各个部落,再无异议,众口一词,愿立其为共主。
泰山之巅,苍穹万里无云,霞光万道。
伏羲身披华服,手持河图洛书,登临绝顶。
山间,各个人族部落首领身披祭服,齐聚于此,鼓乐齐鸣,烟火升腾。
伏羲回身俯瞰,神情庄严,高举河图洛书,朗声宣誓:
“吾伏羲,承天命、应人愿,当为人族共主,泽被苍生,兴我族运!”
与此同时,往生阁内,彼岸神色肃然,将掌中的崆峒印抛向苍穹。
那枚沉重的玉印,穿透虚空,霎时间绽放出万道金辉,直冲泰山之巅。
伴随着神光的笼罩,天地之间响起彼岸清朗庄重的声音:
“本座,往生阁·冥圣,以崆峒印,册立伏羲,担任人族共主,位列三皇五帝之首,执掌天皇之权!”
声落,天地应和,风起云涌。
此刻,泰山之巅,山风浩荡,云海翻卷。
冥冥中,有一道无形的气运从九天垂落,与伏羲的身躯相合。
四野之间,万籁俱寂,众人都感受到一位真正的共主君临世间。
在场各大人族部落首领,纷纷面露震撼与激动之色,齐齐跪伏于地,口呼震响天地的贺言:
“我等拜见共主,愿随天皇,共兴人族!”
伏羲长发随风飞扬,目光温和却不失坚定,抬手虚扶,声音沉稳有力:
“诸位免礼。人族之兴,道阻且长,非一人之功可成,还需上下同心,共济洪荒。”
此一册封,既是人族历史的里程碑,更是伏羲个人命运的又一次转折。
虽然成功担任人族共主,得到了人族气运的认可,但这还只是开始。
想要真正圆满功德,伏羲必须任满其期,并在未来完成禅让,将共主之位传予下一任人皇。
唯有如此,他才能彻底唤醒前世全部记忆,真正归位为曾经的羲皇伏羲。
但那一刻,即便记忆重归,他也并非昔日羲皇,而是融汇了前世今生的“天皇伏羲”。
悬于空中的崆峒印,在完成册封使命后,再次绽放光芒,隐入虚空,回归往生阁。
往生阁内
崆峒印悬浮在彼岸掌心,其间流转着一缕缕人族气运所化的金芒。
彼岸略微感知,淡淡说道:
“果然,随着人族气运的提升,这崆峒印的威能也随之增强。”
崆峒印虽为极品先天灵宝,却在此等品阶中仅属中游,远不及五方旗、十二品莲台之类的灵宝。
然而,它的真正强大之处并非在威力本身,而在于它所绑定的人族气运。
只要人族强盛,崆峒印的威能也会提升,潜力巨大。
莲蕴站在一旁,目光落在崆峒印之上,眸中浮现一丝感慨,轻声道:
“人族也着实可怜,连镇压自身气运的重宝,都无法亲自掌握。
自诞生之初,就注定被人安排和引导,一路走来,始终被算计在天道之中,可悲可叹。”
彼岸平静的说道:“人族是后天而生的族群,在洪荒万族中极为孱弱,自身既无天赋神通,又无血脉传承。
在天道洪流之中,他们并没有多少选择的余地,更没有选择的力量。
因为天道的大势,才有了人族。
若是没有天道大势的帮扶,女娲就不能依靠造人成圣,就不会有人族的诞生;
即使女娲研习造化法则,真的在没有天道大势干预的情况下,创造了人族,除非她愿意给人族当保姆,否则以人族的实力,也不可能在洪荒生存下去。
人族的生与长,都是天道之下的结果。既然诞生于局中,便注定无法脱离控制。”
“这就是所谓的傀儡吧。”
莲蕴负手而立,眸光淡淡扫向虚空深处:“傀儡因傀儡师而存在,一旦傀儡师不在,傀儡又有何用?”
彼岸倚在一旁石柱上,神色无波,沉声说道:
“从洪荒生存的角度来说,人族其实已经很幸运了。至少,他们活了下来,并且延续至今。
自洪荒开辟以来,多少强族曾叱咤风云,最终却泯灭在一场又一场量劫中。
而天道,却执意将人族推上舞台中心,欲令其永世为天地正主。这种殊荣,其他族群,做梦都求不来。”
就算人族的气运,被无数势力分食;但这些外力,终归也在一定程度上,提供了庇护与生机。
对弱者而言,是压迫,也是护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