绛珠仙子还我泪

第2章 花朝节擂台写诗

加入书架
书名:
绛珠仙子还我泪
作者:
楛澀煙愺菋
本章字数:
3468
更新时间:
2025-03-01

在那静谧清幽的林家书房,阳光透过雕花窗棂,洒下斑驳光影。三岁的林黛玉与六岁的赵瑜开启了学习生涯。

林如海手持书卷,声音温和,讲解着启蒙知识。小黛玉端坐在桌前,神情专注,一双灵动的眼眸闪烁着求知的光芒,每一个字都认真听进心里,不时奶声奶气地提问,展现出超越同龄人的聪慧。

而一旁的赵瑜,虽只不过是六岁的儿童,却自有一股沉稳气质。他听得极为认真,对于林如海所讲,不仅能迅速领会,还能举一反三。他的思维敏捷,常常提出独到见解,让林如海都不禁微微颔首。

日子一天天过去,林如海在教学中逐渐察觉,自家女儿黛玉固然天资聪颖,小小年纪便展现出过人的领悟力,但相比之下,赵瑜在学习上的天赋与才情更为突出。他的理解能力、思考深度以及对知识的吸收速度,都让黛玉稍显逊色。

林如海望着这两个孩子,心中感慨,黛玉虽是亲女,可终究是女孩家,学习琴棋书画不过自娱自乐,赵瑜虽是弟子,但是古代弟子和儿子无异。他深知,天赋虽有差异,可后天的培养与努力同样重要。他暗自决定,要针对两人不同的特点,因材施教,助力他们在知识的海洋中各自绽放光彩。

黛玉满西岁生辰那日,府中热闹非凡。可生新奇的黛玉,对府里的庆祝活动兴趣缺缺,悄悄拉过师兄赵瑜,“瑜哥哥,玉儿都西岁了还没见过府外的世界,你可以带我出去看看吗?”“不好吧,师父师娘知道会不高兴的”赵瑜为难道。“瑜哥哥,求求你了,玉儿真的好想看看,我们就出去一会儿好不好”说罢还用拉着赵瑜的手摇了摇,赵瑜拗不过她,只得带着黛玉溜出了府。

二人在热闹的街市闲逛,不多时便瞧见一处围满人群的比试诗词擂台。台上高悬一幅锦缎,上面写着琳琅满目的彩头,皆是些精致稀罕之物。黛玉一眼就被那绘着红梅的羊脂玉簪吸引,眼中满是欢喜。

赵瑜见她这般喜欢,心下己然明了,安抚黛玉在台下稍等,自己则大步流星地登上擂台。此时台上己有数位文人雅士正激烈交锋,诗词歌赋你来我往。胜者自是获得满堂喝彩,败者只能拱手告辞,不久之后台上就剩下一位名叫范轩和一位名叫高耀的年轻公子,看年纪不过十六七的样子,加上赵瑜这个七岁的孩童台上就剩下三人,"这是谁家的孩童出来捣乱,快赶下去”“就是,字都认不全还学人家作诗”.....各种怀疑嘲笑的言论层出不穷。再看赵瑜从容不迫,就好像台下说的不是他一样。“砰”这时一声铜锣响起待,台上主持人开口言道“诸位客观,请静一静,不论年龄大小,即上的台来,想必是有几分才学和把握的,且拭目以待”,抚慰众人情绪又道“现在开始抽签,抽到的就是下一轮要做的诗名”,说罢自己伸手到一个木箱中抽出一个信封,打开后大声喊道“相思”,众人听后都奇怪的看向赵瑜,突然一人大笑道“小娃娃,你才多大?有喜欢的人吗?”众人听罢皆哈哈大笑,赵瑜自己也摇头苦笑,心想”以自己的年纪写这个确实不合适,但是为了林妹妹,豁出去了!”此时题目给出三人都在冥思苦想,别人是在想写什么,赵瑜却在想抄哪首,一会那位叫做范轩的开始提笔写作,几乎瞬间,高耀也走上前去奋笔疾书,那俩都快写好了,赵瑜才慢慢走向桌边,不急不慢的写起来。盏茶时间,赵瑜写罢退至一旁,这时主持人上前说道“三位公子均己写好,请三位公子念出自己的作品”。范轩朗声道“我先来”

“花似伊,柳似伊。花柳青春人别离。

低头双泪垂。

长江东,长江西。两岸鸳鸯两处飞。

相逢知几时。”

“好...”“太好了”“范公子文采真了不起”.....大家好评如潮,不过确实写得很不错。

“下面有请高公子"主持人道。

“一重山,两重山。山远天高烟水寒,相思枫叶丹。

菊花开,菊花残。塞雁高飞人未还,一帘风月闲。”

“写的不错”“写的真好”“高公子厉害”.....各种叫好和刚才如出一辙。

轮到赵瑜自己,他将自己的诗念出,然后拿起绘着红梅的羊脂玉簪,将那枚羊脂玉簪递到黛玉面前。黛玉接过玉簪,脸上绽放出灿烂的笑容,那笑容比春日的繁花还要娇艳几分。没管擂台上的人,赵瑜在这热闹的街市中牵着黛玉飘然远去。

此时擂台现场鸦雀无声,人们对赵瑜拿走彩头也无动于衷,或许是没人注意到,或许是觉得理所当然.......

黛玉带着这意外收获的喜悦,度过了一个难忘的生日,也度过一段难忘的时光。在她还不知道情为何物的年纪心底有了一个模糊的影子。

错乱漏章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