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忠策马奔腾,驰骋至城下。典韦则端坐中军阵前,气定神闲。
“吾乃并州牧高永恩麾下,受天子敕令,特来幽州平叛。同为汉室臣子,何故投身逆贼?望城上同仁弃暗投明,以避此地的腥风血雨!”
挟天子以令诸侯,其利在于此。无论此旨意出自幼帝还是曹操之意,曹氏势力始终以中央代表自居。
此刻,藏于曹操"庇护之下"的高泽势力,亦处于优势之位。
城上,王修、郭援、陶升三人面面相觑,一时陷入沉默。
王修率先打破沉默:“城下敌将,袁本初待我等情深义重,岂能容你胡言乱语!”
言罢,他巧妙地投去一瞥,向陶升、郭援二人示意,暗示他们立刻率兵出城。
陶升、郭援二人不约而同地冷哼一声,随即整装待发,前去执行任务。
典韦目睹城门敞开,敌将二骑率军出城布阵,一面看似高声对黄忠警示敌情。实则,他的目光却牢牢锁定黄旭,以点头示意传递着无声的默契。
黄旭眼神骤然变得锐利,对典韦的点头回应庄重而坚定。夜幕,如同神秘的面纱,黄旭引导着人马在夜色中悄无声息地融入当下,宛如幽灵般消失,投入黑暗的怀抱。
在并州军中,亦或整个并州人,一旦进入临战状态,其行动便无不贯彻着高泽所传授的精髓:战时严禁任何多余言辞,一切行动的核心宗旨,便是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迅速使敌方丧失抵抗能力。
黄忠目光如炬,凝视着对方列阵完毕的阵势。他挥舞手中的赤血刀,对着对面准备迎战之敌将高声呼喊:“敌将!看刀!”
话音刚落,黄忠策马疾驰,直取郭援。
郭援不禁微皱眉头,随即亦驱马迎敌。
在战阵之中,黄忠除了一身黑色重甲之外,更似被一种神秘而无法言喻的光芒所笼罩,其气势之磅礴,远非郭援、陶升等辈所能望其项背。那股威压,仿佛能直接压倒对手。
刀光剑影,一瞬间的交锋,胜负立判!人借马势,武力相搏,两位将领的较量,犹如剑拔弩张,一触即发。
黄忠挥刀如风,刀锋自天而降,直取郭援面门。
郭援惊愕之下,急速举起手中刀械,勉力抵挡。
“铛——”
一声金属交击的响声,震耳欲聋。
郭援手臂颤抖,险些无法稳住手中的缰绳。
而黄忠,在首回合交手后,回马而立,面露傲色。
“杀!”
一声震天的怒吼,黄忠如同黑色的闪电,策马再度冲向郭援。郭援虽心中有所反应,但面对黄忠的凌厉攻势,已被其气势所压,动作迟缓,无法跟上心头的决断。
第二回合,一道寒光划过郭援的脖颈,紧接着,他眼中一花,仿佛在云端俯瞰,地面上,一匹眼熟的战马背负着一个无头战将,景象惊心动魄。随后,他的世界陷入一片黑暗。。。。。。
陶升在后,一阵愕然。其麾下兵士在黄忠第二回合的那声喊杀声响起,纷纷不自觉地往后倒退。
城头上,王修见状亦是惊愕不已。
在敌军错愕之际,另一支人马如幽灵般悄然而至,仅距城门不足两百米。他们身着并州制式的黑色战甲,与先头部队不同的是,此乃骑步混合兵种。
队伍之首,一位年轻将领挥舞着手中的刀,身姿挺拔,远观之,宛如缩小版的黄忠再世!
“战旗兵!竖起战旗!轻骑随我,直冲城门!下马,与敌交战!步军随后跟进!此战,誓守城门,绝不让敌军关门而退!至死方休!上!”
“吼——”
这支不足两千人的突袭部队,在回应主将的号令时,竟激起了声势浩大的回应,仿佛有数万大军同声呐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