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朱标,父皇跪求别造反

第60章 瘟神肆虐灾厄降,太子仁心施妙方

加入书架
书名:
大明朱标,父皇跪求别造反
作者:
山友山
本章字数:
6972
更新时间:
2024-12-23

江南大地,满目疮痍。

洪武十一年四月,连绵的暴雨引发了百年难遇的特大洪水,如同一头挣脱枷锁的洪荒巨兽,肆虐着这片富饶的土地。

洪水过后,放眼望去,一片狼藉。曾经鳞次栉比,炊烟袅袅的村庄,已然化为一片废墟,满目疮痍,不复往日的繁华。

四处可见倒塌的房屋,残破的家具,以及被洪水冲走,腐烂发臭的牲畜尸体,横七竖八地堆叠在一起,触目惊心。

折断的树木如同被巨人蹂躏过一般,东倒西歪,横亘在泥泞不堪的道路上,让本就难行的道路更是寸步难行。

空气中弥漫着一股腐烂的腥臭,混杂着泥土和草木的气息,令人作呕,极易引发瘟疫。

灾民们衣衫褴褛,面黄肌瘦,形容枯槁,眼神呆滞,充满了绝望和无助,仿佛失去了灵魂一般。

他们或扶老携幼,或相互搀扶,在废墟中寻找着可以果腹的食物,搜寻着幸存的家人,哭喊声、哀嚎声,声声入耳,撕心裂肺,不绝于耳,构成了一幅人间炼狱的悲惨景象。

更可怕的是,瘟疫如同附骨之疽,正在这片饱受摧残的土地上悄然蔓延,无声的威胁着灾民们脆弱的生命。

由于灾后卫生条件急剧恶化,污水横流,蚊蝇滋生,各种细菌病毒肆意传播。

再加上灾民们身体虚弱,缺乏干净的食物和水源,抵抗力下降,各种疾病乘虚而入,迅速蔓延。

每天都有大量的灾民染病身亡,尸体来不及处理,被随意丢弃在路边,或者草草掩埋,更加剧了瘟疫的传播,形成恶性循环。

……

“殿下,不能再这样下去了!灾情如火,刻不容缓!”

一名身着官袍,面容憔悴的官员,跪倒在朱雄面前,向其禀报道,声音中充满了焦急和忧虑,

“瘟疫传播的速度太快了,来势汹汹,短短几日,便已传遍数个村镇,如今已经死了上千人了!若是再不想办法加以控制,恐怕整个江南都要变间地狱啊!受灾地区将变为无人区啊!”

“是啊,殿下!还请殿下示下!”

另一名官员也跪倒在地,声泪俱下地说道,

“现在灾区人心惶惶,一片混乱,许多灾民都开始携家带口,扶老携幼,四处逃难了,若是再不采取果断措施,恐怕会引发更大的动乱啊!甚至会导致民变!”

“我知道,我知道!本宫也心急如焚!”

朱雄紧锁眉头,双拳紧握,指甲深深地嵌入了掌心,却毫无察觉,显然,内心的焦灼已经让他无暇顾及这些皮肉之苦。他沉声说道,

“可是,我们现在缺医少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根本没有办法有效控制瘟疫的蔓延啊!军中现有的医疗人员完全不够!必须另想办法!”

“殿下,我们从金陵带来的那些‘香胰子’,不是可以清洁消毒吗?”

一旁的宋濂突然眼前一亮,开口说道,

“虽然‘香胰子’主要用于清洁,但或多或少也有些用处,或许可以用来预防瘟疫,可以一试。”

“‘香胰子’?对啊!我怎么把这茬给忘了!”

朱雄闻言,顿时精神一振,如同醍醐灌顶一般,

“‘香胰子’里添加了多种草药,可以杀菌消毒,确实有可能预防瘟疫!而且,原料易寻,制作简易,可以大批量生产!”

“可是,殿下,‘香胰子’的数量有限,咱们带来的那些,恐怕远远不够用啊,如何分配也是难题。”

林贤德虽然觉得此计可行,但还是有些担忧地说道。

“不够用就再生产!加大产量!”

朱雄果断地说道,

“立刻传令给‘福源号’,让他们不惜一切代价,全力生产‘香胰子’!并且要保证质量,不得有误!同时,派人前往周边州府,以及其他未受灾的地区,高价收购、征调民间所有有消毒功用的草药药材,特别是金银花、板蓝根、鱼腥草、大青叶、紫苏这几味药,要多少收多少!有多少要多少,上不封顶!不得有误!”

“另外,从当地招募一批心灵手巧,心灵手巧的女子,年纪必须要小,给‘福源号’做工,专门负责制作‘遮口’。并且要加强检验,确保每一只‘遮口’都能起到防护作用。告诉她们,制作‘遮口’,乃是为了救死扶伤,积德行善,朝廷不会亏待她们的!等灾情过去,给他们发放双倍工钱,并且‘福源号’优先聘用!”

朱雄口中的“遮口”,便是他根据后世的口罩,结合大明的实际情况,研制出的一种简易的防护用品。这种“遮口”,乃是用多层棉布缝制而成,中间填充了棉花和一些具有消毒杀菌作用的草药,可以有效地阻隔细菌和病毒的传播。

“还有,让‘巧’家和‘天’家,再多制作一批‘蒸馏设备’,‘巧’家负责指导,‘天’家负责监督,两家通力合作,一定要保证质量,数量翻倍,越快越好,越多越好!一定要保证灾区百姓的饮水安全,这是重中之重!”

朱雄继续说道,

“同时,立刻派人,将已经制作好的‘蒸馏设备’,运往灾区各个村镇,每个村镇都要配发至少一台!”

“是,殿下!臣等遵命!这便去办!”

林贤德和一旁的官员连忙应道,他们知道此事的重要性,不敢有丝毫的耽搁。

“宋先生,你且留下,我有要事相商。”

朱雄又看向宋濂,补充道,

“你学问精深,见多识广,帮我参详参详。”

“臣遵命。”

宋濂躬身说道。

“你去负责安抚灾民,维持秩序,做好宣传。”

朱雄对宋濂说道,

“告诉他们,朝廷一定会尽全力救治他们,让他们安心等待救援,不要轻信谣言,更不要恐慌,让大家安静些,千万不要四处走动,以免将瘟疫传到其他地方,造成更大规模的流行。”

“是,殿下!臣这就去办!”

宋濂躬身应道,他也知道此事的重要性,刻不容缓。

“还有,将那些染病的灾民,单独隔离出来,进行集中安置,集中救治,派专人负责看护,以免交叉感染。”

朱雄继续吩咐道,

“同时,要加强灾区的卫生管理,清理消毒,特别是水源和食物,一定要严格把关,确保安全。至于那些尸体,为免发生瘟疫,必须全部焚烧,不能随意掩埋,防止瘟疫进一步蔓延。这事要做好,让都察院的人去办,这些事情,必须要快!重在一个快字!迅速控制住疫情!不能再拖了!”

“是,殿下!臣等谨遵殿下旨意!”

官员们纷纷领命,然后快步离去,开始执行朱雄的命令。

……

在朱雄的指挥若定,雷厉风行的安排下,灾区的救援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着,卓有成效。

一批批的“香胰子”、“遮口”和“蒸馏设备”,以及救灾物资,被源源不断地运往灾区,分发到灾民手中,解了燃眉之急。

灾民们按照朱雄的吩咐,用“香胰子”洗手、洗衣,清洁身体;用“蒸馏设备”净化水源,烧开水,煮沸食物;用“遮口”遮住口鼻,防止疫病传播。

同时,朱雄还亲自带领着随行的医疗人员,深入灾区,走村串户,为灾民们诊治疾病,安抚民心。

他身先士卒,不辞辛劳,与灾民们同甘共苦,赢得了灾民们的爱戴和尊敬。

“殿下,您看,这是‘巧’家和‘天’家合作,刚刚送来的‘蒸馏设备’,已经连夜赶制出来了,还热乎着呢。”

林贤德指着一批刚刚运抵灾区,还冒着热气的设备,对朱雄说道,

“这些设备,都是按照您的图纸和要求,连夜赶制出来的,已经试验过了,可以正常使用,能够用来净化水源,防止瘟疫传播,确保灾民的饮水安全。”

“好!太好了!真是及时雨啊!”

朱雄看着眼前这些造型奇特的设备,高兴地说道,

“立刻将这些设备,安装到每一个灾民安置点,每一个村镇,确保每个灾民都能喝上干净的水!这可是人命关天的大事,不得有误!”

“是,殿下!卑职这就去安排!”

林贤德连忙安排人手,将“蒸馏设备”安装到了各个灾民安置点,并且派专人负责操作和维护。

……

与此同时,“福源号”也在灾区设立了多个医疗点,熬制汤药,为灾民们提供免费的医疗服务。

“大夫,求求你,救救我的孩子吧!救救我的孩子吧!”

一名衣衫褴褛,面容憔悴的灾民,抱着一个发高烧的孩子,跪倒在医疗点前,苦苦哀求道,声泪俱下,让人心酸。

孩子脸色苍白,嘴唇干裂,气息微弱,显然已经病得不轻了。

“你别着急,不要慌,先起来,我来给孩子看看。”

一名身穿白大褂,头戴白帽,脸遮“遮口”的大夫走上前去,先是摸了摸孩子的额头,然后又为孩子把了把脉,仔细查看了一番,然后说道:

“孩子这是染上了风寒,又并发了瘟疫,外邪内虚,需要赶紧治疗,否则会有生命危险。”

“大夫,求求你,一定要救救我的孩子啊!救救我的孩子!”

那名灾民闻言,顿时哭得更加伤心了,不停地给大夫磕头,

“我只有这一个孩子,他要是死了,我也不活了!我求求你了!大夫!”

“你放心,我们一定会尽力救治你的孩子的,这是我们的职责所在。”

大夫安慰道,

“来人,将孩子抬到隔离区,给他灌药,再给他用烈酒擦拭身子,进行物理降温。”

“是!”

几名同样穿着白大褂,带着“遮口”的护士连忙上前,将孩子小心翼翼地抬到了隔离区,进行紧急救治。

……

这样的场景,在灾区的各个医疗点,每天都在上演,让人揪心。

虽然条件简陋,缺医少药,但那些大夫和护士们,仍然尽心尽力地救治着每一个病人,竭尽所能。

他们之中,有许多人都是自愿报名,不远千里前来灾区支援的,他们不顾个人安危,舍生忘死,日夜奋战在抗击瘟疫的第一线,与瘟疫作斗争,与阎王抢生命。

经过一段时间的艰苦努力,以及一系列有效措施的实施,灾区的瘟疫,终于得到了有效控制。

每日新增的染病人数开始逐渐减少,康复出院的人数逐渐增多,死亡的人数也开始逐渐下降,情况一天天好转。

错乱漏章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