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朱标,父皇跪求别造反

第59章 携民同心赴国难,身先士卒济时艰

加入书架
书名:
大明朱标,父皇跪求别造反
作者:
山友山
本章字数:
7092
更新时间:
2024-12-23

当天下午,朱雄便带着一队人马,以及大量的救灾物资,离开了金陵城,快马加鞭,向着江南灾区进发。

与他同行的,除了负责统筹安排的宋濂、长史林贤德,还有“巧”、“天”两家的家主等人,以及数百名精锐的护卫。

这些人都是朱雄精心挑选出来的,既有经验丰富的官员,也有技艺精湛的工匠,还有身手不凡的侍卫,可以说是一支精干的力量。

“殿下,您真的要亲自前往灾区吗?这……这太危险了!”

路上,林贤德忧心忡忡地说道,他骑在马上,紧紧地跟在朱雄身边,

“这灾区的情况非常危险,不仅有洪水猛兽,还有瘟疫横行,更有不少趁火打劫,企图不轨之人,您若是出了什么意外,可如何是好?卑职如何向陛下交代啊?”

“放心吧,林掌柜,我自有分寸,不会有事的。”

朱雄笑了笑,安慰道,他知道林贤德是出于一片好心,

“而且,我这次去灾区,不仅仅是为了赈灾,更是为了推广‘专利法’和‘玻璃温室’,以及我‘福源号’的各种新式产品,这可是千载难逢的好机会,我岂能错过?”

“哦?此话怎讲?殿下有何妙计?”

林贤德闻言,顿时来了精神,连忙问道。

“你想想看,这灾区的老百姓,现在最需要的是什么?他们需要什么,我们就提供什么,如此,他们岂能不感恩戴德?”

朱雄反问道,眼中闪烁着睿智的光芒。

“最需要的……当然是粮食和住所了,以及干净的水源,只是如今受灾严重,缺衣少粮,房屋倒塌无数,百姓流离失所,唉……”

林贤德先是一愣,随即明白了过来,叹息道。

“没错,就是粮食和住所!”

朱雄点了点头,

“所以,我们要趁此机会,向他们推广‘玻璃温室’,并且为他们提供种子、种苗和技术支持,让他们可以用‘玻璃温室’来种植粮食和蔬菜,解决他们的温饱问题,自力更生,丰衣足食。”

“同时,我们还可以向他们宣传‘专利法’,鼓励他们发明创造,用自已的双手,创造财富,重建家园,改善生活。还可以挑选一些心灵手巧之人,传授他们各种谋生的手艺,比如这自行车,怀表等物,让他们有一技之长,将来也好过日子。”

“殿下高明!此计甚妙!真是一举多得啊!”

林贤德恍然大悟,佩服地说道,

“如此一来,我们既帮助了灾区百姓,解决了他们的燃眉之急,救了他们的性命,又推广了‘专利法’和‘玻璃温室’,以及我‘福源号’的产品,真可谓是一举多得啊!”

“哈哈,这只是初步的计划,这只是开始。”

朱雄笑了笑,

“等到了灾区,我们还要因地制宜,随机应变,做更多的事情呢,任重而道远啊。”

“对了,殿下,您让‘巧’家和‘天’家连夜制作的‘蒸馏设备’,已经全部完工了,并且已经装车,随行运往灾区。”

宋濂策马上前,向朱雄禀报道,

“这些设备,真的能够净化水源,防止瘟疫吗?老臣还是有些不放心啊。”

“当然可以,这些都是我反复试验过的,你就放心吧。”

朱雄自信地说道,

“这‘蒸馏设备’,利用的是‘汽化’和‘冷凝’的原理,其中还加入了特殊的过滤装置,可以将水加热到沸腾,将其中的杂质去除,然后再将水蒸气冷凝成水。这个过程中,可以将水中的泥沙、杂质以及绝大多数的细菌去除,得到纯净的饮用水,保证百姓的饮水安全。”

“而且,我还让人在‘蒸馏设备’中,加入了一些有消毒杀菌作用的草药,比如鱼腥草、蒲公英、金银花等,可以起到预防瘟疫的作用,双管齐下,确保万无一失。”

“原来如此,殿下真是思虑周全,考虑周到啊!老臣佩服!”

宋濂闻言,顿时放下心来,捋着胡须赞叹道。他虽然学富五车,但对于这些“奇技淫巧”却并不精通。

“哈哈,宋先生过奖了。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谁让北元那帮蛮子如此的难缠,只能是出此下策。”

朱雄笑了笑,

“对了,还有那些‘香胰子’和‘遮口’,也已经全部准备好了,皆已装车,都带上了吧?”

“回殿下,都带上了,足足装了十几辆大车呢。”

林贤德连忙说道,

“殿下,这‘香胰子’真的能卖出去吗?那些灾民,恐怕没有心思用这些东西吧?”

“放心吧,林掌柜,这些东西,以后将会是大明百姓的日常所需,你就等着数银子吧。”

朱雄神秘地笑了笑,

“而且,这些可不仅仅是普通的‘香胰子’,我可是让‘巧’家在里面加入了一些特殊的‘料’,保准让那些人欲罢不能。”

“哦?还有这等妙用?”

林贤德闻言,顿时来了兴趣,

“殿下,这其中莫非还有什么玄机不成?”

“哈哈,以后你便知晓了,现在还需保密。”

朱雄大笑一声,卖了个关子,然后一挥马鞭,

“诸位,加快速度,救灾如救火,我们必须尽快赶到灾区!”

“是,殿下!”

众人齐声应道,然后催动胯下马匹,向着灾区疾驰而去。

……

经过数日的长途跋涉,兼程赶路,朱雄一行人终于抵达了江南受灾最为严重的苏州府。

眼前的景象,触目惊心,令人心碎。

只见原本良田万顷,河道纵横,素有“人间天堂”美誉的苏州府,此刻却变成了一片泽国,满目疮痍。

原本美丽的村庄,鳞次栉比的房屋,已经变成了一片废墟,到处都是残垣断壁,倒塌的房屋、折断的树木和被洪水冲走的牲畜尸体,以及各种杂物,横七竖八地堆积在一起,惨不忍睹。

空气中弥漫着一股腐臭的气味,令人闻之欲呕,难以忍受。

放眼望去,一片汪洋,浊浪滔天,哪里还有昔日鱼米之乡的模样?

灾民们衣衫褴褛,面黄肌瘦,扶老携幼,眼神呆滞,充满了绝望和无助,如同行尸走肉一般。

他们或坐在屋顶上,或站在高处,翘首以盼,等待着朝廷的救援,眼中充满了渴望。

“乡亲们,我们是朝廷派来救济大家的!太子殿下奉陛下之命,前来赈灾了!”

朱雄站在一辆马车上,高声喊道,声音洪亮,

“大家不要怕,不要慌!有朝廷在,有太子殿下在,我们一定能够战胜灾难,重建家园的!”

“太子殿下?哪个太子殿下?莫非是诓骗我等的?”

“就是,太子殿下何等尊贵,怎么会来我们这等地方?”

“大家不要信他的!他们都是骗子!”

……

灾民们闻言,顿时议论纷纷,将信将疑,眼中充满了怀疑和警惕,并不买账。

毕竟,这些年他们受的苦难太多了,对这些当官的早已失去了信任。

“乡亲们,我是太子朱雄!如假包换!”

朱雄见状,连忙高声说道,

“我这次来,是奉了父皇的旨意,前来赈济灾民,帮助大家重建家园的!我带来了粮食,衣物,还有银子!一定会让大家渡过难关的!”

“太子殿下?真的是太子殿下!”

“我认得他!我见过他的画像!”

“没错!就是他!太子殿下没有骗我们!”

……

灾民们仔细辨认了一番,终于认出了朱雄,顿时激动起来,纷纷跪倒在地,向着朱雄叩拜。

“太子殿下千岁千岁千千岁!”

“太子殿下真是我们的活菩萨啊!救苦救难的活菩萨啊!”

“太子殿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

灾民们齐声高呼,声音中充满了感激和敬畏,不少人甚至喜极而泣,泪流满面。

“乡亲们,快快请起!都起来!”

朱雄连忙上前,扶起跪在地上的灾民,

“大家都是大明的子民,都是我的兄弟姐妹,我怎么能眼睁睁地看着你们受苦受难呢?”

“来人,开仓放粮!分发衣物!救治伤员!不得有误!”

朱雄转身对身后的官员和将士们下令道。

“是,殿下!”

众人齐声应道,然后开始忙碌起来。

一袋袋粮食,一车车衣物,一箱箱药品,被迅速地分发到了灾民们的手中。

“多谢太子殿下!多谢朝廷!”

灾民们接过救灾物资,纷纷向朱雄道谢,感激涕零。

“乡亲们,这都是我们应该做的,你们不必客气。”

朱雄说道,

“只要大家齐心协力,就没有过不去的坎!我们一定能够战胜灾难,重建家园的!”

“嗯!我们相信太子殿下!”

灾民们纷纷点头,眼中充满了希望。

……

接下来的日子里,朱雄身先士卒,不辞辛劳,带领着随行人员,以及当地的官员和百姓,开始了紧张而有序的抗洪救灾工作。

他们一方面组织灾民疏通河道,修筑堤坝,抢修水利设施,防止洪水再次泛滥,保证百姓的生命财产安全;

另一方面,他们又向灾民发放粮食、衣物、药品等救灾物资,妥善安置灾民,确保灾民的基本生活需求,让他们有饭吃,有衣穿,有地方住。

同时,朱雄还亲自指导灾民,利用“巧”家和“天”家连夜制作出来的“蒸馏设备”,净化水源,烧制开水,确保灾区的饮水安全,防止发生大规模的瘟疫。

又让那些从各地招募来的,有经验的农民,就地取材,用竹子、木头等材料,搭建起了简易的“温室”骨架,再覆盖上特制的防水油布,建成了一个个简易的“玻璃温室”,并且在其中种植上了萝卜,菘菜等速生的作物,争取让灾民能够尽快吃上新鲜的蔬菜,补充营养,增强体质。

在朱雄的带领下,灾区的抗洪救灾工作,进行得有条不紊,井然有序,卓有成效。

灾民们的情绪也逐渐稳定下来,脸上露出了久违的笑容,他们看到了希望,看到了未来。

然而,就在这时,一场新的危机,悄然来临,让人猝不及防。

由于灾区卫生条件差,污水横流,蚊蝇滋生,再加上灾民们身体虚弱,抵抗力下降,以及一些别有用心之人的推波助澜,一场大规模的瘟疫,开始在灾区迅速蔓延开来,迅速的传播。

“殿下,不好了!出大事了!”

一名官员神色慌张地跑来向朱雄禀报,

“灾区爆发瘟疫了!已经有不少灾民染病,而且还有不少人因此而丧命!若是不能及时控制,后果不堪设想啊!”

“什么?!瘟疫爆发?!”

朱雄闻言,顿时脸色大变,

“怎么会这样?!为什么会这样?!”

错乱漏章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