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茧乡村

第10章 梦想启航

加入书架
书名:
破茧乡村
作者:
冰河艺人
本章字数:
4558
更新时间:
2025-07-09

春日的微风裹着泥土的芬芳,轻拂过家乡的田野。江凡带着公司的专业团队,踏上这片熟悉的土地时,脚踩在刚解冻的松软土地上,心里既紧张又期待。项目正式启动的消息,像长了翅膀的鸟儿,早己飞遍村里的旮旮旯旯,村委会的小院里,挤满了闻讯而来的村民,老老少少的目光,或期待、或怀疑、或好奇,齐刷刷落在江凡和团队成员身上。

当地政府的工作人员也早早到场,和江凡对接后续工作。江凡先向大家深深鞠了一躬,声音带着几分颤抖:“叔伯婶子们,我是江凡,咱土生土长的娃。这次带公司的人回来,就是想让咱村变个样,让大家的日子红火起来。” 说着,他指了指身边的团队,“这些都是城里的专家,懂旅游、懂农产品加工,专门来帮咱的。”

可话刚说完,人群里就传来小声议论。“旅游设施一建,会不会占了咱的地,以后咋种地?” 一位大叔皱着眉头,闷声问道。“农产品加工厂要咱的果子、菜,能给啥价?白忙活一场,白给人打工!” 一位大妈也跟着附和,手里的菜篮子晃了晃,青菜叶子跟着轻轻颤动。江凡早料到会有这样的疑虑,他示意团队成员打开带来的资料,一边给大家分发印着精美乡村旅游规划图、农产品加工产业链的宣传册,一边耐心解释:“大叔,旅游设施建在村头的荒坡上,不占耕地。而且以后游客多了,咱开农家乐、卖特产,挣钱的路子更宽!” 又转向大妈:“婶,加工厂收咱的农产品,价格比集市高两成,还签保底收购合同,绝对不让咱吃亏!”

团队里的农业专家也上前补充,用通俗的话讲起产业发展的好处,从土壤改良能让果子更甜,讲到品牌包装后能卖进大城市的超市。政府工作人员也帮忙站台,说明项目符合乡村振兴政策,会有补贴和扶持。可即便如此,还是有村民将信将疑,站在原地不吭声,眼神里的顾虑像一层厚厚的雾,散不开。

江凡看着大家,想起自己刚回村时,乡亲们对他摆摊、回城工作的种种看法,明白要打破这层隔阂,得用真心和行动。他挽起裤腿,走到人群中间,指着村外的青山绿水:“叔伯婶子们,咱村的山多好看,水多清,城里的人想来看都看不着!建旅游设施,就是让他们花钱来看咱的景,吃咱的饭,住咱的屋!” 又摸摸口袋里母亲塞的煮鸡蛋,声音发涩又坚定:“我爹娘也在村里,我能坑自己家人不?我江凡就算拼了这副身子骨,也得让项目给咱村带来好处!” 这话像一把小锤子,轻轻敲在村民心上,有人开始小声议论,质疑的声音弱了些。

为了彻底打消顾虑,江凡带着村民代表去邻县己经成功转型的乡村参观。大巴车一路颠簸,村民代表们看着邻县乡村里崭新的民宿、热闹的采摘园,游客们欢声笑语,钱包鼓起来的村民笑得合不拢嘴,眼睛里渐渐燃起羡慕的光。回来的路上,李叔一拍大腿:“江凡,俺信你了!这项目要是能让咱村也这样,俺第一个支持!” 其他代表也纷纷附和,那层厚重的顾虑,终于被希望的风吹散。

项目正式推进,施工队开进村子。村头荒坡上,挖掘机的轰鸣声打破了往日的宁静,地基一点点夯实,旅游步道开始延伸向山林深处。江凡跟着施工队跑前跑后,监督质量,协调土地,义肢磕在石头上、泥坑里,疼得他额头冒汗,却顾不上休息。农产品加工厂的选址、设计,他也全程参与,和设计师讨论厂房怎么建能最方便村民运送原料,和设备供应商谈价格,争取用最少的钱买最实用的机器。

与此同时,江凡还组织村民参加培训。请来的旅游服务老师教大家怎么礼貌待客、怎么布置温馨的农家乐;农业技术专家教大家科学种植、养殖,怎么让农产品更优质。村委会的大会议室里,挤满了来学习的村民,年轻人拿着笔记本认真记,年纪大的也戴着老花镜,凑在前面听,眼神里是对未来的期许。江凡站在角落,看着这一幕,鼻子发酸,他知道,改变真的开始了。

日子一天天过去,家乡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变化着。旅游步道旁,野花肆意绽放,原本破旧的老房子,被改造成具有乡土特色的民宿,木栅栏围成的小院里,种满了鲜花和青菜。农产品加工厂的厂房拔地而起,崭新的设备运进来,工人们忙着安装调试。江凡带着团队,还设计了村里的特色品牌,把手工编织的篮子、绣着花的手帕,还有新鲜的果蔬,都贴上 “乡土韵” 的标签,准备推向城市的市场。

在这个过程中,江凡也没落下公司的工作。他远程参与项目协调,利用视频会议向领导汇报家乡项目的进展,把乡村的变化、村民的热情传递给公司团队。领导看着他发来的照片和视频,笑着说:“江凡,你这把项目当孩子养了,继续加油,公司就是你的后盾。” 江凡知道,自己不是一个人在战斗,背后有公司的支持,有家乡人的信任,还有自己心底那团从未熄灭的火。

每当夜深人静,江凡拖着疲惫的身子回到家,母亲总会端来一碗热汤,父亲会默默把他义肢上的泥土擦干净。看着父母鬓角的白发和眼角的皱纹,江凡觉得所有的辛苦都值了。他想起自己在城里打拼时的迷茫,想起摆摊时的艰难,想起重回公司时的忐忑,而现在,站在这片生他养他的土地上,看着梦想一点点照进现实,那种成就感,是任何东西都换不来的。

他知道,自己虽然身有残疾,走路时义肢会发出金属的声响,膝盖会时常疼痛,但这都不妨碍他为家乡、为社会做些实实在在的事。他要让家乡变得美丽富裕,让乡亲们过上好日子,也要证明,残疾人的梦想同样可以闪闪发光。

站在村头的老槐树下,江凡望着远方。春日的阳光洒在新建的旅游设施上,洒在忙碌的加工厂工地,洒在乡亲们充满希望的笑脸上。他的眼中闪烁着坚定而又充满希望的光芒,那光芒里,有对家乡未来的憧憬,有对自己梦想的执着。风轻轻吹过,老槐树的枝叶沙沙作响,仿佛在为这个逐梦的人鼓掌,而江凡知道,属于他和家乡的梦想之旅,才刚刚起航,前方还有更广阔的天地等着他们去开拓,还有更多的美好等着他们去创造 。

错乱漏章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