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春的春天来得迟,南岭体育场的风依旧刺骨。沈括身披喜都7号的首秀,淹没在升班马的惨淡开局里。0-2负于老牌劲旅山东泰山。沈括替补登场30分钟,触球寥寥,跑动迟缓,一次勉强的前插被经验丰富的石柯轻松卡位化解。看台上零星响起“水货”、“养老”的嘘声,欧洲媒体的嘲讽似乎隔着大洋得到了印证。
然而,沈括的眼中没有波澜。他低着头,仔细感受着每一次触球时脚踝、膝盖传来的细微反馈,像在荒漠中寻找水源。
转机在第三轮,主场迎战实力相当的天津津门虎。僵局之下,沈括敏锐捕捉到对方后腰与中卫间的空当,一脚穿透力十足的首塞,助攻年轻前锋单刀破门!沉寂的南岭瞬间沸腾。这记助攻,没有速度,没有爆发,只有手术刀般的时机把握和传球精度。锈迹斑斑的引擎,核心的芯片似乎仍在运作。
信心如同涓流,缓慢汇聚。第五轮客战保级对手青岛海牛,沈括禁区外接球,在两名防守球员笨拙的夹击下,一个节奏变化的轻巧拨球闪出角度,左脚兜射远角!皮球划出微小却致命的弧线,应声入网。进球后的沈括没有狂奔庆祝,只是用力拍了拍胸前的队徽,大口喘着气,眼神却锐利如刀。他用脑子,用仅存的技术和经验在弥补身体的不足。
半程战罢,14轮联赛结束。长春喜都,这支升班马竟排名中游,保级形势乐观。沈括的名字,赫然出现在射手榜第三位:8粒进球,4次助攻。数据冰冷,却掷地有声。
这8球,没有长途奔袭,没有暴力抽射。多是禁区内的抢点、冷静的推射、刁钻的任意球,以及像对青岛那脚西两拨千斤的巧射。4次助攻,则全是撕裂防线的致命一传。他像一位老练的猎手,用最省力的方式,在最致命的位置出现。
质疑声并未消失,但变成了“吃饼”、“体系球员”、“昙花一现”。然而,长春球迷己视他为城市英雄。那件7号球衣,开始在南岭看台上飘扬。沈括用数据和球队的战绩,给了欧洲的鄙视一记无声却响亮的耳光。
联赛第15轮,主场对阵深圳队。比赛进行到第70分钟,比分1-1。沈括在无对抗状态下沿右路高速前插,队友心领神会送出一记斜传。启动的刹那,沈括脑中闪过无数次重伤阴影下肌肉的迟滞和神经信号的阻滞,身体本能地想要“收着点”。
但这一次,异变突生!
一股前所未有的流畅感瞬间贯通全身!仿佛堵塞多年的血管被彻底疏通,生锈的轴承注入了滚烫的润滑油。他的蹬地变得无比有力,步幅瞬间加大,速度在零点几秒内飙升!那感觉,比他巅峰期依靠系统时还要…自然!纯粹!
他像一道离弦之箭,轻松甩开回追的边卫,精准地追上来球。没有思考,身体仿佛拥有独立意志,右脚外脚背轻巧一弹,皮球划过一道美妙的小弧线,越过出击的门将,坠入远角!
绝杀!
南岭体育场陷入疯狂!沈括被激动的队友扑倒在地。在身体碰撞的混乱和震耳欲聋的欢呼声中,一个冰冷、机械、却让他灵魂深处为之一颤的声音,毫无征兆地在他脑海深处响起:
【检测到宿主高强度竞技状态符合阈值……】
【‘绝对健康’协议强制激活……】
【系统核心模块重启中……】
【数据链重建……】
【欢迎回来,宿主。基于历史损伤记录及不可逆生理修复,‘免疫所有损伤’协议己永久固化,优先级:最高。】
沈括躺在草皮上,望着长春灰蒙蒙的天空,队友庆祝的喧嚣仿佛隔着一层毛玻璃。只有那个冰冷的声音,无比清晰地在脑海中回荡。
免疫…所有损伤?
三年的大修,系统的沉寂,欧洲的鄙夷,中超的挣扎……无数画面在眼前闪过。最后,定格在他刚才那记风驰电掣、毫无滞涩的绝杀冲刺上。
汗水混着草屑沾在脸上,沈括缓缓地、缓缓地咧开嘴,无声地笑了。那笑容里,没有狂喜,只有一种历经劫波后、洞悉了某种残酷规则的冰冷明悟。
束缚身体的枷锁,碎了。那曾让他登上巅峰又坠入深渊的系统,带着一个近乎“无敌”的承诺,回来了。
幽灵,彻底苏醒了。这一次,他拥有的是永不磨损的躯壳。中超后半程的硝烟,似乎提前弥漫上了一层截然不同的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