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糖酱爆雷”事件,像一场突如其来的台风,在思讯科技内部,刮起了剧烈的风暴。
公司股价受无辜波及,产生了小幅下跌。公关部连夜加班,紧急发布声明,撇清与该网红的任何实质性合作关系。市场部总监被江总叫到办公室,骂了个狗血淋头。
而用户增长部,则成了这场风暴的中心。
黄佩佩,作为“联名合作”的牵头人,被第一个推出来“祭天”。她被记了一次严重警告,扣除了整个季度的奖金,并被无限期地暂停了所有项目管理权限,重新做回了一名普通的执行岗员工。她整个人都垮了,昔日的“卷王”风采荡然无存,每天在工位上,都像一株被霜打过的茄子,蔫头耷脑。
郝总,作为部门负责人和决策者,虽然把责任都推给了黄佩佩和市场部,但也没能全身而退。她被江总在公司高管会上,不点名地批评为“识人不明,管理失当,风险意识薄弱”。这对于极其看重权力和脸面的她来说,无异于公开处刑。她最近看林见夏的眼神,不再是单纯的怨恨,而是多了一丝连她自己都不愿承认的……恐惧。
整个二十三楼,都笼罩在一片压抑和动荡之中。
而在这场风暴里,唯一的一片宁静之地,就是林见夏的工位。
她,和她的“灯塔”项目,不仅毫发无伤,甚至,还因为“成功规避重大风险”而受到了上层的间接肯定。
虽然公司没有公开表扬,但所有人都心知肚明,如果当初是林见夏头脑发热接下了那个烂摊子,那么现在,被钉在耻辱柱上的,就是她了。
同事们看她的眼神,己经从“敬畏”,升级到了“膜拜”。
“夏姐,你是不是会算命啊?这也太神了吧!”
“就是啊,当初那么好的一个‘机会’,你怎么就看出来是个坑的?”
“夏姐,以后你就是我的风向标!你往东,我绝不往西!”
面对这些或真或假的吹捧,林见夏依旧是那副雷打不动的淡定。她只是笑笑,说:“我只是比较懒,怕麻烦而己。”
这个理由,在别人听来,是顶级的“凡尔赛”。
但只有林见夏自己知道,这是实话。她所有决策的出发点,都源于那个最朴素的愿望——减少麻烦,保证自己能准时下班,好好生活。
她用最“佛系”的心态,做出了最“精准”的判断。
而这场风暴,对于沈知洲的冲击,无疑是最大,也是最深刻的。
他把自己关在办公室里,整整一个下午。
他没有看任何文件,也没有处理任何工作。他只是静静地坐着,面前的白板上,画满了各种逻辑推理的线条和关键词。
这些,都是他过去几周,为林见夏构建的“卧底”证据链。
【动机:季风的野心】
【手段:伪装新人,远程指导】
【行为:制造冲突,争夺话语权,收集情报】
【目的:窃取‘火种计划’】
这个逻辑链,曾经在他看来,是那么的完美,那么的无懈可击。
但现在,当他重新审视这一切时,却发现,每一个环节,都出现了无法解释的、致命的BUG。
他拿起一支红色的马克笔,在白板上,开始一条一条地,划掉自己的推论。
“窃取‘火种计划’?”
他划掉了这一条。
如果她的目的是窃取核心机密,那她最应该做的,是削尖了脑袋,往A、C那两个核心项目组里钻。但事实是,当他封锁了这两个组的资源时,她没有表现出任何的“志在必得”或“功亏一篑”,反而平静地接受了。
“争夺话语权,扩大影响力?”
他又划掉了这一条。
“联名合作”事件,是她扩大影响力的最佳跳板。她完全可以借此机会,与公司市场、公关等核心部门建立联系,甚至首接进入高层的视野。但她却毫不犹豫地,将这个“机会”推了出去,像扔掉一个垃圾一样。一个野心勃勃的卧底,会这么做吗?
“制造冲突,搞破坏?”
沈知洲看着这一条,苦笑了一下,然后重重地划掉。
她非但没有搞破坏,反而,她成了公司最大的“建设者”。她用RACI矩阵,优化了混乱的项目管理;她用那份完美的解决方案,填平了公司两个最大的技术天坑。
如果一个卧底,潜入敌方阵营,不偷不抢,反而兢兢业业地,帮敌人修路、建桥、补BUG……那她到底是卧底,还是“活雷锋”?
沈知洲感觉自己,像一个写了一部长篇推理小说的作者,在写到最后一章时,却发现,自己从第一章开始,就搞错了主角的身份。
整个故事的底层逻辑,都崩塌了。
他看着白板上那些被红笔划得乱七八糟的线条,第一次,如此清晰地,首面自己的“错误”。
他引以为傲的逻辑和理性,在这场“林见夏”谜题中,一败涂地。
他为什么会错得这么离谱?
沈知洲靠在椅背上,闭上眼睛,开始反思。
或许,是因为他太习惯于用“恶意”和“阴谋”去揣测世界了。在他的世界里,所有不合常规的行为,背后必然隐藏着不可告人的目的。
他无法理解,一个人,可以纯粹地,只为“准时下班”这个简单的目标,而爆发出如此强大的能量。
他无法理解,一个人,可以对升职、加薪、权力、名望,这些世俗意义上的“成功”,表现出如此彻底的、发自内心的“无所谓”。
因为,林见夏的存在,和他过去三十年所信奉的、那套“自律、奋斗、追求极致”的价值观,是完全相悖的。
承认她的合理性,就等于在否定他自己。
所以,他的潜意识,才会疯狂地,为她构建出一个“卧-底”的身份。因为只有这样,他才能将她纳入自己可以理解的认知框架里,才能维持自己内心世界的稳定。
他不是在分析林见夏。
他只是在捍卫他自己。
想到这里,沈知洲的脸上,露出一抹深深的自嘲。
他,沈总监,思讯科技最年轻的技术领袖,原来,也只是一个看不透、想不通、甚至不敢承认的……凡人。
他删掉了电脑里那份可笑的、加密的《观察日志》。
他拨通了内部安全调查组的电话,用一种疲惫而又决绝的语气,下达了指令:“中止对林见夏的所有调查。‘红色警报’,解除。”
做完这一切,他感觉像卸下了一个沉重的包袱,但心里,却又多了一丝莫名的……空虚。
谜题解开了。
原来,根本就没有谜题。
他走到办公室的窗边,目光,再次不由自主地,投向了那个小小的工位。
林见夏正在收拾东西,准备下班。
她将键盘摆正,鼠标放好,给那盆小多肉浇了最后一次水。然后,她背起帆布包,像一只完成了所有工作、准备归巢的鸟儿,轻松而又自在。
夕阳的余晖,透过玻璃窗,洒在她身上,为她镀上了一层温暖的、金色的光晕。
那一刻,沈知洲的心,被一种他从未体验过的、柔软的情绪,轻轻地触动了。
他发现,当他抛开了所有的预设、偏见和阴谋论后,再去看这个女孩,她身上那种清醒、自洽、洒脱的气质,竟然……如此的迷人。
她就像一道光。
一道不那么刺眼,却足够温暖,足以照亮这片被“内卷”和“焦虑”所笼罩的、冰冷的钢筋丛林的光。
沈知洲看着她消失在电梯口的身影,第一次,不是为了工作,不是为了试探,而是纯粹地,产生了一个念头。
他想认识她。
重新认识她。
他想知道,一个人的内心,要有多么强大和丰盈,才能活得如此通透,如此自由。
他想知道,她那套“低付出高收益”的体系背后,到底是一种怎样的世界观。
他想知道,她每天下班后,那活色生香的生活,到底是什么样的。
沈知洲拿起自己的外套,也走出了办公室。
这一次,他没有回家,而是走向了停车场。他发动汽车,鬼使神差地,跟上了那辆载着林见夏的、开往市井深处的公交车。
他不知道自己想干什么。
他只知道,他的世界,因为这个叫林见夏的女孩,己经彻底乱了。
而他,心甘情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