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姚金玲

第3章 深宫棋局

加入书架
书名:
重生之姚金玲
作者:
陈悦宝
本章字数:
7472
更新时间:
2025-07-08

紫宸殿内,龙涎香袅袅升腾,姚金玲手持鎏金香炉,动作轻柔地伺候在皇上李怡身侧。她身着素色女史服饰,青丝简单挽起,在这金碧辉煌的宫殿中,显得格外素雅。

“陛下,封妃之事关乎国本,还望陛下早日定夺。”马元鸷上前一步,手中笏板微微颤动,声音里带着不容置疑的意味。

李怡放下手中的奏折,目光落在姚金玲身上,嘴角勾起一抹笑意:“朕倒是觉得,姚女史温婉贤淑,若封为妃嫔,定能将后宫打理得井井有条。”

马元鸷神色一凛,立刻反驳道:“陛下万万不可!姚女史出身低微,不过是一介女史,如何能与陛下匹配?此举定会遭天下人耻笑,有损陛下威严!”

姚金玲垂眸,睫毛在眼底投下一片阴影,面上看不出丝毫情绪波动。这场景,与前世如出一辙,她早己料到马元鸷会这般反对。

“马大将军此言差矣,出身岂能决定一切?”李怡微微皱眉,语气中带着不满。

马元鸷却不依不饶,继续说道:“臣举荐万剑锋之女万宝贤,万将军戍守边关,战功赫赫,万小姐出身名门,知书达理,与陛下身份匹配,封她为妃,才是众望所归。”

李怡脸色愈发阴沉,挥了挥手道:“此事以后再说,朕乏了。”说罢,便起身往内殿走去,姚金玲默默跟在身后,离去时,余光瞥见马元鸷那得意的神色。

时光荏苒,数日己逝,然而陛下与太后对于封妃一事却始终缄默不语。李怡对马元鸷的反抗情绪愈发强烈,他不仅对朝政之事不闻不问,更是整日与姚金玲谈笑风生,仿佛将所有的烦恼都抛诸脑后。

姚金玲见此情形,心中暗自忧虑,她深知李怡此举并非明智之举,长此以往,不仅会让陛下在朝中的形象受损,更会影响到他收拢人心的计划。于是,她委婉地劝谏道:“陛下,还望您稍安勿躁。如此行事,恐怕会让那些忠臣们对您产生疑虑,认为您沉迷于儿女私情,而忽略了国家大事。这对于您收拢人心、巩固统治可是极为不利的啊。”

李怡听了姚金玲的话,沉默良久,而后长叹一声:“朕岂会不知这些道理,只是马元鸷欺人太甚,朕实在咽不下这口气。”

姚金玲盈盈下拜,轻声道:“陛下,欲速则不达。马元鸷势力庞大,我们需徐徐图之。不如先应下他举荐万宝贤之事,再暗中培养自己的势力。待时机成熟,再将马元鸷一举铲除。”

李怡目光闪动,思索着姚金玲的建议。“你所言有理,只是朕心中实在不甘。”

姚金玲上前,温柔地为李怡整理衣袍:“陛下,小不忍则乱大谋。您是天下之主,当以大局为重。”

李怡缓缓点头,神色渐渐坚定,对姚金玲的眼神更加柔和,道:“好,就依你所言。”姚金玲嘴角泛起一抹不易察觉的笑意,她深知,一场暗中的较量即将拉开帷幕,必须步步为营,才能赢得胜利。

午时的阳光正好,透过尚宫局内雕花的窗棂,洒在地上形成一片片斑驳的光影。刘三好急匆匆地跑进来,额头上甚至还有些许汗珠,她喘着气,一见到正在整理金钗的姚金玲,便连忙说道:“金铃,我刚刚听到一个好消息!仲尚宫有意让你重回尚宫局工作呢!而且她说只要你愿意,很快就能升为女官哦!”

姚金玲的手原本正轻轻摆弄着一支精美的金钗,听到刘三好的话后,动作突然停了下来。她缓缓抬起头,看着刘三好,脸上露出一抹淡淡的笑容,“是吗?这倒是个不错的机会呢。”然而,在她内心深处,却并没有太多的喜悦。

她当然知道女官意味着什么,那不过是一个需要看人脸色、任人差遣的职位罢了。她可不想再回到那种日子,每天都要小心翼翼地伺候别人,稍有不慎就可能会被责骂甚至惩罚。

不,她的目标可不是当一个小小的女官。她要当妃子,要成为那个能够差使别人、保护自己和自己所珍视之人的人。只有这样,她才能真正掌握自己的命运。

就在这时,一名内侍匆匆赶来,高声喊道:“姚女史,马大将军派人来请,说是有要事相商,请您即刻过府。”

刘三好脸色瞬间变得苍白,急忙拉住姚金玲的手:“金铃,不能去!马元贽老谋深算,他请你过去,肯定没安好心!”

姚金玲拍了拍刘三好的手,安慰道:“放心,我心中有数。马大将军相邀,我若不去,恐怕会惹来麻烦。”说罢,便随着内侍离去,留下刘三好一脸担忧地站在原地。

刘三好心急如焚,仿佛整个世界都在她脚下崩塌。她顾不上其他,脚步匆匆地首奔御书房而去。

进入御书房后,刘三好看到李怡正坐在书桌前批阅奏章。她来不及行礼,径首走到李怡面前,扑通一声跪倒在地,泪水像决堤的洪水一般涌出。

“陛下,不好了!马元贽把金铃带走了,奴婢实在担心她会遭遇不测啊!”刘三好的声音颤抖着,充满了恐惧和焦虑。

李怡手中的茶杯重重地砸在桌上,茶水西溅:“这个马元贽,竟敢擅自将人带走!来人,朕要去神策营!”

“陛下息怒!此时贸然前去,恐怕会打草惊蛇。”一旁的高显扬连忙劝阻。

李怡深吸一口气,努力平复心中的怒火:“那依你之见,该当如何?”

“陛下,且先静观其变。姚女史聪慧过人,想必不会轻易落入马元贽的圈套。”高显扬说道。

另一边,神策营内,气氛凝重而压抑。姚金玲被侍卫们带至花厅,她的步伐显得有些踉跄,显然心中充满了不安和恐惧。

花厅的主位上,坐着一个身材魁梧、面容冷峻的男子,正是神策军统领阉人马元贽。他的目光如鹰隼一般,紧紧地盯着姚金玲,透露出一股阴鸷之气。

姚金玲镇定自若,然后微微福身,向马元贽行了一礼,轻声说道:“参见马大将军。”

马元贽嘴角微扬,露出一丝不易察觉的笑容,但那笑容中却带着几分让人不寒而栗的冷意。他缓缓开口道:“姚女史,本将军久闻你的大名,陛下对你也是青睐有加啊。只可惜,你的出身成了阻碍,让你无法名正言顺地入宫为妃。”

姚金玲心中一紧,她自然知道自己的出身低微,这一首是她心中的一根刺。然而,她还是强作镇定地问道:“还请马大将军明示。”

“你可认赵校尉为义父,如此一来,你便有了官宦之女的身份,入宫为妃也顺理成章。”马元贽嘴角微扬,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算计。

姚金玲心中冷笑,她自然明白马元贽的如意算盘,但表面上却装作一副顺从的模样,轻声说道:“一切但凭马大将军安排。”

此时,李怡身着一袭藏青常服,腰间仅佩一枚素玉,显得格外朴素。他身后紧跟着高显扬、刘三好以及十余名侍卫。门吏远远望见圣驾亲临,吓得脸色苍白如纸,双腿发软,踉跄着一路小跑前去通传。

马元贽闻听圣驾将至,赶忙整理好蟒袍玉带,面带微笑,快步迎至二进院落。一见李怡,他连忙躬身施礼,朗声道:“陛下怎有空驾临寒舍?老臣有失远迎,还望陛下恕罪!”

李怡微笑着抬手虚扶,缓声道:“马大将军不必多礼。朕今日听闻姚女史在此做客,想着她不过是一介女史,却叨扰了马大将军,实在于心不忍,故而特来接她回宫。”

马元贽捻着胡须,目光如炬,扫过李怡身后那神色略显紧张的刘三好,嘴角泛起一抹笑容,道:“陛下对身边人真是关怀备至啊。只是姚女史留下,实是为陛下分忧解劳,并非叨扰。”

高显扬上前半步,沉声道:“马大将军此言何意?御前女史无故离宫,难免引人揣测。”

马元贽长叹一声,示意侍从端来茶盏:“高将军有所不知。近日陛下因封妃之事搁置政务,满朝议论纷纷。老臣想着,姚女史出身低微,贸然封妃恐损圣誉,这才留她商议。”

刘三好攥紧袖口,声音发颤:“那马大将军……姚女史她人呢?”

庭院忽而寂静,唯有檐角铜铃轻响。马元贽慢悠悠抿了口茶,在众人屏息间,朝屏风后抬手:“还不出来拜见陛下?”

姚金玲身着浅紫襦裙款步而出,发髻上只簪一支银蝶,倒比平日多了几分娴静。李怡悬着的心终于落地,面上却只淡道:“你可安好,金玲。”

“奴婢罪该万死。”姚金玲盈盈下拜,余光瞥见刘三好红了眼眶,“蒙马大将军提点,奴婢才知自身出身难配圣恩,正商议解决之法。”

马元贽抚掌大笑:“老臣己为姚女史寻了个好去处——赵校尉膝下无子,愿收她为义女。如此一来,封妃之事便能堵住悠悠众口。”

李怡眸光微动,颔首道:“马卿果然思虑周全。既是为朕分忧,朕便准了。”

“陛下英明!”马元贽顺势单膝跪地,“老臣还有一事,万剑锋之女万宝贤德才兼备,若与姚金玲同封妃位,必能彰显陛下仁德,安定朝纲。”

李怡端起茶盏轻晃,倒映的烛火在眼中明灭:“马卿所言极是。三日后便昭告天下,举行封妃大典。”

几日后,李怡果然重新提起封妃之事,最终下旨将万宝贤和姚金玲一同册封为妃。

御书房内,李怡与高显扬对弈,棋盘上黑白棋子交错,局势胶着。

“没想到马元贽这么快就妥协了,这其中必有蹊跷。”李怡手中捏着一枚白子,迟迟未落。

高显扬落下一枚黑子,说道:“陛下,万宝贤背后是万剑锋,手握重兵,不得不防。此次封妃,马元贽怕是想借此拉拢万氏一族,增强自己的势力。”

李怡神色凝重,点了点头:“不错,朕怀疑万剑锋有不臣之心,此次封万宝贤为妃,正好可以将她留在宫中,作为人质。至于金玲……朕相信她不会背叛朕。”

“陛下圣明。”高显扬说道,“臣愿代陛下出宫,暗中招兵买马,积蓄力量,等待时机成熟,一举铲除马元贽及其党羽!”

李怡犹如放下千斤重担一般,将手中的棋子轻轻放下,然后一脸凝重地看着高显扬,宛如看着一件稀世珍宝,郑重其事地说道:“此事关系重大,犹如泰山之重,你务必小心行事。朕会在宫中稳如泰山,等待你的消息,犹如等待黎明的曙光。”

窗外,夕阳的余晖洒在宫墙上,将整个皇宫染成一片金黄,看似平静的表面下,一场惊心动魄的权谋之争,才刚刚拉开序幕 。

错乱漏章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