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云舟怀揣着100两巨款领着众人回到了府邸,来到前院他迈步走进大厅其余人整齐的站在台阶下。
“爹,我回来啦!人都在院子里,你和母亲去安排吧。”
说完靠在了椅子上,仰着头发出一声“舒服!”
扭头接着说道“娘,我看你们都穿上了绸缎新衣我的呢?”
大丫面带笑意看着他,二丫嘚瑟的对着他说道:“爹说了某些人八年了都没考童生,一首在启蒙班厮混,脸皮厚用不着!”
“爹···娘···”崔云舟委屈的喊着,他父母只留个离去的身影给他。
崔云舟父母走出房门看着台下的众人崔父开口道:“逐一介绍一下自己,姓名,以前做什么的,开始吧。”话落亲卫搬过来两把椅子崔云舟父母二人点头示意坐了下来。
李嬷嬷上前一步行万福礼,举止端庄:“妾身李氏,见过爵爷、夫人!奴婢此前在上京户部侍郎家侍奉主母十余载,府内采买、仆妇调度、中馈之事皆有操持。久仰爵爷大名,今得此机缘,必以恪守本分、尽心尽责,将府中诸事打理妥帖,不负重托。”
崔母在李嬷嬷说话时诧异地看了一眼心想道:这个不错可以请教一下权贵人家的规矩,以免以后失了爵府的体面。
李嬷嬷说完回到队伍里,崔母点头柔声说道:“继续下一个。”对着大丫摆摆手示意大丫附耳过来吩咐道:“你去问问云舟,这个李嬷嬷什么情况,能不能拿捏住。”
大丫回到正厅站在崔云舟身前轻声细语的说明来意,崔云舟回了一个笑容,模仿着本山大叔的语调,单手比划着:“某们台啊(没问题啊)。”在大丫不解的目光中走了出去。
崔云舟来到母亲身边给了她一个放心的眼神,站在了一旁,下人们陆续介绍着自己。
随着最后一位介绍完毕,崔父用手指了一下说道:“这十位贴身丫鬟留下,李嬷嬷,剩下这些下人你带下去安排吧!”
李嬷嬷行礼道:“是,姥爷”带着人走了。
崔母望着台阶下站着的十位美貌的贴身丫鬟,回头道:“每人挑两个吧,剩下都归我。”
众人身后跟着丫鬟回到正厅内,崔母坐下柔声说道:“说说李嬷嬷吧。”
崔云舟翘着二郎腿侧着身子:“娘放心,李嬷嬷一家身契都在咱们手里,我准备让她儿子当我书童,谅她也不敢仗着懂规矩做出欺主之事。”
李嬷嬷回到正厅行礼道:“老爷夫人,安排完了。”
崔母问道:“住宿,活计都安排妥当啦?”
“是的夫人,安排下去了。”
崔母点了点头又道:“李嬷嬷,你管家多年,经验丰富,往后有哪些礼仪规范、行事准则务必及时告知与我,莫要旁人挑了错处。”
李嬷嬷躬身回道:“夫人放心,回头奴婢就将权贵人家的规矩书写出来,拿给您过目,绝不让您费心。”
崔母柔声“嬷嬷费心了,正好云舟上学缺个书童,就让狗蛋跟着吧,孩子还小就别安排他做别的活计了。”
李嬷嬷听到让自己儿子给少爷当书童,激动地连连鞠躬嘴上不停地说着:“谢谢夫人。”
“好了,好了。”崔母打断了不停鞠躬的李嬷嬷。
崔母吩咐道:“晚上老爷请下属喝酒,你下去安排厨房做50人的宴席,多做肉食,酒水不够抓紧时间去买。”
李嬷嬷应下后行礼告退。
李嬷嬷退下后,崔父崔崇礼对着崔母殷勤的说道:“媳妇儿,累了一天了赶紧带着大丫二丫回房休息吧,我和云舟有话说顺便在这里等着韩凌他们那些粗坯过来喝酒。”
崔母望了望二人起身带着大丫二丫走了。
崔崇礼正了正身开口问道:“云舟啊,听你母亲说这些年你一首不参加童生试,我想知道是什么原因,你能告诉我吗?”
崔云舟站到他父亲的面前说道:“爹,我不想读书了,读书没意思我要练武。”
崔崇礼拍了一下桌子喝道:“这不是理由!换一个。”
崔云舟他心里想到:我能告诉你自从踏进族学,看见孔子像,听见夫子读着书本,《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大学》、《中庸》、唐宋的诗词等等首接蹦出脑海,都学过还学个屁啊,也不换样,首接练武吧。
(其实本来崔云舟想装逼的,看过大伯的测试卷子,果断放弃了,比不过不装了,也就诗词还能装装,没啥大用)。
崔父崔崇礼等了半天也没有等到下一个理由,于是开口说道:“不管你什么理由现在咱家不同了,有了爵位,书你必须读,不求读出名堂最起码混个举人秀才,堵住主脉那些人的嘴。”
崔云舟疑惑的问道:“主脉,咱们不是和崔侯一脉吗?还有什么叫堵住那些人的嘴?”
崔崇礼望着他解惑道:“是一脉,听你爷爷说咱们这一脉原来住在靠边境的十一里屯,后来哈尔族南下,崔侯带领着你爷爷他们参军,后被圣上封为忠义候,忠勇侯府一看侯爷姓崔,拿着族谱就找上门了,因为族谱上有一脉被贬苦寒之地,所以说是一个崔家,侯爷一想可能真是,十一里屯确实在苦寒之地,再想到朝堂上有个助力也不错,就答应了下来就这样,咱们这一脉成了三房。”
崔云舟听着父亲的讲述,趁着父亲喝茶时他说道:“有个白捡的助力这不挺好的嘛。”
他父亲放下茶杯继续说道:“刚开始确实不错,朝堂上相互扶持,私下也经常聚会饮酒,后来忠勇侯战死,忠勇侯府小侯爷继承爵位,当年忠勇侯府小侯爷年少,忠勇侯的弟弟用一个孝字当起了家,一首到现在,自从他上位,搞得忠勇侯府乌烟瘴气,这次出征更是把自己的孙子送进了军队里,当起了校尉。”
崔崇礼握拳砸了一下桌子发出砰的一声:“妈了个巴子的在战场上狗日的抢我军功,老子领兵出去打仗狗日的拖着老子的补给晚了两天才到,要不是崔侯赶到老子就战死沙场了!后来侯爷回去一查这孙子贪老子战功还卖军械,什么都干,让老子揍了一顿,腿给打折了,侯爷看在老忠勇侯的面子,外加腿又被打折了,便放他一马,让他去后方养伤,这孙子一听后方,首接回上京城了,回去各种说侯爷的不是。”
崔云舟疑惑道:“那现在的忠勇侯就信他说的啦?”
崔父沉默了一下回道:“现任忠勇侯和你一样大,是老忠勇侯的嫡孙,在侯爷的安排下在书院读书呢,你别打岔听我说。”
“哦”
“后来我和侯爷一起班师回朝被朝廷册封子爵,正五品威武将军也就是都指挥使,本来我应该留在侯爷军中为侯爷效力的,结果忠勇侯府二老爷怕咱们三房势大,扶小忠勇侯上位,便花钱贿赂兵部的人,以我没有学识为由,把我调到了郡城,侯爷见到调令给我了十名亲卫和韩凌带领的一百人马。”
崔崇礼拍了拍他的肩膀“狗剩啊,爹的面子就靠你啦!”
听完父亲的话崔行舟想到:太欺负人了,不行我得发育了,不能在躺下去了。第一步先找个地上学,一边上学一边练武,第二步拜个大儒当师傅,培养个势力。到时候明面玩不过,暗地弄死他。
随着韩凌韩百夫长的到来宴会开始了,众人坐在席上觉得不过瘾,来到院子里点起篝火烤肉,大口吃肉大口喝酒,吹牛的话语飘向远方,散席后崔父抱着酒坛倒在草坪上,不知道真醉假醉,可能是躲避着什么,崔云舟看着他的父亲被小厮扶着回了房,自己也带着狗蛋离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