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书房内,熏香袅袅,金色的阳光透过窗棂,在光洁如镜的地板上投下斑驳的光影。
宋徽宗赵佶,这位大宋朝最富艺术气息的皇帝,此刻正拿着一份密报,脸上洋溢着一种发现旷世杰作般的满足与兴奋。
“杨戬,你来看看,你来看看这个历安!”
赵佶将手中的密报递给了侍立一旁的心腹太监杨戬,激动地在殿内来回踱步。
“一石三鸟!妙!实在是妙啊!”
他抚掌赞叹,声音里满是欣赏:“他借那个叫陈文轩的愣头青之手,干净利落地拒了蔡京的拉拢,让自己清清白白脱身,这是其一。”
“他用蔡京的画,试探出了那个陈文轩的骨气,到底是真风骨,还是假清高,这是其二。”
“最妙的是这第三!他在外人面前,还落得一个爱才惜才,却又管不住愣头青下属的好名声!滴水不漏!环环相扣!这等心机,这等手段,非大才不能为也!”
杨戬躬着身子,陪着笑脸,尖细的嗓音里透着恰到好处的恭维:“陛下圣明,慧眼识珠。这历安,确非常人。”
赵佶停下脚步,目光灼灼地看着窗外,眼神里闪烁着一种棋手找到了绝世棋子的光彩。
“秘书省那个地方,终究是太小了,太静了。”他悠悠说道,“那是个藏龙的地方,却不是卧龙该待的地方。朕要给他一片能翻江倒海的池子,要给他一把真正能见血的刀!”
赵佶猛地转身,眼中闪过一丝决断。
“传朕旨意!”
他坐回龙椅,提起朱笔,声音陡然变得威严。
“破格提拔秘书省副监历安,为京兆府推官,正八品!命其即刻启程,调查悬而未决的‘皇商贡品失窃案’!此案,朕要他全权负责!”
杨戬心中一凛。
京兆府推官,官职不高,却是京城地方的实权刑官,专管缉捕审案。而那“皇商贡品失窃案”,己经拖了半年之久,前任推官接手此案后,不到一月,便离奇暴毙于家中,至今死因不明。
这哪里是提拔,这分明是把人往火坑里推!
然而,赵佶的兴致正高,他觉得,这正是对历安这块璞玉最好的雕琢。
……
秘书省。
历安刚打发走那个打了鸡血一样,非要拉着他讨论“国库亏空与土地兼并之关联”的陈文轩,正准备找个角落的躺椅,实践一下自己筹划己久的“午后安眠计划”。
一道明黄的圣旨,如同一道催命符,打碎了他所有的幻想。
宣旨的太监走后,历安捧着那卷还带着皇帝体温的丝绸,只觉得它比千斤的铁锭还要沉重。
京兆府推官?
查案?
他几乎是连滚带爬地冲回了分给他的那间独立小屋,反锁上门,整个人瘫坐在地上,大口大口地喘着粗气。
“沙盘!快!【神级因果推演沙盘】!”
他心念一动,脑海中的三维沙盘瞬间显化。
他颤抖着将意念集中,输入了“京兆府推官”和“皇商贡品失窃案”这两个关键词。
嗡——
整个沙盘剧烈地震动起来。
代表着京城的那片区域,【京兆府】三个大字上空,凭空涌起了浓郁如墨的黑气,其间还夹杂着丝丝缕缕的血光,如同择人而噬的凶兽,散发着不祥的气息。
紧接着,一行血红色的批注,在沙盘上空浮现,每一个字都像是在滴血。
【大凶】!
【批注:前任推官死因不明,此案牵涉甚广,背后有军方势力与后宫干系,乃十死无生之局。】
历安的瞳孔,猛地缩成了针尖大小。
他只觉得一股寒气从脚底板首冲天灵盖,浑身的血液都仿佛被冻僵了。
十死无生!
我不过是想混吃等死,为什么要这么对我!
巨大的恐惧攫住了他的心脏,让他几乎要窒息。
不行!不能去!去了就死定了!
求生的本能压倒了一切,历安从地上一跃而起,冲到书案前,铺开纸张,抓起毛笔。
他手腕颤抖,几乎握不住笔,但求生的欲望让他强迫自己冷静下来。
“臣,历安,顿首再拜陛下……”
“臣自幼体弱,偶感风寒便卧床不起,实不堪奔劳之苦……”
“臣才疏学浅,于刑名律法一道,更是一窍不通,恐误圣恩,酿成冤案……”
“臣斗胆,恳请陛下收回成命,另择贤能……”
他一连写了三道奏章,一道比一道恳切,一道比一道凄惨,把自己塑造成了一个百无一用、体弱多病、随时可能一口气上不来就过去的可怜虫。
写完之后,他甚至顾不上等墨迹干透,就亲自捧着奏章,冲出秘书省,交给了通政司,请求以最快的速度,呈送御前。
做完这一切,他才稍稍松了口气,在椅子上,感觉自己像是刚从水里捞出来一样。
这下,总该行了吧?
我都把自己说得这么不堪了,皇帝总不至于还非要用我这个废物吧?
然而,他终究还是低估了一位“艺术家”皇帝的脑补能力。
御书房内,赵佶看着历安那三封辞情恳切的奏章,非但没有生气,反而露出了“果然如此”的微笑。
“杨戬,你看看。”他将奏章递了过去,语气中满是赞许,“临危受命,不骄不躁,反而一再推辞,这是什么?这是谦逊!这是藏拙!”
“他若是欣喜若狂地接了旨,朕反倒要小瞧他几分。他越是推辞,越是说明他心中有数,知道此案凶险,不愿贪图功名,这方显大才本色啊!”
赵佶越想越觉得自己的判断无比正确。
“这等纯臣,这等国士,朕岂能让他心寒?”
他站起身,对着杨戬吩咐道:“你,亲自去一趟。带上宫里最好的那些药材补品,就说是朕赏的,让他好生调养身体。”
“另外,”赵佶加重了语气,“你就陪着他,‘护送’他去京兆府上任。务必,要亲眼看着他,走进京兆府的大门!”
这哪里是护送,这分明是押送!
杨戬心领神会,躬身领命:“奴婢遵旨。”
半个时辰后。
历安在自己的小屋里,坐立不安地等待着宫里的回音。
他一会儿站起来踱步,一会儿又坐下猛灌凉茶,心里不断祈祷着皇帝能大发慈悲,放过他这条咸鱼。
“咚咚咚。”
敲门声响起。
历安一个激灵,猛地从椅子上弹了起来,冲过去拉开门。
门口站着的,是那个脸上总是挂着一抹温和笑意的太监,杨戬。
而在杨戬身后,几个小太监正捧着一个个精致的锦盒,里面散发出名贵药材的独特香气。
“历大人,恭喜了。”杨戬笑眯眯地走了进来,尖细的嗓音在安静的屋子里显得格外清晰。
“陛下看了您的奏章,对您的忠心与谦逊,大加赞赏。特意命奴婢送来些许补品,为您调养龙体。”
杨戬挥了挥手,小太监们立刻将那些锦盒一一摆放在桌上。
人参、鹿茸、灵芝……全是顶级的贡品。
历安看着那堆满桌子的“补品”,只觉得眼前阵阵发黑。
这不是补品。
这是断头饭前的加菜。
“另外,”杨戬的笑容不变,话语却像是一柄重锤,狠狠砸在历安的心口,“陛恤大人,担心您路途劳顿,特命奴婢,一路护送您前往京兆府上任。”
护送……
上任……
历安的最后一丝希望,被彻底碾碎。
他看着杨戬那张笑眯眯的脸,只觉得那笑容的背后,藏着一把闪着寒光的刀。
这哪里是关心?
这分明就是一道催命符!
“历大人,您可要保重身体啊。”杨戬拍了拍他的肩膀,语重心长地说道,“陛下说了,京兆府那潭水,浑得很。正缺您这般心思纯净、不畏艰险的清流,去把它搅一搅,让那些藏在底下的鱼虾,都翻上来。”
历安听得肝胆俱裂,双腿发软,几乎要站立不住。
他看着满屋子价值千金的“补品”,看着门外虎视眈眈的禁卫,再看看眼前这个笑里藏刀的太监,终于明白,自己己经再无任何退路。
他被那只看不见的、属于皇帝的大手,死死地按在了砧板上。
“我的咸鱼人生啊……”
历安闭上眼睛,内心发出一声绝望的哀嚎。
“彻底……完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