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娘,收了吧!亲戚就要有来有往,才能更亲近。”
秦香莲接过糙米,满眼都是对里正一家的感激,“回去帮我给你娘带句谢谢啊!嫂子感激你们一家。”
柳柒:就这点糙米还觉得占人便宜了?等你们感受到这鸡肉的独特之处,怕是得找地方钻进去,呵呵!
双丫这边。
里正他爹,也是柳家村的族长。年纪大了腿脚也不利索,现在基本不管事,有啥事都是交给儿子处理,儿子处理不来的,他才会出面。
老族长吃到这鸡汤也是好一顿夸,说二蛋一家是有福的。
看看!一分家就捡这么大只鸡,有这么个能干又有福气在身的闺女,以后日子也不会差。
又说老柳家没那福气,有福之女不入无福之门呐!这不就没吃上嘛,嘿嘿嘿!一碗鸡汤就着小酒吃了个干净。
柳柒几人回到房里,一个个脸上洋溢着笑容,断亲的忧愁一下子就烟消云散了。
经过一番商量,他们决定明天就去镇上把这些药材卖了,换些银钱来添置家用。
分家出来第一晚,虽然是席地而睡,柳柒一家却睡的很安心。
吃了变异鸡的众人谁也不知道身体在悄悄发生变化。
一夜无梦。
第二天一早,天刚蒙蒙亮,柳柒一家就洗漱好打算去镇上了。
今天刚好是赶集的日子,一路去镇上的人不少,就有那些好事的村民。
一个婶子说道“吆,快看,这不是二蛋一家子嘛,你们也去镇上赶集啊!”
柳柒眉头一皱,心中涌起一股厌烦,但还是礼貌地点点头回应:“是啊,来赶个集,顺便把在山里采的点子山货了,给家里添置点东西。”
一个汉子阴阳怪气地说道:“哟,就你们家还来赶集呐,怕是兜里没几个子儿,只能看看热闹吧。”
周围的人听了,发出一阵刺耳的哄笑。
这时,走在后面的大伯娘从人群中挤了出来,双手叉腰,满脸横肉抖动着,破口大骂:
“你们一家就是白眼狼!忘恩负义的狗东西!”
秦香莲气得脸涨得通红,鼓起最大的勇气大声反驳:“我们怎么就白眼狼了?我们啥时候对不起你们了?”
大伯娘恶狠狠地啐了一口:“哼,还装!这些年要不是俺们老柳家,就你们一家吃白饭的,早饿死了。”
说的唾沫星子乱飞,又指着二蛋骂:
“还有你个老,连大嫂都敢动手动脚的扒灰,还不知道干了多少见不得人的勾当呢!”
柳柒只觉得一股怒火首冲脑门,她紧紧攥着拳头,指甲都快嵌进肉里。
“她娘的,老子给你们脸了是吧!一天天尽找事,不让我家好过,那你们也不要过了。”
说着就一个大耳刮子打王翠脸上,然后一把掐上她的脖子,单手把人举了起来。王翠死命拍打着柳柒的手臂,被掐的脸色发紫,脚在空中乱踢,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再敢招惹我家人,我让你死!”说着把人扔了出去。王翠一落地,大口大口的呼吸着空气。
“你个小贱蹄子,给我等着!今天这事儿不算完!”声音沙哑的说完,就飞也似的冲出人群往家跑去。
老娘非的把你这贱种卖到深山去,再弄死你一家,让你今天掐老娘!王翠眼神恶毒的瞟向柳柒的方向。
柳柒看到也不在意,谁又会在意一个不起眼的蚂蚁呢!
周围的村民见状,都安静了下来,惊讶地看着这一幕。
柳柒目光扫视着众人,重点看向说风凉话的几个村民大声说道:
“大家都是一个村的,平日里抬头不见低头见。我柳柒向来与人为善,可并不代表我好欺负。
以后谁要是再敢无端诋毁我们家,休怪我不客气!”
说完走到路边的一棵大树下,抬手一掌拍向树干,轰的一声,一人粗的树干拦腰倒下。
惊的树上的鸟儿扑腾乱飞,纷纷逃命。
村民们一个个噤若寒蝉,都跟一个个锯嘴的葫芦不敢出声了。
死丫头啥时候这么厉害了?
以后可不敢招惹这一家子,那可是一巴掌能把树拍断的怪物啊!
几个好事的村民慢慢挪动着脚步往后退,生怕柳柒一巴掌拍自己身上。
村民们煽煽的笑了两声,促促着散了。
“姐姐,你好厉害啊!看以后谁还敢欺负咱们!”
婉儿骄傲的扬起头颅,眼里发出扑闪扑闪的亮光。
夫妻俩对视一眼,女儿啥时候这么厉害了呢?好喜欢现在的闺女。
“娘,今天表现的不错,敢大声反驳大伯母就是进步,你们只要记住,人善被人欺,马善被人骑的道理就行。
以后再遇见有人说咱家人坏话,啥也别解释,大耳刮子抽她丫的,打一顿不老实那就打两顿,打了再说,这些人总会有害怕的时候。”
“闺女,这样不好吧!毕竟都在一个村住着,还是和气点好。”娘小声的说道。
“媳妇,咱都听闺女的,闺女能立起来,又是个有主见的,咱性子软,没啥大用,但不能给闺女拖后腿不是!”
“好,听闺女的。”
“我也听姐姐的!等我长大我也要像姐姐这么厉害!”崇拜的小眼神望着姐姐。
柳柒看着这样的父母还算满意,知道不能给她拖后腿就够了。
王翠一路跑回家里,哭哭啼啼添油加醋的把今天的事给两老和自家男人一通说。
几人关着房门在屋里密谋了很久,然后柳家老大提着简单的包袱出门了,一走就是三天,没人知道他去了哪里。
屋外的墙角下,一个瘦小的身影慢慢挪动着脚步,首到远离了屋子,没人看见,才转身跑开。
腿着走了一个半时辰才到了镇上,镇子里热闹非凡,街道两旁摆满了各种各样的摊位。
“爹,娘,我们先去看看镇上有哪些药铺,再选一家。卖了手里的东西就去吃食铺子吃饭。”
“好,听闺女的。”
他们走的很快,一路看下来,镇上有西五家药铺,只有两家药铺大点,还是斜对角开着。
一家叫药善堂,一家叫济世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