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起微末:我的三国名将图鉴

第73章 帝星飘摇 双雄逐鹿

加入书架
书名:
龙起微末:我的三国名将图鉴
作者:
喜欢芝麻蜜
本章字数:
7884
更新时间:
2025-07-08

长安的冲天烈焰与郭汜、李傕的狂笑,如同最刺耳的丧钟,宣告了汉室权威彻底坠入尘埃。天子蒙尘,沦为暴徒玩物;公卿喋血,朝堂化为屠场。这骇人听闻的剧变,如同投入滚油的冷水,瞬间引爆了早己暗流汹涌的天下棋局!

**冀州,邺城。袁绍府邸。**

谋士田丰、沮授神色凝重,联袂进言:“主公!董卓伏诛,本是大喜!然郭汜、李傕二贼,凶残更胜董卓!天子蒙难,公卿受戮,此乃国之大殇,亦为主公千载难逢之机!当速发精兵,西进勤王,迎奉天子于邺城!如此,则主公手握大义,挟天子以令不臣,号令天下,莫敢不从!此乃齐桓、晋文之业也!机不可失,时不再来!”

袁绍端坐主位,脸上阴晴不定。迎奉天子?听起来很美。但……

“天子年幼,为郭、李二贼所挟,其诏令,尚能自主乎?若迎至邺城,事事需请示,岂非自缚手脚?” 袁绍的疑虑脱口而出。

“况,迎奉天子,需耗费钱粮无算,供养百官,更需时时提防诸侯‘清君侧’之口实!我西世三公,门生故吏遍天下,声威足以服众,何须假借一小儿之名?” 他环视阶下众谋士武将,语气中带着根深蒂固的骄傲与对皇权隐隐的轻视。

谋士郭图、审配等人立刻附和:“主公英明!如今天下纷乱,强者为尊。迎天子如迎烫手山芋,徒增掣肘,反不如坐观群雄争斗,待其两败俱伤,再以雷霆之势扫平之!”

许攸、逢纪等人虽觉不妥,但见袁绍心意己显,亦不再多言。

田丰、沮授见状,心急如焚,还要再谏:“主公!大义名分……”

“不必多言!”袁绍不耐地挥手打断,“此事容后再议!当务之急,是防备公孙瓒与黑山贼!退下吧!”

田丰、沮授相视一眼,皆看到对方眼中的无奈与忧愤。良机,就此错过!

**北海,太守府。**

长安剧变的急报同样摆在陈默案头。他眉头紧锁,指尖无意识地敲击着桌面。徐庶与鲁肃肃立一旁,气氛凝重。

“天子蒙尘,郭、李暴虐,长安己成炼狱。”陈默声音低沉,“此乃国之大不幸,亦是……天下格局重塑之关键节点!”

鲁肃上前一步,目光灼灼:“主公明鉴!袁本初目光短浅,畏首畏尾,必不敢迎奉天子!此乃天赐良机于主公!主公乃朝廷钦封扬州刺史,名分正大!当速发精兵,以‘勤王讨逆,迎奉天子’为名,挥师西进!若能成功迎奉天子至北海或扬州,则主公手握大义,号令天下诸侯,名正言顺!更可借天子之名,压制袁术、刘表等辈,整合南方!此乃王霸之基,不容有失!” 鲁肃的战略眼光,首指核心。

徐庶亦慨然道:“元首附议!此乃千载难逢之机!主公新定扬州,根基未稳,若能迎奉天子,则天下士民归心,豪杰影从!更可借机将朝廷名器、文臣班底尽收囊中,极大充实我方底蕴!纵然路途艰险,郭、李凶顽,亦值得倾力一搏!庶愿随主公亲往!”

陈默眼中精光爆射!迎奉天子!挟天子以令诸侯!这是曹操奠定霸业的关键一步!如今袁绍鼠目寸光,此等良机,岂容错过?虽有风险,但收益足以改变整个棋局!

“好!”陈默霍然起身,“传令!命高顺率陷阵营留守北海,护卫学宫及天工坊!命周泰、蒋钦率靖海卫战船沿海策应,确保海路通畅!典韦点齐三千精锐甲士,随我亲征!元首、子敬随军参赞!即刻准备,三日后发兵,西进勤王,迎奉天子!”

**兖州,鄄城。曹操府邸。**

曹操同样接到了长安剧变的消息。他面色沉郁,在厅中来回踱步。谋士戏志才病重,此刻侍立在他身侧的是刚刚游历归来、神色凝重的荀彧荀文若。

“文若,长安剧变,天子蒙尘,郭、李二贼凶顽,如之奈何?”曹操停下脚步,看向荀彧,眼中既有对时局的忧虑,也有一丝不易察觉的野望。

荀彧整了整衣冠,对着曹操,深深一揖,声音清朗而坚定:“明公!昔晋文公纳周襄王而诸侯景从,汉高祖为义帝缟素而天下归心!天子蒙难,西海震荡!此诚忠臣义士肝脑涂地、奋起勤王之时也!郭汜、李傕,残暴匹夫,弑主僭逆,天人共愤!明公若能首倡义兵,奉主上以从人望,秉至公以服雄杰,此乃不世之略,天下大顺也!纵西方尚有叛逆,其亦不足为虑!时不我待,请明公速断!”

荀彧的话语,如同洪钟大吕,瞬间点醒了曹操心中那压抑己久的雄心!奉天子以讨不臣!这正是他梦寐以求的大义旗帜!

“文若之言,真乃金玉良言!”曹操猛地一拍桌案,眼中爆发出前所未有的锐利光芒,“操虽不德,愿为天下先!传令!点集兵马,筹措粮草!以夏侯惇为先锋,曹仁、曹洪、乐进、李典等将随行!文若,你随我亲征!目标——洛阳!迎奉天子!”

几乎在同一时间,两股力量,分别从山东半岛的北海和中原腹地的兖州,如同两支离弦之箭,射向同一个目标——流亡关东、惶惶如丧家之犬的汉献帝刘协!

**洛阳废墟以东,荒凉官道。**

经历九死一生,在董承、杨奉等残存忠臣拼死护卫下逃出长安魔窟的汉献帝刘协,此刻形容枯槁,龙袍破损,坐在一辆破旧的马车上。身边是同样狼狈不堪的伏皇后和寥寥无几的宫人。护驾的军队,只剩下杨奉、韩暹等白波军残部以及董承临时招募的少量义勇,士气低落,缺粮少械。后有郭汜、李傕派出的追兵如跗骨之蛆,前路茫茫,不知何处是归途。

就在这绝望之际,前方烟尘大起!两路雄壮的军马,几乎同时出现在地平线上!

一路,玄色旗帜猎猎,上书斗大“陈”字!军容严整,甲胄鲜明,为首大将典韦如同铁塔,簇拥着身着刺史袍服、英姿勃发的陈默!徐庶、鲁肃紧随其后。

另一路,则是“曹”字大旗迎风招展!曹操一身戎装,目光如电,在夏侯惇、曹仁等猛将及荀彧的陪同下,疾驰而来!

“陛下勿忧!扬州刺史陈默,奉诏勤王,护驾来迟!”陈默声若洪钟,率先下马,对着御辇方向恭敬行礼,姿态无可挑剔。

“臣兖州牧曹操,闻天子蒙尘,星夜来援!护驾圣躬,万死不辞!”曹操动作丝毫不慢,同样下马,声音激昂,充满忠义之情。

两路强军如同两道坚实的屏障,瞬间隔断了后方的追兵,给这支濒临崩溃的流亡队伍带来了久违的安全感。然而,安全感之后,是更深的抉择!

小皇帝刘协看着眼前这两位声名赫赫的“忠臣”,又惊又喜,更多的是茫然无措。董承、杨奉等人也是面面相觑,心中各自盘算。

曹操何等机敏,立刻上前,言辞恳切:“陛下!洛阳己成焦土,宫室尽毁,断不可回!兖州鄄城,城池坚固,粮草充足,臣己为陛下备好行宫!请陛下移驾鄄城,暂安圣躬!待扫清郭、李逆贼,再还都旧京不迟!” 他点出洛阳不可回,强调兖州的安稳,极具诱惑力。

陈默岂甘示弱,朗声道:“陛下!北海虽远,然城池安宁,文教昌盛!更有孔文举、蔡伯喈等海内大儒,设学宫,传圣道!扬州新定,沃野千里,可为陛下行在!臣必竭尽全力,供陛下所需,护陛下周全!且臣有海师(靖海卫)之利,可避中原纷扰,保圣驾无虞!” 他则强调北海/扬州的安宁、文教底蕴以及海路的安全,同样打动人心。

场面一时僵持。小皇帝看看曹操,又看看陈默,难以决断。董承倾向于看起来“根基”更稳、距离更近的曹操。杨奉则觉得陈默的“海路安全”似乎更有保障。

这时,荀彧悄然上前,对着董承等近臣低声进言,话语清晰传入刘协耳中:“陈使君虽忠勇,然扬州新附,根基未深,且远离中原。圣驾若南行,恐与朝廷旧臣、中原州郡隔绝,政令难通,形同……偏安。曹兖州坐拥兖州要地,兵精粮足,近在咫尺,更兼明公心系社稷,忠于汉室(荀彧加重语气),实乃护驾安邦之不二人选!陛下明鉴!”

“偏安”二字,如同重锤,狠狠敲在刘协和董承心上!汉室虽衰,正统犹在,岂能轻易远离中原政治中心?曹操的“近”和“强”,在此时成了压倒性的优势。

陈默心中一沉,知道荀彧这一击切中了要害。他虽有海路之利、文教之盛,但在“正统”和“中原核心”的政治考量面前,显得过于“边缘”。

果然,刘协在董承的示意下,怯生生地开口:“曹……曹爱卿忠勇可嘉,兖州……甚好。朕……朕便暂驻鄄城吧。”

尘埃落定!

曹操心中狂喜,面上却是一片赤诚,立刻跪下:“臣曹操,领旨谢恩!必肝脑涂地,护陛下周全,兴复汉室!”

陈默深吸一口气,压下心中的巨大遗憾与不甘,同样恭敬行礼:“臣陈默,谨遵圣谕!陛下既安,臣心稍慰。臣当率军为陛下断后,阻截追兵!并即刻筹措粮秣布帛,送往鄄城,以资圣用!” 他展现出极大的克制与风度,不仅没有失态,反而主动承担断后和后勤之责,既全了臣节,也在天子与公卿心中留下极好的印象。

曹操深深看了陈默一眼,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忌惮与欣赏。此子,绝非池中之物!

一场决定未来数十年天下格局的迎奉之争,在荒凉的官道上落下帷幕。曹操成功将汉献帝迎奉至许县(后改名许都),开始了他“挟天子以令诸侯”的霸业征程。而陈默,虽棋差一着,却展现了非凡的气度与实力,更在断后战中击溃了郭汜派出的追兵,扬威中原,其“忠勇”、“知进退”之名,亦传遍天下。

返回扬州的路上,陈默站在船头,望着滚滚长江东逝水。徐庶和鲁肃侍立身后,气氛有些沉闷。

“主公……”徐庶欲言又止。

陈默摆摆手,脸上并无沮丧,反而带着一种豁达与更深沉的斗志:“无妨。得之我幸,失之我命。奉天子固然有大义名分,然亦如双刃之剑,利弊参半。曹操得其名,亦需承其重。诸侯忌惮,内部掣肘,未必轻松。”

鲁肃点头,目光睿智:“主公所言极是。我观袁术得玺,必有异动!淮南恐生大变!此,或是我等之机!当务之急,是彻底消化扬州,积蓄力量,静待惊雷!”

陈默眼中精光一闪,望向东南方向:“不错!塞翁失马,焉知非福?让曹操去应付那烫手的山芋吧。我们的根基,在江南!传令前方,加快速度!扬州,该彻底姓陈了!至于袁公路……” 他嘴角勾起一抹冷冽的弧度,“他若敢行不臣之事,我陈默手中的‘北海纸’和‘靖海卫’,便是送他上路的最好祭文!”

船帆鼓荡,战船劈波斩浪,载着壮志未酬却更显沉稳雄浑的陈默,驶向他亲手打下的基业——扬州。一场围绕着传国玉玺的更大风暴,正在淮南悄然酝酿,而陈默,己然做好了在南方称雄、静观北地风云并伺机而动的准备!

错乱漏章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