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1977:老兵重生当赶山王

第32章 雪屯年味

加入书架
书名:
东北1977:老兵重生当赶山王
作者:
风信子的春天
本章字数:
3598
更新时间:
2025-07-07

七言律诗·猎户贺岁

爆竹声声辞旧年,猎户封枪庆团圆。

野味堆盘香满院,烧酒盈杯暖寒天。

爷孙共话山中趣,邻里同欢雪里筵。

待到元宵灯火夜,重开弓马踏新篇。

正月初一的晨曦刚染红蘑菇屯的雪屋顶,曹正军就踩着咯吱作响的积雪来到仓房。猎枪、弓箭、捕兽夹都己擦得锃亮,此刻整齐地挂在东墙上。他取下那杆五六半,用红布仔细缠好枪管——这是老猎人传下的规矩,正月封枪,让山林休养生息。

"正军!"爷爷在院里喊,"贴对子了!"

大红春联是请屯里老秀才写的。上联"枪响山林惊百兽",下联"福临小院庆丰年",横批"猎户人家"。曹正军踩着凳子贴横批时,周晓白挎着竹篮来了,篮子里装着冻梨和粘豆包。

"奶奶让送的。"姑娘仰着脸帮他扶凳子,呼出的白气在朝阳里像薄纱飘散。她今天换了件水红色的棉袄,衬得肌肤胜雪,两条麻花辫上还扎了红头绳。

曹正军一时看得有些出神,差点从凳子上栽下来。周晓白慌忙去扶,结果两人一起跌进雪堆里。王二柱恰巧扛着半扇野猪肉进门,见状怪叫一声:"哎哟我的眼!"

"臭小子!"曹正军抓起雪团砸他,"把肉挂仓房去!"

奶奶在灶间忙得脚不沾地。大铁锅里炖着酸菜白肉,蒸笼上摞着三层粘豆包,案板上还有刚捏好的饺子排成方阵。见周晓白来了,老太太喜笑颜开:"丫头,帮我尝尝咸淡。"

姑娘刚接过筷子,屯里的孩子们就涌进了院。十来个半大孩子穿着新棉袄,挨个给爷爷奶奶磕头拜年。曹正军给每个孩子发了五分钱压岁钱,周晓白则分着从卫生所带来的水果糖。

"正军哥!"孙小虎挤到最前面,"开春能教我打枪不?"

"先学好文化课。"曹正军揉乱他的头发,"认识一百个字就教你。"

正热闹着,赵屯长带着全屯人来了。男人们扛着自酿的烧酒,妇女们挎着冻饺子,连最抠门的刘寡妇都端了盆鸡蛋糕。三张八仙桌拼成"品"字形,转眼就摆满了各色年货。

"都坐都坐!"爷爷敲着烟袋锅张罗,"今年咱蘑菇屯可是过肥年了!"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老支书突然站起来,从怀里掏出个红纸包:"正军啊,这是公社给你的奖励——冬围第一名的奖金,二十块钱!"

掌声中,曹正军却把钱推了回去:"给屯里小学添桌椅吧。孩子们念书要紧。"

这话引来更大声的喝彩。王二柱趁机起哄:"我哥不光枪法好,觉悟也高!"说着就要给曹正军灌酒,结果被周晓白拦下:"他肩上伤还没好利索呢。"

"哎呦——"王二柱拖长声调,"晓白姐心疼了!"

众人哄笑声中,郑老歪带着儿子们讪讪地来了。老头拎着两瓶散装白酒,眼睛却一个劲儿往肉案上瞟。曹正军二话不说,切了条猪后腿递过去:"郑叔,过年好。"

郑老歪愣在原地,老脸涨得通红。最后还是爷爷打了圆场:"老郑啊,听说你家老五能下炕了?"

"托、托大家的福......"郑老歪结结巴巴地接过肉,突然从怀里掏出个布包,"这是...这是我家祖传的治伤膏药......"

周晓白接过膏药闻了闻,眼睛一亮:"真加了麝香?"

气氛顿时热络起来。酒至半酣,赵屯长提议比试枪法——用筷子投壶。男人们轮流把筷子投进酒瓶,输的罚酒一杯。轮到曹正军时,他背过身反手一掷,筷子竟稳稳落入三米外的瓶口!

"神了!"张屯长拍案叫绝,"这手绝活咋练的?"

曹正军笑而不答,给爷爷斟了杯参酒。老人抿了一口,突然说:"当年他爹也能这么投筷子......"话没说完就哽住了。

夜幕降临,红灯高挂。孩子们在院外放鞭炮,女人们围坐炕头包饺子,男人们则继续拼酒划拳。曹正军悄悄离席,来到仓房给猎具做最后保养。

周晓白不知何时跟了进来,手里捧着碗醒酒汤:"奶奶让送的。"

油灯下,两人谁都没说话。曹正军擦拭弓箭的手格外轻柔,周晓白则帮他整理箭囊。偶尔指尖相碰,便像被烫了似的迅速分开,又忍不住再次靠近。

"开春......"姑娘突然开口,"教我射箭吧。"

"嗯。"曹正军点头,"从十步靶开始。"

院外突然爆发出一阵欢呼。两人出门一看,原来是王二柱带着年轻人跳起了秧歌。这傻小子腰系红绸,头顶瓦罐,扭得像只的狗熊,逗得全屯人前仰后合。

零点的钟声响起时,全屯的狗齐声吠叫。远处山梁上传来悠长的狼嚎,像是在与人间共庆新春。曹正军望着璀璨的星河,突然对周晓白说:"明年会更好。"

姑娘重重点头,红头绳在月光下像一簇跳动的火苗。而更远处的山林里,沉睡的野兽们不知道,当正月十五的灯笼熄灭时,那位令它们闻风丧胆的猎人,又将挎上猎枪走进雪原。

错乱漏章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