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一,华景集团的最高层战略会议室。
气氛严肃,巨大的电子屏幕上,展示着一份名为“长安一梦”的企划案。
这是华景集团近年来最大手笔的投资计划——在京郊一块占地数千亩的土地上,打造一个沉浸式的盛唐文化主题公园。它不仅仅是简单的仿古建筑群,更旨在复原一个“活”的长安,让游客能真正体验到一千多年前的市井生活、风雅集会与宫廷盛景。
项目负责人,一位精明干练的副总裁,正在汇报工作,但眉宇间却带着一丝凝重。
“陆总,目前项目最大的瓶颈,在于文化内核的复原。”他指着屏幕上一张张精美的效果图,坦诚道,“我们请了国内顶尖的设计团队和历史顾问,但做出来的东西,总感觉……少了点‘魂’。”
他切换到一张细节图,上面是长安城一百零八坊的布局规划。
“比如这个里坊的布局,我们严格按照史料复刻,但复原出来的动线却非常别扭,完全不符合现代商业逻辑。还有服饰、器物、礼仪……我们能找到的资料都是零散的、书面的。如何将它们系统化、体验化,让它们真正‘活’起来,而不是变成一个徒有其表的古装摄影基地,整个团队都一筹莫展。”
陆景行静静地听着,修长的手指有节奏地敲击着桌面。
他脑海中,不由自主地浮现出沈灼华的身影。
她曾不经意间提过,长安城的里坊,晨钟暮鼓,定时开启关闭,坊与坊之间并非畅通无阻,百姓的活动范围有严格的限制。她还曾随口纠正过电视剧里一个妃子的发髻样式,说那是未出阁少女的梳法。
这些零散的、鲜活的细节,是任何历史文献都无法给予的。
一个大胆的念头,在陆景行心中逐渐成形。
与其让她继续躲在自己羽翼之下,做一个被保护的金丝雀,不如给她一个舞台,让她那身足以惊艳时代的才华,真正地绽放光芒。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他给了她身份,是“鱼”。
现在,他想给她一个创造价值、安身立命的“渔”。
“长安一梦”项目,就是最好的契机。
会议结束,陆景行留下了项目负责人。
“关于文化顾问的问题,我有一个人选。”陆景行首接说道。
“哦?是哪位大家?”负责人眼睛一亮。能被陆景行亲自推荐的,必然不是等闲之辈。
“她叫沈华。”
“沈华?”负责人愣住了,在脑海中飞速搜索着这个名字,却一无所获。“恕我孤陋寡闻,这位沈老师是……”
“你不需要知道她是谁。”陆景行的语气不容置疑,“你只需要知道,从今天起,她将作为‘长安一梦’项目的特聘文化总顾问,拥有一票否决权。”
“一票否决权?!”负责人大惊失色。这意味着,这个名不见经传的“沈华”,其意见将凌驾于整个专家团队之上。
“陆总,这……是不是太草率了?这个项目投资上百亿,我们整个团队都是业内的精英,突然空降一个总顾问,还拥有这么大的权力,团队恐怕会有情绪。”他委婉地表达了反对。
“我的决定,不需要解释。”陆景行的目光平静而坚定,“你安排下去,明天上午,让她和项目核心团队见个面。”
他顿了顿,补充道:“另外,给她准备一间独立的办公室,就在我的办公室旁边。她所有的需求,都必须得到最高优先级的满足。”
负责人看着陆景行眼中的决断,知道此事再无商量的余地。他只能压下满腹的疑虑,点头应是。
当晚,陆景行回到别墅,将这个决定告诉了沈灼华。
“让我……去做顾问?”沈灼华听完,手中的茶盏轻轻一颤。
这几日,她正沉浸在拥有“新身份”的微妙情绪中,未曾想,一个如此重大的“任务”会突然降临。
她有些惶恐,也有些不安:“我……我真的可以吗?我只知过往,不懂你们如今的……‘项目’。”
“你不需要懂项目,”陆景行看着她的眼睛,语气温和却充满力量,“你只需要懂长安。”
“‘长安一梦’缺的不是技术,不是资金,而是灵魂。而你,”他一字一句地说道,“就是那个能赋予它灵魂的人。”
沈灼华怔怔地看着他。
他的眼中,没有丝毫的怀疑,只有全然的信任。这份信任,像一道温暖的光,驱散了她心中最后的一丝犹豫和怯懦。
她来到这个世界,一首是被动的接受者,接受他的庇护,接受他给予的身份。
而现在,她第一次有了一个机会,可以凭借自己的“过去”,去主动创造一些什么。
她的知识,她的记忆,她那早己逝去的整个生命,或许能在这个时代,以另一种方式,重获新生。
“好,”她放下茶盏,郑重地点了点头,“我愿意一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