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扬扬看了眼玩手机的田依依,见她没想说的意思,便开口道:“依依就进入过一场‘智斗游戏’,一共有三关。第一关是共同解题,第二关是在废弃停车场躲避电锯杀人犯,同时寻找钥匙开铁门逃出去。”
“第三关呢?”甘凌吃下一块肉,见张扬扬欲言又止,便问道。
张扬扬组织了一下语言,“第三关剩下九个人,游戏内容是根据著名的电车难题改编的。有两条铁轨,为了方便区分,就叫A轨道和B轨道吧。”
甘凌点点头,示意她继续。
“A轨道上绑着一个人,B轨道上绑着五个人,火车默认撞向B轨,这是故事背景。每个玩家面前有个按钮,需要在十分钟内做决定。按下按钮,火车开向A轨道,自己出现在B轨道;不按按钮,火车开向B轨道,自己出现在A轨道。最后根据按和不按的人数对比,采纳数量多的一方。”
甘凌听罢沉思,他没去想“全部不按”或“全部按”这种情况,知道游戏既然是这样设计,自然不会再给人讨论的机会。
他思考的是游戏规律,以这个游戏为例,最后不可能靠运气,不然就不叫“智斗游戏”了。
不止一个关卡的“智斗游戏”应该算得上一个整体,前面的关卡肯定有线索为后面服务,比如“第一关的墙画童谣为第二关的密码”。
想到这儿,甘凌缓缓道:“如果我猜得没错,第一关有第二关钥匙的线索,这一两个关卡还会把人的心理、人格展现得淋漓尽致。”
说着,甘凌看向不知何时放下手机打量自己的田依依,“而你作为心理医生,肯定能从每个人的性格特征判断他们的选择,比如判断是‘功利主义’还是‘道德主义’。”
此刻的他,自信张扬,哪还是之前那个任人调戏、爱脸红的小。
啪啪啪……
听完甘凌的话,田依依鼓起了掌,嘟着小嘴,满脸崇拜,故作惊讶道:“哇哦——小弟弟,你怎么这么厉害呀?”
田依依一开口,刚才还自信张扬的甘凌瞬间脸红低头,又变得局促起来。
他有点理解向美霖了。
“那个……你为什么不等他们出来一起说?”甘凌转移话题,忽视田依依看向张扬扬。
“他们晚饭时间都下来吃了饭,我和她们说过了。”张扬扬回答道,“而且还有呢。”
“还有什么?”
“经调查,进入‘墟’的条件有两种,一种是进入特定区域,比如来到一个地方,往前走几步到达它的范围。另一种是完成特定行为,比如开门。”
甘凌一愣,惊呼出声:“那岂不是意味着在家里都不安全?!”
试想一下,哪天在家里刷牙、坐下、起身、睡觉、吃饭等等日常行为都可能进入“墟”,这多吓人?
“没错,所以当时我们看到你没下来还以为你进去了,但是找孟姨打开门才发现你睡得正香。”
甘凌摸了摸鼻子,有点尴尬,干笑两声,吃完饭又聊了一会就上楼回到房间。
刚回到房间,便响起一阵敲门声,甘凌抱着疑惑将门拉开,李鑫正握着手机站在门口,看到甘凌宛如看到救星,激动道:“甘哥,江湖救急啊!”
甘凌后退一步躲开李鑫想要拉扯他的手,坐在沙发上,问道:“怎么了?”
李鑫支支吾吾,不清楚是不知道怎么说还是不好意思说。
甘凌见状,施法子道:“你不说我可就要睡觉了。”
说罢,佯装起身朝床的位置走去。
“别!”李鑫焦急喊道,一狠心,说了出来,“我前不久网恋了一个女孩子,我和她是打游戏认识的,对回复她信息都特别认真和重视,因为我觉得,能够聊天,本身就是一种缘分和奢侈。”
“继续。”甘凌重新坐下,点点头,有瓜吃为啥不吃?
“她现在初三……”
“不是,初三?!”甘凌在听到他网恋对象才初三时,整个人都被震惊到惊呼出声。
李鑫轻轻“嗯”了一声,随即向甘凌讲述他和他女朋友相识相知相恋相爱的经过,以及现在所面临的问题。
无非两人新鲜感过去,每天吵架到深夜,己经影响到女生学习了。
甘凌听完,嘴毒的毛病复发,感慨道:“一个未成年的故事比安徒生还多,但是他的故事至少有结局,你们呢?”
“可能不会吧。”李鑫自嘲笑着,“她和她前男友就没有吵过,你说他俩是不是更合适更相爱一点?”
甘凌稍作思考,给出回答:“你这不是在明知故问吗?他们曾经是恋人,怎么会不相爱呢?”
李鑫和甘凌讨论颇多,心满意足的离开他的房间。
经过这次交流,甘凌隐约觉得李鑫极度缺爱,这种情况甘凌无能为力,这种大概率是成长环境所影响的,短期根本不可能治愈。
甘凌给张扬扬发了个信息和红包,拜托对方白天上班的时候顺便让王叔买点祭祀的物品,他准备给父母烧点纸钱和香烛。
这一夜,甘凌睡得很舒服。
天刚亮,甘凌缓缓睁开眼皮,他没有晚起的习惯。
看了眼窗外,一个鲤鱼打挺坐起,双脚踩在孟姨准备的拖鞋上站起。
刚站起,他睡眼朦胧的双眼瞬间睁大,同时整个人摇摇晃晃。
眼前的场景伴随着一股晕眩开始淡化。
“墟”!
是特定行为……
下床?站立?还是接触地面?!
甘凌脑中闪过各种思绪,因为晕眩,他思考起来很困难。
他的内心并没有表面看起来那么冷静,昨晚张扬扬说的“电车游戏”,他没有把握能够活下来。
只是多年来习惯不表现出负面情绪在脸上罢了。
等到眼中被另一个世界完全替代,他脑袋中的晕眩感才完全散去。
“人数己满,游戏开始。”
【“透支”己禁用。】
一道声音在甘凌耳边响起,他的眼前浮现与之前相同的一句话。
恢复意识的第一时间,他的第一想法是观察周围的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