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午的议程,以一场万众瞩目的压轴演讲作为终章。演讲者,陈惊澜。
当他从容地走上舞台中央时,整个会场数千人的嘈杂声,仿佛被一只无形的手瞬间抚平,变得鸦雀无声。
聚光灯追随着他的身影,将他塑造成舞台上唯一的光源。
他没有选择绝大多数国内企业家习惯的中文,而是用一口流利、纯正,带着恰到好处的华尔街口音的英文,开始了的演讲。
这不仅仅是语言的选择,更是一种姿态的宣示——一种与国际接轨、俯瞰本土市场的精英姿态。
他身后巨大的LED屏幕上,是制作精良、设计感堪比苹果新品发布会的PPT,每一个图表,每一行文字,都透露出一种冷静的精致与强大的逻辑。
演讲的题目,充满了宏大叙事的色彩——《数字主动脉:科技赋能实体经济的未来》。
“Ladies alemen,” 他开口,声音沉稳而富有磁性,透过麦克风传遍会场的每一个角落,“我们正处在一个前所未有的变革时代。我们谈论互联网,谈论大数据,谈论人工智能,但我们绝不能忘记,商业的根基,价值的源泉,永远是实体经济。是那些工厂、商店,是那些我们触手可及的商品与服务。”
“天穹资本的使命,从来不是去创造一个虚无缥缈的虚拟世界,更不是用补贴和烧钱去进行流量的狂欢。我们的使命,是要构建一条‘数字主动脉’,用科技和数据的力量,去赋能、去改造、去提升我们身边的每一个商业场景,让血液(资金流)和养分(信息流)更高效地输送到每一个需要它的毛细血管(中小商户)。”
他的演讲,充满了思辨的魅力。
他口若悬河、滔滔不绝地讲述着,仿佛对经济学领域的知识了如指掌。
他先是引用了亚当·斯密的《国富论》,阐述了其中关于市场机制和经济增长的理论,然后又深入探讨了约瑟夫·熊彼特的“创造性破坏理论”,强调创新对于经济发展的重要性。
接着,他话锋一转,开始详细介绍“天穹钱包”的商业模式。
他将其与传统金融机构进行对比,指出“天穹钱包”所具备的创新性和颠覆性。他用生动的语言描绘了“天穹钱包”如何通过科技手段改变人们的支付习惯,提升金融服务的效率和便捷性。
不仅如此,他还进一步拔高“天穹钱包”的地位,将其与第西次工业革命联系起来。他声称“天穹钱包”的出现将推动整个商业领域的变革,重塑商业文明的格局。
他激情澎湃地描述着“天穹钱包”未来的发展前景,让人不禁对这个新兴的商业模式充满期待。
他将“天穹钱包”清晰地定位为打通线上数据孤岛与线下商业场景的“数字主动脉”,其核心战略,是赋能B端(商家),通过为商家提供精细化的数据分析、客户管理、供应链金融等一系列解决方案,自上而下地,建立起整个线下支付行业的标准和秩序。
这是一种典型的“王道”打法——高屋建瓴,掌控标准,定义未来。
整个演讲,从内容到形式,都充满了精英阶层的优越感和一种掌控一切的强大气场。他没有提及任何一个竞争对手的名字,但他的每一个论点,似乎都是对当下互联网圈流行的“C端为王”、“流量思维”的无声批判。
当演讲结束时,台下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
尤其是那些来自传统制造业、零售业和金融界的巨头们,他们的眼中闪烁着兴奋的光芒。陈惊澜的理论,完美地契合了他们对于秩序、掌控和可预期回报的渴望,让他们看到了一个由“正规军”主导的、更加“体面”的未来。
陈惊澜微笑着,向台下优雅地鞠躬致意。在他首起身的那一刻,他的目光,却如同精准制导的利剑,穿越了数百米的距离,若有若无地扫过台下第一排正中央的林渊,嘴角勾起一抹不易察觉的轻蔑。
那眼神仿佛在无声地宣告:
看到了吗?这,才是真正的商业,是构建生态,是创造价值,是推动时代。你那套依靠投机取巧、煽动人性的旁门左道,终究,上不了台面。
面对这无声的挑衅,林渊只是平静地坐在那里,脸上看不出任何情绪。
他甚至和周围的人一起,礼貌性地鼓了鼓掌,仿佛刚才那场针对性极强的演讲,与他毫无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