替嫁太子妃:绾绾知意

第11章 共商对策,暗流汹涌

加入书架
书名:
替嫁太子妃:绾绾知意
作者:
又遇棠梨
本章字数:
3768
更新时间:
2025-06-22

月光如纱,透过窗棂轻柔地洒在鲛绡帐上,泛起一层朦胧的银辉。宋知意躺在沈治言身侧,听着他沉稳而均匀的呼吸声,却怎么也无法入眠。白日里在玉贵妃宫中的惊险对峙,像一场挥之不去的噩梦,在她脑海中不断回放。袖中那个绣着半朵不知名花卉的锦囊,此刻仿佛有千斤重,硌得她掌心生疼,提醒着她危机西伏的处境。

她小心翼翼地侧身,生怕惊醒身旁的沈治言。借着朦胧的月光,她从枕下摸出一枚糕点模具。这模具是她特意命人仿照二十一世纪的饼干模具打造的,边缘刻着精致的花瓣纹路,与锦囊上的图案如出一辙。模具表面还残留着些许面粉,在月光下闪烁着细小的光点,仿佛承载着她满心的忧虑与秘密。

“又在想什么?” 沈治言带着困意的声音突然响起,长臂一揽,将她稳稳地捞入怀中。宋知意浑身瞬间紧绷,心脏几乎要跳出嗓子眼。然而,下一秒,她感受到他温热的唇落在她发顶,带着笑意的声音传来:“鼻尖都快皱成包子了,莫不是在惦记明日御膳房新贡的牛乳糕?”

“就知道打趣我。” 宋知意佯怒转身,将模具塞进他手里。指尖不经意间划过他掌心的薄茧,那粗糙的触感让她心中一颤。这些薄茧是常年握剑留下的痕迹,让她不由自主地想起白日里,他毫不犹豫地挡在自己身前,眼神坚定而凛然,宛如一座不可撼动的高山,为她遮风挡雨。“你看这个,今日内务府送来的模具,刻的花倒与城西绸缎庄新出的云纹有些像。” 她故意将 “城西” 二字咬得极轻,声音低得几乎只有两人能听见。城西,那正是北疆使团入京的必经之路,这个地名承载着未知的危险与关键的线索。

沈治言着模具边缘,桃花眼微微眯起,眼中闪过一丝锐利的光芒。这些日子的朝夕相处,他早己熟悉宋知意说话的习惯,也深知她不会无缘无故提及这些。“倒像是塞外的棠梨花。” 他漫不经心地开口,语调平稳,却暗含深意。顺势将模具搁在床头,动作看似随意,“明日早朝散了,陪你去御花园寻寻,说不定真有这种花。” 短短一句话,传递出他对她的信任与支持,也表明他己领会她话语中的弦外之音。

宋知意心中涌起一股暖流,安心地靠在他怀里。第二日,沈治言去上朝后,她便来到东宫的小厨房。厨房内弥漫着面粉的清香与柴火的气息,丫鬟们忙碌地穿梭其中。宋知意站在案板前,正准备摆弄糕点,一片枯叶突然从窗口飘落,精准地落在案板上。她心中一动,定睛一看,叶脉间用糖水写着细小的字:“使团携毒玉,夜宴献宝时恐生变故。” 这是她一早安排惊蛰混在厨娘中,借送食材之机传递的消息。

“娘娘,这叶子……” 小丫鬟好奇地凑过来,眼中满是疑惑。宋知意反应极快,利落地将叶子丢进灶膛。火苗瞬间将叶子吞噬,腾起一小簇火焰。她拍了拍手,笑道:“正巧缺引火的,去把新磨的杏仁粉拿来。” 然而,她望着跳动的火苗,眉头却微微皱起,心中盘算着如何将这重要的消息不露痕迹地告诉沈治言。每一个字都像是一颗定时炸弹,稍有不慎,就可能引发难以想象的后果。

傍晚,沈治言归来时,脸色比晨起时更显阴沉。宋知意不动声色地递上一盏薄荷茶,茶水里沉着三颗枸杞,摆成三角状 —— 这是他们之前约定好的 “有紧急事” 暗号。沈治言捏着茶盏,指节因用力而泛白,语气沉重:“今日早朝,玉贵妃的人提议让礼部尚书之女协助接待使团。” 他停顿了一下,眼中闪过一丝怒意,“说是太子妃不懂塞外风俗,恐失了礼数。”

“说起风俗,妾身今日倒是听厨娘闲聊。” 宋知意一边为他卸下朝服,一边状似不经意地说道。她的手指在他肩头轻轻按压,试图缓解他的疲惫与怒气,“她们说北疆人最忌玉器沾血,偏偏前日御膳房管事的玉佩,在清洗时掉进了鸡血汤里。” 她特意加重 “玉器” 二字,同时偷偷观察着沈治言的反应。每一个字从她口中说出,都像是在走钢丝,小心翼翼却又坚定无比。

沈治言握着她手腕的力道骤然收紧,眼中闪过一丝了然。他瞬间明白了她话语中的深意,心中警铃大作:“看来明日的赏花宴,不止是赏花那么简单。” 他将她搂进怀里,下巴抵着她发顶,声音低沉得如同擂鼓,充满了担忧与关切,“意儿,明称病别去。玉贵妃既然要动手,宴会上必然藏着后招。”

宋知意正要反驳,却见他从袖中掏出个小巧的锦囊,正是她白日里收到的同款。锦缎上半朵棠梨花在烛火下泛着诡异的红光,仿佛预示着即将到来的危险。他轻声道:“西竹在玉贵妃眼线身上搜来的,看来有人想借北疆之事做文章。”

宋知意心中猛地一惊,面上却强作镇定。她伸手抚上他眉间的褶皱,温柔地说道:“那我们更要小心了。” 两人相视而笑,笑容中却带着一丝苦涩与坚定。他们都知道,这场看不见硝烟的战争,才刚刚拉开序幕,未来还有无数的艰难险阻在等着他们。但只要彼此相伴,便有了面对一切的勇气。

错乱漏章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