勾错魂?地府赔我七零好人生

第15 章 在妈妈面前我们都是孩子

加入书架
书名:
勾错魂?地府赔我七零好人生
作者:
我是福多多
本章字数:
4228
更新时间:
2025-06-23

陈宜佳还没起床呢,外面就有人敲门了,打开门一看是王生,又背了三捆柴来,“你怎么这么早啊?这才几点啊?”

“我也不知道几点了,我只是想早点给你送来,这样我今天就不用出门了。”王生一脸不好意思的说道。

的确不应该再出门了,这么冷的天,就穿那么单薄的两件。

“那你跟我进来,我拿钱给你。”

“不用了,昨天不是才给了两毛钱吗。这不用给了。”王生连忙往外走。

“等下,我也不是白给的,这柴火钱和请你等下去帮我跟村里的刘二叔带句话说一下,让他等等我们知青,我们要去城里。”

“好,我这就去。”

“来拿着。”陈宜佳把那一毛钱给王生,能用钱解决,那就用钱。

大早上的陈宜佳还有起床气,也不想和他废话。

转身就进去了,把门带上了,王生捏着那一毛钱心里说不清楚是什么感觉,从陈宜佳院子里出来的时候还顺手把院门关上了。

至于这一毛钱,是自己劳动所得,还是来自城里人的施舍,王生更倾向于前者。

毕竟谁的钱都不是大风刮来的,但是他肯定没想到陈宜佳的钱比刮大风来的容易,多到他用自己学过的知识都数不清楚。

陈宜佳回到炕上开始看自己家里给的票,有工业券可以买铁锅,还有布票、糖票、肉票,其中最多的是粮票。

1953年10月16日,中共中央发出《关于实行粮食的计划收购与计划供应的决议》,实行“统购统销”政策,以缓解供需矛盾。后来,统购统销的范围扩大到棉花、纱布、食油。为了有计划的供应各类物资,票证便应运而生。

自1955年全国第一张粮票和肉票发行,百姓生活进入了长达近40年的“票证时代”。各类票证五花八门、名目繁多,几乎涵盖了人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总体而言,票证可分为吃、穿、用三大类。

陈宜佳把所有的票证都带上,带了一百块钱,其实带多少都无所谓,因为陈宜佳的钱票是放空间的,要用的话假装从兜里掏出来就行。

背上空书包,今天随便买点东西,反正不和知青们一起采购,再去国营饭店吃顿饭。

洗漱好的陈宜佳,换好衣服把不属于这里的东西都收进空间,然后把门都锁上,出门的时候看了一眼时间,这才六点不到。

这个时候大家应该还在美梦中吧,冬天又没什么事儿干,肯定都是赖床。

慢慢走到村口那个棚子下面,刘二叔己经到了,坐在牛车上抽着旱烟,本以为自己来的算是迟的,没想到自己竟然是第一个。

“刘二叔,吃早饭了吗?”陈宜佳走过去,坐在刘二叔的另一面。

“吃过了,你就是海娃子说的陈知青吧?”刘二叔抽着烟,眯着眼睛看向陈宜佳。

张海说啥了啊,说我啥了,真想八卦一下自己。

旁边的牛不时甩甩蹄子,嘴里也哈出白气,“是,我就是陈宜佳,张海叔说我啥了,是不是说我这人特别好。”

特别不要脸才对,刘二叔也没见过这么能说会道的女子,果然还是城里人大方,说话也是落落大方。

“是啊,你特别好,哈哈。”刘二叔笑的脸上终于有点血色了。

“叔,来吃一颗。”陈宜佳拿出一颗大白兔奶糖,都说这个时代的大白兔奶糖化水都很香,味道浓郁。

自己还没吃过呢。

“我不吃,那是小孩子才吃的。”刘二叔接过去放进包里。

陈宜佳又拿出五颗,“谁还不是小孩子了,只要在妈妈面前,我们都是小孩子,给。”

“回去的时候也给妈妈一颗。”

如果说刘二叔之前和陈宜佳说话那是因为张海说陈宜佳这人有趣儿,会做人。刘二也想看看陈宜佳有多做人。

现在刘二叔也觉得陈宜佳会做人了,不是因为这几颗糖,而是因为这句话,太熨帖了。

刘二把糖接过,自己吃了一颗,然后把糖放进兜里,“今天你来回的车费不用给了。”

“这那行啊,一码归一码。”陈宜佳感觉脚都开始冰了,知青们还没来,“叔,我去叫一下,怎么还不来。”

“行,你去吧,我也回去一趟。”

刘二和陈宜佳一起走了一段路,刘二很快就到家了,就在村头一点,刚进门刘二老娘就听见声响了,“老二,是你吗?”

“娘,是我,知青们还没来,我就先回来一趟。”

刘二老娘赶忙起身,准备给刘二做点吃的,刘二媳妇也起来了,“当家的,怎么了?”

刘二把剩下的三颗大白兔给自己媳妇儿,“等下给孩子化水喝,你也喝。”然后把和陈宜佳说的话又跟媳妇说了一遍。

“那你拿一颗给妈呀,你这脑袋。”刘二媳妇作势点了点刘二胸口。

“我这不是留了嘛,老娘要吃,你也要吃,你和老娘都单独吃一颗,剩下的给孩子化水喝。”刘二说完才去把糖给老娘。

“你可不要留给孩子们吃,这是我给你吃的,要是喜欢的话过年再买。”刘二看着老娘把糖放在柜子里。

“行,我自己吃,我儿的一片孝心不能辜负。”刘二老娘笑着对刘二说。

“那行,我走了,等下知青们来了。”

刘二退出自己老娘的房间,就看到自己媳妇儿抬着水等着自己呢,“喝一口,暖暖身子。”

“嗯,喝太多也不好,在外面上不了厕所。”刘二喝了一小小口,然后摸了两下媳妇的手,就出门了。

陈宜佳来到赵婉白几人住的地方,用力的敲门,过了好一会儿才有人来开门,“你们还去县城吗?不去我们就先走了?”

昨天就说了要去,大早上的还不起来,浪费时间吗这不是?

“去去去,大家都才起来,马上就好。”知青余华山让陈宜佳进来等,自己进去叫人。

谁他妈想等了,一点b数没有,总有一天我要买自行车,我自己骑着去,不用等人坐牛车!

错乱漏章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