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队长也是第一次听到把开小灶这么正大光明说出来的,不过陈宜佳说的半价卖给村里,这个听起来不错。
“其实你也不用起房子,知青点后面有一个房子,拎包就可以入住了。”
陈宜佳都没来的及观察环境就催着出来了,现在有个现成的刚好,自己也不用和这么多人待在一起。
“那房子有问题吗?还是?”
“之前的知青的,他回城了,所以委托我...你懂我意思吧?”
这有啥不懂的,多花点钱就行了,如果有钱解决不了的问题,那你就要思考你是不是给少了。
“行,多少钱。”陈宜佳很急,先下手为强最好,因为男女主以后也要搬出来住的。
“他给的最低价是100块,因为那个房子挺大的,有厨房,还有厕所,而且还有家具都是好的,连自留地都是围起来的,起了围墙。”
大队长看着眼睛亮闪闪的陈宜佳,城里人出手就是爽快,陈宜佳把钱拿出来,数了100块给大队长。
然后单独拿了10块,放在大队长手边,陈宜佳没有多说什么,聪明人都应该懂的。
大队长拿了五块和100放在一起,只留了5块,“你这丫头...”大队长笑着说。
陈宜佳自认为自己是一个很上道的人,做人做事就得圆滑一点,时不时给人一点小便宜,偶尔也会有不少的善意回馈。
“那我今天就可以搬过去了吗?”
“可以,你等下,我让你大嫂和二嫂跟你一起过去,正好让他们给你收拾一下。”
“那就多谢嫂子们了。”陈宜佳看着大队长使唤孩子去家里叫人,自己站在屋檐下等着。
大队长家有三个儿子,大儿子李伟,媳妇郑英,有两个儿子,二儿子李勇,媳妇杨萍,有一儿一女。
小儿子李杰参军,还未成家。
“走吧,陈知青。”大嫂郑英和二嫂穿好衣服出来。
“麻烦两位嫂子了。”陈宜佳本来想自己拿铁锅的,但是郑英和杨萍一人拿一边就走前面去了。
还带了一个小陶罐,郑英看着陈宜佳不解的眼神解释道,“这是我公公说,你一个人住可以不太方便就让你先拿去用。”
考虑的很周到,这个铁锅是要给知青们的,不可能自己把铁锅一人端走的。
“大队长考虑的太周到了。”
陈宜佳和两个嫂子到地方的时候,柴火己经买了不少回来了,正堆在屋檐下呢,两间房子的炕都烧起来了,知青们终于能喘一口气了。
“陈知青,铁锅我们就放这里了,你的行李呢?我们给你搬过去。”这个时代的人都这样吗,没有拖延症。
刚走回来还没喘过气的陈宜佳,又带着嫂子们拿自己的行李,知青们还没反应过来,“我不住这里了,我搬在知青点后面那个房子里去了,对了我花了钱的。”
“有事儿能帮的我会考虑,我先走了。”两个嫂子这么大雪还走的飞快,陈宜佳只好背着自己的背包追上去。
没有路过知青点,这个房子在知青点对面的山脚下,大概离了一百来米远,这个位置真的太好了,那位知青前辈真有远见。
还有特别有眼光!
一段时间没住的房屋就会积累很多灰尘,郑英推开门都在打喷嚏,两人边走边扇着鼻子前的灰尘。
院子里也有不少的雪,两个嫂子走前面走出一条路来,拿出钥匙把门打开就开始收拾卫生。
动作那叫一个麻利,先把里屋给陈宜佳收拾出来铺床,这个屋子带有扫帚之类的东西,这一百块花的不亏。
买个铁锅来就可以开火了,陈宜佳迅速的把床铺上,然后把饭盒里剩的西个鸡蛋拿出来,等下给嫂子们带回去。
“陈知青,都弄的差不多了,我们俩就回去了,以后有啥事你就知会一声。”
“好,谢谢嫂子了,这我在路上的干粮还没吃完呢,你拿去给孩子吃。”陈宜佳一人手里放了两个,然后笑着对两人说。
“这多不好意思啊。”郑英作势要还给陈宜佳。
“嫂子要这样,下次我就找别人了。”陈宜佳推辞着说。
“行,那我收下了,我们先走了。”郑英和杨萍看起来都挺好相处的,而且做活是真麻利。
大队长家的人都不错,这是陈宜佳的看法,等把人送走,陈宜佳在院子里找看有没有井。
竟然真的有井,这就是坐享其成吗!太好了!
陈宜佳首接拿出桶从空间接着热水开始擦桌子,擦柜子,把炕上收拾的干干净净,又在商城买了打扫卫生的工具,自己重新打扫一遍。
窗户是玻璃的,墙上贴着报纸,把陈宜佳以后要做的事情都做完了,那我要干什么呢?
躺平享受猫冬生活!
把全部都收拾完,东西放好,还没坐下呢,外面有人在敲门。
这个点,谁会来,陈宜佳也不用和他们平摊费用了,知青们应该也不会来。
“你找谁?”陈宜佳看着面前的半大小子,衣服那么薄不冷吗?
“我想问一下,你需要柴火吗?我家有很多。”小伙子手上都是冻疮,鞋子都是夏天穿的。
陈宜佳的确需要柴火,但是这送上来门也看不出来有什么问题,那就只有一个真相!
这个小伙子是一个有准备的人,这样聪明的人,以后大有可为啊!
“什么价钱,我看看合不合适。”有准备的人陈宜佳自然是不忍心看着他失望而归的。
小伙子脸上终于有点笑意了,要知道他看到新来的知青买柴火的时候有多高兴,但是知青们在其他村民那里买够了,自己只能看这个还没买柴火的知青有没有柴火了。
看来自己上门询问是对的,“我叫王生,村里人都叫我生子,我把柴火拿过来你看,然后再定价行吗?”
“可以,你去拿吧,不过不要湿的哦,不然不好烧。”
“嗯,你放心好了。”
陈宜佳没有关外面的门,走到里面的屋檐下,屋檐延伸了很多出来,柴火可以堆在这里。
厨房进去就是里屋,一间房子分成两个,厕所在外面,院子里也有一个秸秆做的小棚子。
应该是用来堆柴火的,没人打理有点湿,所以柴火还是堆在屋檐下最好。
陈宜佳在院子里扫雪,王生来的时候还带了一个小尾巴,一个小女孩儿看起来西五岁,也背着一捆柴火,穿的比王生厚,鞋子也是厚的。
但是还是冷的流鼻涕,陈宜佳都能看得出来那女孩忍着不让鼻涕流出来。
可爱又可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