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争暂时落幕,天井关残破的关墙被草草修葺,挂上了象征各路义军的简易旗帜。
来自太行山周边、河北河东之地的抗金力量,如同百川归海,汇聚于此。
关内中央的空地上,一座由巨石垒砌的盟誓台拔地而起。台上设香案,供奉炎黄二帝牌位。
台下,一场盛大的庆功宴正在进行。各路豪杰首领及其亲信精锐齐聚,加上原本八字军的士卒,人数近万!
赵桓站在王彦身侧,目光平静地扫过台下形形色色的面孔。这些人铠甲残破,兵器各异,却有一股拧成一股绳的磅礴力量在无声涌动。
郭昆穿着一身浆洗得发白,却刻意显得“仙风道骨”的道袍,侍立在香案旁,眼神热切地扫视着台下,仿佛在寻找着属于自己的“舞台”。
“诸位兄弟!”
李全声如洪钟:“蛇无头不行,鸟无头不飞。李某认为,当选一人为抗金盟主,这个人选,王彦都统制当仁不让,不知各位英雄意下如何?”
忠义社的陈亨捋须沉吟片,第一个接话:“抗金大业,确需同心勠力。陈亨愿附王帅骥尾!”
吴保义等宋军旧部更是激动:“早该如此!吾等愿奉王帅为盟主,订立盟约。”
其他几路义军首领也是纷纷附和,承认王彦的盟主地位。
于是,在王彦的带领下,所有义军首领陆续登上了盟誓台。
盟誓台上,王彦居中,赵桓与岳飞、吴玠分列左右,其余各路首领环立。
香案之上,一尊巨大的青铜酒樽己然备好,樽中是殷红如血的烈酒(。
王彦喝道:“取箭来!”
早有亲兵奉上一捆制式不一的箭矢,代表着各方势力。
王彦率先抽出一支,高高举起:“皇天后土,实所共鉴!我王彦,今率八字军,入此血盟。若有违誓,背弃抗金大义,残害盟内兄弟,有如此箭!”
咔嚓一声!他双手用力,竟将那支坚韧的箭杆生生折断,断箭被投入酒樽之中。
“若有违誓,有如此箭!”
岳飞、赵桓、吴玠紧随其后,紧接着是李全、陈亨、吴保义等各路首领依次上前,抽箭、断箭、投入酒樽,咔嚓之声不绝于耳。
最后,王彦捧起那盛满断箭与血酒的沉重酒樽,将杯中酒一饮而尽:“血酒为证,断箭为誓!自今日起,我等皆为生死兄弟,共抗金贼,复我河山。饮胜!”
“饮胜!”
台上台下,近万人齐声怒吼,豪情激荡!
王彦声若雷霆:“王彦不才,蒙诸位信任推举,暂领盟主之责。在此立誓:凡抗金之事,我王彦与八字军,必当身先士卒,与诸位同生共死。”
“王帅威武!”
“誓死追随王帅抗金!”
欢呼声再次如潮水般涌起。李全带头,七路义军首领齐齐向王彦抱拳躬身,表达了认可与追随。
王彦双手虚按,待声浪稍息,郑重地指向身旁一首沉默静观的赵桓。
“此役能胜,更赖萧山先生运筹帷幄。从即日起,萧山先生便是我抗金联军之总军师。军师之令,便如我王彦之令,诸军务必遵从!”
“见过萧军师!”
众将领、首领纷纷向萧山行礼。目光中充满好奇与审视,但更多的是天井关血战中亲眼见证其谋略所带来的敬畏。
赵桓不卑不亢地回了一礼:“萧某不才,蒙王帅与诸位信任,愿竭尽驽钝,与诸位勠力同心,共驱鞑虏,复我河山!”
王彦随即下令,将缴获的部分金军甲胄当场分赠给七路义军首领及其亲信。虽然数量不多,且多有破损,但这是并肩作战的信物,更是对义军价值的肯定。
就在宴会气氛达到高潮之时,一个身材矮壮的汉子猛地站了起来。他是李成身旁一个不起眼的老部下,名叫高扬。
高扬的声音有些颤抖,瞬间吸引了所有人的注意:“王帅、萧军师、诸位将军,俺老高有个天大的消息要报!”
所有人的目光瞬间聚焦在这个不起眼的老卒身上。
王彦抬手示意:“高壮士,但讲无妨。”
高扬深吸一口气:“俺知道哪里有铁,大铁矿!就在邢州地界,流沙河上游的老虎沟。那地方的矿洞被水淹了,但俺清楚,只要引水冲掉淤泥,铁矿石要多少有多少!”
整个校场瞬间陷入一片死寂,只剩下篝火燃烧的噼啪声。
所有人的眼睛都亮了起来。缺铁!这是困扰八字军,乃至所有抗金武装最大的难题。
兵器、甲胄、农具,哪一样不需要铁?没有铁,再强的士气也会在装备的绝对劣势下被碾碎。
王彦猛地踏前一步,虎目圆睁:“高壮士此言当真?那矿洞如今是何情形?金人可有驻守?”
高扬拍着胸脯,脸涨得通红:“千真万确!那地方偏僻得很,大水之后河道改了,现在就是个鸟不拉屎的野沟沟。俺认得路,闭着眼都能摸过去。”
“好!好!好!”
王彦连道三声好,激动得重重一拍高扬的肩膀,拍得他一个趔趄:“高壮士,你立下大功了!”
所有人的目光,都不约而同地投向了新任军师萧山。
如何安全开采?如何冶炼?这千斤重担,毫无疑问落在了这位智囊肩上。
赵桓眼中精光一闪,看向激动不己的高扬,语气沉稳地追问:“高老哥,那矿洞被淹前,洞壁是何种岩石?”
高扬一愣,没想到军师问得如此专业,连忙回忆道:“回军师,洞壁多是硬砂岩,结实得很。”
赵桓微微颔首,心中己有计较。
他转向王彦和众将领,声音清晰而有力:“王帅,诸位。此消息价值连城,然开采转运,需周密筹划。”
他略一停顿,条理分明地开始部署:
首先,明日卯时,请高老哥亲为向导,由乌恩带一队可靠匠人,由牛猛率精锐亲兵护卫,轻装简行,秘密前往老虎沟实地勘察,绘制详细地形图。
其次,征集民夫并宣告:凡参与采矿者,每日管饱,另计工分,工分可换盐、粮。此乃‘以工代赈,以矿养兵’之策!
赵桓的指令清晰且具体,原本因铁矿消息而激动得有些混乱的将领们,仿佛瞬间找到了主心骨,思路变得清晰起来。
“军师思虑周全!”
王彦第一个大声赞同,眼中充满了信任和振奋。
李全等义军首领更是看得心服口服,这位“鬼狐军师”,不仅谋略深,做事更是滴水不漏。
宴会的气氛再次被点燃,比之前更加热烈。铁矿的消息如同投入烈火中的干柴,让所有人的希望熊熊燃烧。
王彦举起酒碗,声震西野:“今日,天佑我抗金义军,赐我铁矿。来,共饮此碗,为我军铁骨生辉,为来日荡平金酋,干!”
“干!”
“铁骨生辉!荡平金酋!”
而在喧嚣的角落,刚刚立下大功的高扬,被兴奋的士卒们围着敬酒,几碗烈酒下肚,黝黑的脸膛更红了。
他拍着一个年轻士卒的肩膀,舌头有些打结,声音却带着无比的骄傲和激动:“小崽子,看见没,跟着王帅,跟着萧军师。咱们的好日子要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