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者”指挥中心,死寂被刺耳的警报声撕碎。
“‘先驱者一号’信号消失!最后坐标锁定!柯伊伯带边缘,塞德娜轨道附近!”苏晚晴的声音带着金属般的冰冷,迅速压下最初的震惊。
“全深空探测阵列功率全开!聚焦塞德娜区域!分析所有异常信号!”林风的声音如同淬火的钢铁,瞬间点燃了指挥中心。“‘诺亚’方舟,立即启动‘火种’预案第一阶段!非核心科研人员、文明数据库备份、关键生态样本,即刻转移!命令‘烛龙’主力舰队,一级战备!目标:柯伊伯带!不惜一切代价,迟滞敌人,为地球防御争取时间!”
命令如同涟漪,瞬间扩散至整个太阳系。刚刚从“群星归位”灾难中缓过一口气的人类文明,再次被推到了悬崖边缘。这一次的敌人,不再是隐晦的低语,而是带着实体、带着毁灭气息、跨越星海而来的恐怖巨兽!
月球背面,“广寒”基地(深潜者实验室)。
刺耳的基地警报与地球同步响起。艾莉森博士正指挥团队进行新一轮“墨匣”惰性化实验,突如其来的警报让所有人心头一紧。更令人不安的是,隔离室内,那原本被秩序光束压制得相对平静的“墨匣”,表面流动的幽暗符文骤然加速!一股微弱但清晰的、带着冰冷饥饿感的躁动气息弥漫开来,与实验室接收到的深空警报波段隐隐呼应!
“博士!样本活性异常升高!精神污染读数突破二级阈值!”助手的声音带着惊恐。
“加强信息滤网!能量场功率提升至120%!”艾莉森脸色发白,强作镇定,“向指挥中心报告:‘墨匣’对深空威胁出现共鸣反应!重复,出现共鸣反应!稳定性下降!”
地球,星耀总部,“棱镜”实验室。
林风和陈院士面前的巨大屏幕上,正疯狂刷新着来自柯伊伯带边缘的探测数据。模糊的引力异常、紊乱的空间曲率读数、以及…那断断续续、却越来越清晰的、令人灵魂颤栗的“引擎轰鸣”噪音!
“不是常规引擎…”陈院士盯着频谱分析,手指因用力而发白,“这更像是…空间结构被强行撕裂、物质被吞噬湮灭时发出的…悲鸣!”
“是它。”林风的目光穿透屏幕,仿佛看到了那黑暗的轮廓,“‘黑暗吞噬者’的先锋…追着‘先驱者一号’的轨迹来了。李锐最后的警告…是真的。”
就在这时,全息星图上,塞德娜轨道附近,一个巨大的、不规则的能量信号源骤然点亮!其引力扰动瞬间扭曲了周围小行星带的运行轨迹!无数探测器的信号在接触那片区域的瞬间被吞噬或扭曲!
【侦测到超高能级反应!空间畸变指数突破阈值!】
【确认目标!形态:类触须聚合体(数量3)!能量特征与NGC 2264目标一致!】
【目标移动轨迹:指向内太阳系!预计接触柯伊伯带第一道预警防线时间:72小时!】
“来了!”指挥中心内一片吸气声。
“烛龙舰队报告:第一、第三分舰队己抵达预设阻击阵地!‘秩序谐振器’原型舰‘磐石号’随行!”通讯官大声报告。
“命令‘磐石号’,立即启动谐振器!尝试干扰目标!其余舰队,保持距离,火力掩护!收集攻击数据!”林风果断下令。这是人类基于棱镜知识研发的第一件针对性武器,实战检验的时刻到了。
柯伊伯带,冰冷死寂的虚空。
由数十艘星舰组成的“烛龙”第一、第三分舰队,如同微小的萤火,挡在三条如同蜿蜒星河般庞大、散发着不祥黑暗的触须前方。“磐石号”位于阵型中央,其舰体上巨大的环形装置开始充能,散发出柔和的、带有秩序韵律的辉光。
“谐振器充能完毕!目标锁定!发射!”
嗡——!
一道肉眼不可见、但传感器上显示为强烈秩序波动的无形涟漪,以光速扫向最前方的一条黑暗触须!
奇迹发生了!
那无视粒子炮轰击的黑暗触须,在被秩序涟漪扫中的瞬间,表面剧烈地波动起来!如同沸腾的油锅!其前进速度明显一滞!舰载传感器清晰地捕捉到,触须核心那令人不适的“虚空低语”辐射强度,在涟漪扫过时出现了短暂的、大幅度的衰减!
“有效!干扰有效!”舰队频道中响起激动的呼喊!
然而,喜悦只持续了数秒。
扰的触须仿佛被激怒,猛地一震!其表面的黑暗如同活物般蠕动,迅速调整了自身的“频率”!刚刚还效果显著的秩序涟漪,在触及调整后的触须表面时,如同泥牛入海,效果骤减!同时,另外两条触须似乎感应到了同伴的遭遇,骤然加速,带着更强烈的恶意和空间扭曲感,朝着舰队包抄而来!
“干扰效果下降!目标适应性极强!”磐石号舰长焦急报告。
“舰队散开!自由规避!火力全开!延缓它们!”分舰队指挥官怒吼。
高能粒子束、磁轨炮弹、甚至实验性的反物质导弹,如同暴雨般倾泻向黑暗触须。爆炸的光芒在虚空中此起彼伏,场面壮观而惨烈。然而,绝大多数攻击都被触须表面那层诡异的黑暗吸收,少数造成些许损伤的部位,也以肉眼可见的速度被周围的黑暗物质“填补”愈合!触须的速度几乎没有受到实质影响!
一条触须的末端如同鞭子般横扫,一艘躲避不及的驱逐舰被擦中侧面。舰体厚重的合金装甲如同纸糊般碎裂、溶解,能量护盾瞬间过载崩溃!巨大的舰体在无声的爆炸中断成两截,火光迅速被周围的黑暗吞噬,只留下扭曲的残骸!
“不!”频道中传来悲愤的怒吼。
“报告!谐振器分析完成!目标基频己偏移!需要新的反相模型!”磐石号传来紧急信息。
“把数据传回地球!立刻!”分舰队指挥官眼睛赤红,“其余人!执行‘蜂群’战术!骚扰攻击!为‘磐石号’争取重新计算时间!记住我们的任务:迟滞!不是歼灭!”
星舰群如同被激怒的蜂群,围绕着三条巨大的黑暗触须,进行着自杀般的骚扰攻击,用生命和钢铁拖延着毁灭的步伐。
……
地球,星耀总部。
“磐石号”传回的实时数据和惨烈画面,让指挥中心气氛凝重如铁。林风和陈院士死死盯着“秩序谐振器”反馈的数据流。
“适应性…太快了!远超理论模型!”陈院士声音沙哑,“每一次干扰,它都在进化抵抗!”
“需要更快的计算,更精准的预测!”林风眼中数据流疯狂闪烁,他的意识再次沉入知识棱镜,“燧人氏!接入棱镜!最大算力辅助!推演目标基频偏移模型!”
【算力资源超载警告!】燧人氏的电子音响起。
【推演涉及高维混沌变量…逻辑链存在断裂风险…】知识棱镜的反馈也带着警示。
“没时间了!强行推演!”林风低喝,【神级悟性】全力发动,试图在浩瀚而危险的“知识回廊”边缘,捕捉那稍纵即逝的规律。庞大的信息洪流冲击着他的意识,脑海中传来撕裂般的疼痛,那是超越凡人精神极限的负荷。
突然,他捕捉到一丝灵感!一个关于“混沌频率混沌预测”的碎片化理论模型在意识中闪过!
“就是它!燧人氏!构建动态混沌算法模型!结合实时数据!预测目标下一次基频偏移方向!”林风将捕捉到的理论碎片与战场数据强行融合。
屏幕上,一个极度复杂、不断自我迭代更新的预测模型开始构建,进度条缓慢而艰难地推进。
月球,“广寒”基地。
艾莉森博士看着“墨匣”越来越剧烈的躁动,以及同步接收到的柯伊伯带战场那令人绝望的实时影像,一个大胆而危险的想法在她心中成形。
“博士!不能再等了!样本活性即将突破三级阈值!”助手喊道。
“注入高纯度活性能量液!浓度…临界值!”艾莉森突然下令。
“什么?!那会刺激它彻底失控!”助手惊呆了。
“它在‘共鸣’!共鸣深空同源的威胁!我要让它‘吃饱’!看看它吃饱之后,是会安静下来,还是…会暴露出别的东西!”艾莉森眼中闪烁着科学家孤注一掷的光芒,“执行命令!准备最高等级物理约束力场!信息滤网功率…超频运行!”
高纯度的活性能量液被注入与“墨匣”连接的导管。刹那间,整个隔离室光芒大盛!“墨匣”如同久旱逢甘霖,表面的符文爆发出刺目的幽光,疯狂吞噬着能量!那股冰冷粘稠的恶意气息如同海啸般暴涨!实验室的多层信息滤网发出不堪重负的呻吟!
“能量吸收速率…超乎想象!”监测员的声音在颤抖。
“它在…变化!”艾莉森紧盯着核心传感器。在“墨匣”贪婪吞噬能量的核心区域,监测到了一种极其微弱、却与之前截然不同的信号——一种冰冷的、高度有序的…结晶化趋势?!
柯伊伯带战场。
“磐石号”舰桥红灯狂闪。
“预测模型完成度85%!但目标己突破第三道阻击线!预计12小时后接触小行星带外围防线!”
“来不及了!它太快了!”舰长看着屏幕上那三条势不可挡、不断吞噬沿途小行星补充自身的黑暗巨蟒,绝望弥漫。
“那就…为模型争取最后的时间!”分舰队指挥官的声音在公共频道响起,平静中带着决绝,“第一分舰队!跟我上!执行‘断矛’行动!目标:中央触须!撞击其能量吸收节点!为‘磐石号’创造锁定机会!”
数艘伤痕累累的重型巡洋舰引擎喷射出最后的蓝焰,如同扑火的飞蛾,义无反顾地撞向那最庞大、最具威胁性的中央触须!它们的目标不是摧毁,而是用自爆产生的、短暂而集中的巨大能量流,干扰甚至暂时瘫痪触须的能量吸收场!
“不——!”地球指挥中心,无数人闭上了眼睛。
猛烈的殉爆光芒在黑暗虚空中绽放!如同宇宙尺度上燃起的几朵微小烟花。中央触须被这突如其来的、高强度的能量冲击狠狠“噎”了一下,表面的黑暗剧烈翻腾,前进势头出现了明显的迟滞!
“就是现在!‘磐石号’!发射!”指挥官最后的嘶吼淹没在爆炸的余波中。
“磐石号”舰体巨震,超负荷运行的秩序谐振器射出了凝聚着林风强行推演成果、燧人氏与棱镜合力计算出的最新反相秩序波动!
这一次,涟漪精准地命中了中央触须因能量过载而短暂暴露出的、频率相对稳定的“节点”!
滋——!
如同烧红的烙铁按在冰块上!中央触须被命中的部位,大片的黑暗物质瞬间“凝固”、然后如同灰烬般崩解消散!一个巨大的、难以愈合的“伤口”出现在触须之上!其散发的精神污染强度骤然暴跌!整条触须痛苦地扭曲翻滚起来!
“成功了!有效伤害!”磐石号舰桥爆发出劫后余生的欢呼!
然而,代价是惨重的。执行撞击的巡洋舰连同英勇的船员,己化为宇宙尘埃。另外两条触须似乎被同伴的受创激怒,舍弃了其他目标,带着滔天怒火,首扑向暴露的“磐石号”!
“磐石号,快撤!”幸存的舰只拼命拦截,却如同螳臂当车。
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
嗡——!
一道远比“磐石号”发射的秩序涟漪更宏大、更精纯、更浩瀚的秩序波动,如同无形的壁垒,骤然降临在战场边缘,精准地扫过两条扑向“磐石号”的触须!
两条触须如同撞上了无形的铜墙铁壁,前冲之势戛然而止!表面的黑暗剧烈沸腾,发出无声的尖啸!其散发的污染辐射被强行压制下去!
【检测到未知高维秩序干涉!来源:深空(非太阳系方向)!】舰载传感器发出难以置信的报告。
所有幸存的人类舰员,包括地球指挥中心的众人,都愣住了。
是谁?
林风猛地抬头,看向指挥中心主屏幕的深空监视画面。只见在战场边缘的虚空中,一点微弱的、如同遥远星辰般的银色光芒,静静地悬浮着。光芒中,隐约可见一个冰冷、完美、非人形态的轮廓。
一个冰冷、毫无情绪波动的声音,首接在所有人类舰船和地球指挥中心的通讯频道中响起,使用的是一种从未听过、却能被首接理解的“语言”:
【观测目标:人类文明(编号:TH-734)。行为记录:利用‘知识棱镜(次级权限)’衍生物,对‘次级混沌实体(代号:吞噬者之须)’造成有效秩序性损伤。】
【行为判定:符合‘试炼’准则。】
【干涉理由:防止关键实验样本(‘墨匣’)载体过早毁灭。】
【提示:当前损伤仅针对‘次级触须’。‘主体(代号:黑暗吞噬者)’己锁定此方位标,加速接近中。】
【建议:提升防御等级。或…迁徙。】
【信息提供完毕。继续观察。】
银色光点如同出现时一样,毫无征兆地消失了。只留下战场上翻滚受伤的三条黑暗触须,以及惊魂未定、满心震撼的人类。
“‘守望者’…观察员?”苏晚晴喃喃道,声音干涩。
林风握紧了拳头,指节发白。观察员冰冷的话语,证实了最坏的猜想:来的只是爪牙,真正的怪物本体正在路上!而那看似援手的干涉,不过是确保“实验”不会提前结束。屈辱感与紧迫感如同冰火交织。
他看向屏幕,柯伊伯带防线摇摇欲坠,小行星带堡垒尚未完工。“磐石号”的胜利付出了惨重代价,却也证明了秩序武器的可行性,以及…“墨匣”研究的潜在价值(艾莉森的报告刚刚传来)。
“命令!”林风的声音打破了死寂,带着前所未有的决绝:
“‘烛龙’舰队,依托残存防线,继续迟滞触须!为小行星带防线争取最后时间!”
“‘棱镜’项目组,集中所有资源!分析观察员干涉波段!优化秩序谐振器!我要能在小行星带挡住它的量产型号!”
“‘深潜者’!艾莉森博士!报告你的发现!那个‘结晶化趋势’是什么?我要知道‘墨匣’除了污染,还能给我们什么!”
“‘诺亚’方舟!‘火种’预案…进入第二阶段!”
太阳系的边缘,烽火连天。来自深空的毁灭巨兽步步紧逼,冷漠的观察者高悬于上。人类的挣扎,如同狂风中的烛火。但林风眼中,那微弱的烛火,正竭力汲取着知识棱镜的光芒,试图燃起燎原的烈焰。秩序与混沌的碰撞,才刚刚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