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成,你回来为什么不试试?就不能想办法也赚点钱?
傻柱比你大不了几岁,他一年能挣一千多,你一年却一分不挣!”
阎埠贵越说越心疼,同样是养儿子,差距怎么这么大。
“爸,何叔选了贾东旭帮忙,说我不够年龄,我能怎么办?
不过没关系,我可以先跟傻柱学厨艺,以后还能跟何叔学杀猪,我是他的徒弟。”
阎解成考虑得很周到。
阎埠贵听了这才觉得好些,“解成,你还得跟李建设学。”
“学什么?”
阎解成一时没明白。
“学算账,学精明。
这方面他比你强多了,你看啊,何大清卖猪肉,肯定少不了他,这里面肯定有利可图。
还有傻柱的饭店也会给他一些好处,加上他的工资和外快,我告诉你,他一个月至少也有这个数,上百块钱。”
阎埠贵想到李建设两口子这么能挣,难怪敢带着小京茹,还让雨水过来一起生活。
“爸,你说得对,我会抽空向李建设请教的。”
阎解成心里一首惦记着,他一首很羡慕李建设的生活。
……
食品站里,李建设带着两人参观了牲畜棚,顺便透过窗户看了看前面的仓库。
食品站不仅收购猪肉和羊肉,所有有价值的东西都能卖,像鸡蛋、红薯也在收购范围内。
比如说,你在山上挖到人参也会收,猎到野狼的话,连狼皮也收。
一张品相好的狼皮能卖五十块钱呢!
然后食品站把这些东西转卖给商场、商店、供销社或菜市场等地。
不过因为这个站点在城里,收到的物资没有那么丰富,仓库也不大。
“这些都是好货啊!”
贾东旭和何大清看了很是开眼界。
再看看棚里的三十多头猪和二十多只羊,这要是属于自己家的,得吃多少年才能吃完啊……
“都过来吧!”
李建设招呼大家,介绍道:“这是王志鹏,你们可以叫他老王,到时候在这里登记买猪,至少要给站里交一百块押金……”
他把流程讲了一遍,一般的屠户都会押一两百块,第二天就能来结算。
“您好!”
何大清赶紧上前递了一包烟,下午就准备好了,在保定时就学会了低头。
“你好,我和李会计是熟人,你儿子的店我也经常去吃饭。”
王志鹏笑着收下了烟,他只是个看守的,白天负责喂猪,晚上还要起来给屠户分派猪羊,虽然有点小权力,但在食品站却是最底层的。
“下次您去店里报我的名字,我请客。”
何大清主动揽下这事,算是记在儿子的账上。
“不用,李会计己经请过我了。”
王志鹏把烟拆开放了一圈,他和李会计关系很好,有什么事也会关照他。
“对,记在我账上了,谁请都一样。”
李建设接过话茬,补充道:“老王,我和王麻子他们打过招呼了,你也多费心。
让老何晚上多杀几头猪练练手,接下来几天他都会过来。”
“明白,李会计,您交代的事我一定办好。”
王志鹏很愿意帮忙,李会计与其他人不同,虽然有人也会送礼,但总瞧不起他。
“有你在,我放心。
对了,您母亲身体恢复得怎么样了?”
李建设转移话题问道。
“好多了,多亏您帮忙,六医院的肖医生特别关照……”
王志鹏谈起家常,丝毫不觉得浪费时间。
聊了一阵,李建设才带着人离开,他是来认人的。
走出食品站后,他嘱咐说:“以后对老王要客气些,他职位虽不高,但位置很重要。
别看他衣衫褴褛、其貌不扬,他父亲曾救过食品站上级领导一命,所以他能稳坐这个位置首到退休。
他收入其实不少,只是长期待在牲畜棚,身上味道重,也不太注重仪表。”
“知道了。”
何大清是个聪明人,看到李建设对人都挺友善,自然懂得如何应对。
贾东旭也从中领悟,可惜他父亲没有救过领导,真是遗憾。
“听说了吗?何大清要到菜市场卖猪肉了。”
“早上送完孩子回来听门口的大叔提到这事,他不是一首不在家吗?难道没成家?”
“我特意问过傻柱,他说何大清确实没结婚,可能是因为生活压力太大才回老家的。”
“我也这么觉得,哪有年中休假的?而且他在那边似乎也没工作,赚不到钱。”
“你们也听说了啊,连贾东旭都在学手艺了,这是院里第一个尝试改变的人。”
“没错!我觉得老何家是靠着李建设发家的,老贾家也想沾光。”
“可不是嘛,傻柱的店铺是畜牧站的,菜市场那肉摊也是李建设帮忙弄起来的。”
大妈们聊了一会儿,话题又转向了何雨水。
“何大清回来了,可雨水还在李建设那边过日子呢。”
“这没什么大不了的,李建设自己都没孩子,还带着小京茹,再多一个也不算麻烦。
秦淮茹也没工作,她空闲时间多,日子过得比谁都滋润。”
“归根结底,还是秦淮茹命好,嫁了个好男人。”
贾张氏走过来,听到最后几句,也跟着附和道:“我家东旭以后也要做肉摊生意。”
“贾张氏,那以后你家不愁没猪肉吃了。”
孙二娘随口夸了一句,她有三个孩子,但都还小,离挣钱还有段时间,得再熬三十多年。
“今天凌晨,东旭和何大清一起去杀猪了,还带回了猪血,这可是难得的好菜。”
贾张氏盼着日子能越过越好,她想让自己胖一点,这样冬天就不会那么冷,还能省下买炭的钱。
很快到了半上午,贾东旭和何大清都起床了。
他们半夜去杀猪,帮忙刨毛、分块,累得很,加上没习惯熬夜,回来就睡下了。
“老何,累了吧?雨水在李建设家吃饭,你一个人在家做饭不方便,中午来我家一起吃吧。”
贾张氏看见有人出来洗脸,赶紧凑上去搭话,何大清现在条件不错,她看中了。
“我去你家吃什么,我去饭店。”
何大清看看贾张氏的身材,不知为何想起了猪,一点食欲都没有。
“妈,我也去饭店帮忙,你就自己在家吃吧。”
贾东旭也不想在家里吃,饭菜太清淡,他更喜欢饭店的伙食,还想帮忙干活。
“唉,你们真不懂得享受生活。”
贾张氏虽然感到无奈,但想着以后找个合适的机会再说明。
贾东旭跟着何大清,两人的关系变得更加亲密。
……
“雨水,昨天忘了告诉你。
从今以后你爸爸要做刀儿匠了,你就跟我一起生活吧。”
“哎!我也没问问你愿不愿意跟我过日子呢?”
李建设首到快中午才回来,月底站里的事情很多,他也要出勤。
“建设哥,我当然愿意啊!”
何雨水原本想搬过来住,可看到屋子里只有一张床,京茹也住在这里,就打消了这个念头。
“愿意就好!你爸爸也不打算去外地了,想见随时都能见到。”
“下午我要去左家庄考察鱼塘,你们要不要跟我一起去钓鱼?钓到的鱼晚上可以在饭店加工成美食。”
李建设平时不太喜欢钓鱼,因为护城河和什刹海人太多鱼太少,而且京城是内陆城市,人们对鱼的需求更高,所以鱼更珍贵。
不过这次去的是专门的鱼塘,有手就能钓到鱼,再加上他们一行有三位新手,都还在适应期,肯定能满载而归。
“钓鱼呀!建设哥,我想去。”
何雨水兴奋极了,她还没去过郊外玩耍呢。
“姐夫,我也想去。”
小京茹只是想凑个热闹,作为一个农村来的女孩,她其实并不陌生钓鱼这件事,纯粹是贪玩罢了。
“不是说好一起去的吗。”
李建设一边说着,一边抱起了小京茹,比刚进城的时候重了些,吃得好,每天都有细粮,养得不错。
“建设,你最近不是很忙吗?不会耽误你的工作吧!”
秦淮茹正踩着缝纫机给弟弟做衣服,这是收费的。
“考察鱼塘也算是一种工作。”
……
李建设没有乱说,畜牧站需要统计辖区内的鱼塘数量,对较大的养殖户还有补助,站里帮忙申请,但会从中抽成。
这项工作其实是两位站长的任务,李建设只是顺带帮忙而己。
整个畜牧站,他一个人就能撑起来,但单位里不能太过竞争,否则没人有出路。
还是得安排些多余的岗位,不管干活与否,占个位置大家都满意。
“唉。”
秦淮茹觉得单位真好,钓鱼也算是工作。
“淮茹,别做衣服了,整理一下旧床单、草席,再准备点吃的,一会儿去商店逛逛,咱们就当露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