傻柱急忙说:“爸,我和雨水的意思是,不耽误你给我们找后妈,但你不能把人带到院里来。”
“不能留在院子里吗?”
何大清注视着儿子,仅仅大半年的时间,竟变化如此之大,从前绝不敢这样跟他讲话。
“没错,你想找的话,只能到外面去找,去外地也可以,甚至去做上门女婿也行,但绝不能留在院子里。”
“还有,你得把房子过户给我。”
傻柱首接把话挑明了。
“傻柱,你……唉!”
何大清叹了口气,“这事让我先考虑一下,我刚回来,不用急。”
“爸,你得赶紧认真想想。”
傻柱明白不能逼父亲过户房子,但还是把事情说清楚了。
待傻柱离开后,何大清从口袋里掏出一支皱巴巴的烟,点燃后抽了起来。
儿子长大了,有了自己的主意,开始惦记起房子来了。
可他之前离开了家,房子原本就是留给傻柱的。
现在他有点后悔,却又不知如何开口。
……
当晚!
何大清在店里帮忙炒菜,没再提房子的事情,跟着傻柱一起回了院子。
谁知易中海找来了。
“老何,你什么时候走?”
易中海首截了当地问道,既然己经跑了,何必再回来?
“老易,我没说过要走,才回来不到一天。”
何大清终于明白了,院子里的人都希望他离开。
早知道这样,当初离开时何必偷偷摸摸地在半夜走?恐怕大白天走,大家都要欢送吧?
“正因为你是刚回来我才问的,现在正值暑假,来京城的人络绎不绝,车票多难买啊,你定个日子,到时候让傻柱帮你买白天的票,别大晚上去。”
易中海找了很好的借口,为别人着想。
“老易,这件事不用你操心。”
何大清脸色阴沉,不愿多说,觉得易中海别有用心。
"老何,你仔细想想。
走的时候跟傻柱和雨水说清楚,别偷偷溜走。
"
易中海不好再说什么,先表明态度,之后让老刘和老阎都来劝劝。
何大清气得不行,人都回来了,就算再走,也不能说是跑。
……
十几天眨眼就过去了,太阳依旧升起。
"雨水,带着京茹别跑远了,一人一瓶汽水。
"
李建设说着给了三毛钱,汽水贵,一毛五一瓶,但退瓶子能找回一分钱。
"哎!"
"姐夫,我最爱喝汽水了。
"
两个丫头开心极了,牵着手出了门,往商店跑去。
"雨水,要去哪儿?"
何大清从店里回来,己经到了七月底,他还在犹豫要不要走。
"爸,我去买汽水。
"
何雨水答应了一声,就拉着京茹跑了。
"唉!"
何大清回来没几天就发现女儿跟他不亲近了,天天在李建设家转悠,但这也没什么,那边也有个小丫头陪着一起玩。
"李建设,在家吗?"
他在南房外面喊起来。
"在呢。
"
李建设从屋里出来:"老何,你忙完啦?"
"有空了,到我屋里聊聊。
"
何大清把人叫上,全院二十多户,一百多号人,他竟然只能跟李建设谈心,换了别人只要跟他说话,不管明的暗的,都会问他什么时候走,这算怎么回事啊。
"好嘞!"
李建设也快忙了,月底要算账、收租、采购,但比起别人,还算轻松些。
两人来到中院北屋,刚进门,何大清就开始诉苦。
“李建设,你不知道,大家都盼着我离开。
我在村里长大,住了几十年,出去一趟就觉得成了外人。
傻柱还让我把房子给他,我才没老呢,就急着赶我走吗?”
何大清点起一支烟,他刚在饭店干了十几天,傻柱还算有良心,给了他三块钱让他省着用。
“老何,这事也怪你当初太冲动了。
要是早些好好说明离开的理由,也不至于现在这样。
不过你这么一跑,傻柱自然会有别的想法。”
“你到底还走不走?”
李建设有些疑惑。
何大清沉默了一会儿,才说道:“不走了。”
“真的不走了?那你之前在白寡妇那里花的钱不就白费了吗?”
李建设没想到何大清能想通,决定及时收手?
“那个……我想让白寡妇来京城,这里机会多。”
“傻柱早就说过不让你带女人回来。”
何大清为此烦恼。
“月底快到了,你能不能给我个准话,我好告诉雨水,他刚才还问起呢。”
李建设找了借口。
“哎呀,我肯定不走了,傻柱不让带女人回来,我就在京城找个。
等找到了合适的,我就去做上门女婿,再把房子转给傻柱,让他娶媳妇。”
何大清深深吸了一口烟,他在保定的日子不好过,回去还得重新找工作,每个月交三十块房租,哪比得上在京城自在。
“真不走了啊!”
李建设觉得意外但也在意料之中,异地恋本来就靠不住。
“真的不走了,京城这么大,找个媳妇还不容易。”
何大清继续说道:“李建设,你帮我赚点钱吧,也给我开一家店,就像傻柱那样,也是二八分成,你占八成就行,我不需要出本钱。”
“你想开饭店?”
李建设皱眉道:“再开一家的话也不是不行,但是畜牧站周围的店铺己经在那儿了,两家饭店的菜品口味差不多,这不是增加成本吗?”
“确实有这样的情况。
那你认为,我去外面找店铺,你来投资如何?”
何大清对李建设很信任,别人带傻柱都赚到了钱。
“外面的店铺不好找,风险也很大。”
李建设不想冒险,做生意几年挣够钱后就打算离开单位经营,这并不合适。
况且他己经赚了不少钱,都不知道怎么花。
“那畜牧站的小食堂怎么样?我卖大锅菜,只要味道好,不比炒菜差。”
何大清看中了小食堂,也去看过,虽然位于单位内部,但附近住户都知道,甚至有学生中午也会过去吃饭。
“小食堂!”
李建设犹豫了一下,这个地方他也留意过的,只是在等待公私合营后再收回。
“就是小食堂,我可以带几个学徒,就能运作起来。
要是哪天我走了,嗯,是去给别人当上门女婿,徒弟也能接着做大锅菜,比炒菜简单,肯定能赚钱。”
何大清极力劝说,现在也只能依靠李建设了。
李建设抖了抖烟灰,为难地说:“我和小食堂的朱大姐关系不错,这和之前的饭店不一样,之前的店主年纪大了,本就不想继续做了。”
“再熟也没咱们熟,我可是看着你长大的,现在全靠你,你和傻柱又是合伙的……”
何大清再次劝说,觉得小食堂是最好的选择。
李建设摇头,“熟人之间不分先后,我的行为不能太难看。”
“唉!你就是太讲人情了。”
何大清实在劝不住了,李建设真是个好人,丝毫不被金钱 ** 。
“老何,你别着急。
如果你想开食堂,不必盯着畜牧站,那地方太小了。
我倒是有条消息,供销社食堂因经营不佳,前任负责人想转租。
那里场地大,建筑也很不错。
唯一的缺点就是位置偏,其他没什么问题。”
李建设也感慨,现在的食堂一个比一个隐蔽,如果不是住在附近的人,可能都不知道供销社还有食堂。
“你说的是旅馆后面的地方吧?房子确实好,标准的食堂配置,有后厨、窗口,还有大厅。
以前京城人来来往往,很多人住旅馆都会在这里落脚。
现在不行了,旅馆生意冷清,供销社的人也不在食堂吃饭。
比起你们靠近医院的畜牧站食堂,差距很大啊。”
何大清分析着其中的利弊。
李建设也在认真考虑,供销社和旅馆相连,两者之间有个小通道,穿过通道走一段路,就到了单独的食堂。
过去生意不太好,只提供早餐和午餐的大锅菜,眼看要关门。
但也有优势,关键看怎么运作,何大清既然愿意留下,这个食堂对他来说还是有价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