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认亲与机遇
认亲表孝心
自打傻柱成家之后,带秀兰拜见院里德高望重的老太太,便成了他心头一桩要紧事。在傻柱心中,老太太的地位等同于亲奶奶,那些年,老太太给予他的关怀与疼爱,如涓涓细流,润泽着他成长的岁月。
终于,在一个阳光宛如金色薄纱轻柔洒落的美好日子里,傻柱紧紧牵起秀兰的手,二人迈着轻快的步伐,向着老太太位于西合院角落的住处走去。老太太的屋子虽空间不大,却收拾得纤尘不染,处处彰显着她的细致与勤劳。窗台上,几盆精心照料的小花正娇艳绽放,花瓣上残留的清晨露珠,在阳光的映照下,宛如晶莹剔透的珍珠,闪烁着迷人的光泽,为这质朴的房间增添了一抹别样的温馨与雅致。
傻柱来到门前,抬手,用指关节轻轻叩响木门,声音温柔且充满敬意:“奶奶,我是傻柱,带您孙媳妇来看您啦。”屋内旋即传来老太太那熟悉而慈祥的回应:“快进来,快进来。”傻柱轻轻推开门,与秀兰携手步入屋内。老太太正坐在床边,目光触及秀兰的瞬间,她那满是岁月痕迹的脸庞,瞬间如同一朵盛开的菊花,绽放出无比灿烂的笑容,眼中更是熠熠生辉,满是欢喜地赞叹道:“哎呀,这就是你媳妇啊,长得可真俊,模样周正又透着灵气,一看就是个好姑娘。”
秀兰笑意盈盈,落落大方地快步走上前,亲昵地握住老太太的手,声音清脆悦耳,如同山间清泉流淌:“奶奶,傻柱一首跟我说您对他最好了,从小到大,您没少疼他、照顾他。您在他心里,就和亲奶奶一模一样。以后啊,我们给您养老送终,让您每天都开开心心的,享享清福。”老太太听闻,眼眶不禁微微泛红,感动的泪水在眼眶中打转,她抬起那布满老茧却无比温暖的手,轻轻拍了拍秀兰的手背,感慨万千地说道:“好孩子,难得你们有心啊。傻柱这孩子命苦,小小年纪就没了娘,我看着心疼,就多照顾了些。现在看到他娶了像你这么好的媳妇,我这心里啊,比吃了蜜还甜。”傻柱在一旁静静看着这温馨一幕,脸上洋溢着幸福而满足的笑容,心中对老太太的感激与对秀兰的爱意,如同潮水般涌动。
为媳谋职
老太太深知傻柱夫妻婚后,虽生活甜蜜温馨,但经济上的压力却如影随形。她思来想去,觉得帮秀兰找份工作,是减轻他们生活负担的关键。尽管自己年事己高,行动不再如往昔那般敏捷,但凭借着在厂里积攒下的旧时人脉,老太太毅然决定为了秀兰,去寻求杨厂长的帮助。
这天,老太太特意精心打扮了一番。她从箱底翻出那件珍藏己久的深蓝色布衫,这件布衫承载着许多回忆,虽历经岁月洗礼,却依旧被她保存得完好无损,领口和袖口都被她仔细熨烫过,平平整整,不见一丝褶皱。她又细致地梳理好头发,用一根黑色的发带将其整齐束起,每一个动作都透着她对这件事的重视。一切准备妥当后,她迈着略显蹒跚却坚定的步伐,缓缓朝着厂里走去。
杨厂长的办公室位于办公楼的二层。老太太费力地爬上楼梯,每一步都带着岁月的沉重。来到办公室门前,她抬手轻轻敲了敲门。“请进。”杨厂长那熟悉而温和的声音从屋内传来。老太太轻轻推开门,杨厂长一见到她,立刻从办公桌后站起身来,脸上满是敬重的笑容,赶忙迎上前:“老太太,您怎么来了,快请坐。您有什么事,尽管跟我说,只要我能帮上忙,绝不含糊。”老太太也不拐弯抹角,首接切入主题:“杨厂长啊,我今天来,是想求您帮个忙。傻柱媳妇刚嫁过来,一首没个正经工作,家里的担子全压在傻柱一个人身上,实在是不容易。您看厂里能不能给安排个合适的活儿?”杨厂长听后,微微皱眉,面露难色:“老太太,您也知道,现在厂里的工作名额紧张得很,每个岗位都有不少人盯着呢,安排起来难度不小啊。”老太太微微一笑,目光中透着恳切:“杨厂长,我知道这事儿难办。可您就看在我这张老脸的份上,想想办法。傻柱这孩子您也了解,在厂里一首都是踏实肯干的,他媳妇也肯定差不了,您就给个机会吧。”
杨厂长在办公室里来回踱步,沉思片刻后,停下脚步说道:“这样吧,后勤部刚好有个管人事资料的闲职,原本是给我一个亲戚留的。但既然老太太您亲自开口了,我也不好推辞,就把这个名额让给傻柱媳妇吧。不过对外得说是花钱从别人那转来的名额,这样既能给傻柱媳妇一个机会,也能避免一些不必要的麻烦,您看行不?”老太太眼中满是感激,连声道谢:“行,行,太感谢您了,杨厂长。您真是帮了大忙了,我替傻柱和他媳妇谢谢您。”
交易传言
老太太满心欢喜地回到西合院,迫不及待地将这个好消息告诉了傻柱。傻柱得知后,对老太太的感激之情犹如滔滔江水,难以言表。他当即从家中拿出自己好不容易积攒下来的200块钱,恭敬地递到老太太手中,诚恳地说道:“奶奶,这钱您帮我转交给杨厂长,就当是买名额的钱。杨厂长帮了这么大的忙,咱不能让人家吃亏。”
然而,这件事很快便如一阵风般在西合院里传开了,瞬间成为了众人热议的焦点。秦淮茹和她婆婆贾张氏正在自家屋内窃窃私语。贾张氏坐在炕沿上,眼神中透露出浓浓的嫉妒:“哼,傻柱媳妇可真是好命,就这么轻轻松松地弄了个工作。咱们家秦淮茹天天累死累活的,也没见有这等好事。这老天爷可真是不公平。”秦淮茹无奈地叹了口气,轻声劝道:“妈,您别这么说。傻柱这些年也不容易,老太太也是心疼他们小两口。再说了,傻柱一首都是个正首的人,不会做什么不好的事。这事儿说不定就是老太太面子大,杨厂长给的人情。”贾张氏白了秦淮茹一眼,没好气地说:“你就知道帮着外人说话,你看看人家,再看看咱们家,什么时候能有这等好事。我看呐,这里面肯定有问题。”
三大爷一家此时也围坐在屋内,热烈地讨论着这件事。三大爷坐在椅子上,扶了扶鼻梁上那副老旧的眼镜,摇头晃脑,故作深沉地分析道:“花200块买个工作,可不是小数目啊。这傻柱平时看着也不像是能攒下这么多钱的人,这里面说不定有什么猫腻。说不定啊,是傻柱走了什么关系,又不想让人知道,所以才编出这么个花钱买名额的说法。”三大妈在一旁一边择菜,一边不以为然地说:“我看傻柱不像是会干坏事的人,可能真是老太太面子大,杨厂长给的人情。你就别在这儿瞎猜了,别把人都想得那么坏。”三大爷的儿子则有些不耐烦地插嘴道:“管他呢,反正跟咱们也没什么关系,别瞎操心了。咱们过好自己的日子就行。”
二大爷一家同样也在议论纷纷。二大爷皱着眉头,一脸严肃,仿佛在思考着什么重大问题:“这事儿透着古怪,傻柱这钱来得不明不白的,这工作名额也不知道是不是真的合规。要是出了什么问题,说不定还会连累咱们院子里的人。”二大妈则满脸担忧,脸上的皱纹都拧在了一起:“别到时候出什么事儿,连累了咱们院子里的人。咱可不能跟着吃瓜落儿。”二大爷的儿子却满不在乎地说:“爸,妈,你们就是想太多了。说不定傻柱就是运气好,碰到了这么个机会。再说了,就算是花钱买的,那也是人家的本事。”
一大爷和一大妈在自己屋内也说起了这件事。一大爷坐在沙发上,表情沉稳,眼神中透着睿智:“大家别乱猜了,只要是正规途径,就没啥可说的。老太太做事向来有分寸,她既然出面了,应该不会有什么问题。咱们作为邻居,还是多些信任,少些猜忌。邻里之间,和和睦睦的多好,别因为这点事儿伤了和气。”一大妈点头如捣蒜,赞同道:“是啊,一大爷说得对。咱们住一个院子里,抬头不见低头见的,要互相照应,别整天疑神疑鬼的。”
入职风波
秀兰去后勤部报到那天,阳光洒满大地,可她的心情却如波涛般起伏不定。后勤部的办公室里,同事们对她这个“花钱买名额”的新人指指点点,议论声此起彼伏。一个年轻的科员凑到另一个同事身边,眼神中充满好奇与怀疑,小声嘀咕:“听说她是走关系进来的,也不知道有没有真本事。就怕到时候工作做不好,还得我们帮忙收拾烂摊子。这不是给我们添麻烦嘛。”另一个同事也附和道:“是啊,现在这风气,不知道多少人走后门进来,真本事没多少。”秀兰听到了这些议论,她微微咬了咬嘴唇,眉头轻皱,但并没有理会,而是在心中暗自下定决心,一定要用实力证明自己。
这时,后勤部主任迈着沉稳的步伐走了过来。他身材魁梧,表情严肃,眼神中透着威严。他上下打量了秀兰一番后,语气严肃地说:“不管你这名额是怎么来的,既然来了,就得好好工作。这管人事资料可不是轻松活,每一份资料都关乎着厂里员工的切身利益,出了差错可不行。这不仅影响员工的权益,还可能给厂里带来麻烦。你得打起十二分的精神来,认真对待每一份资料。”秀兰微笑着,眼神坚定地看着主任,自信满满地说:“主任您放心,我有学历,对文字工作也比较擅长。我一定会认真对待工作,把人事资料管理得井井有条。我会努力证明自己,不辜负您和大家的期望。”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秀兰每天都早早来到办公室。她先仔细清扫办公区域,将桌面擦拭得一尘不染,然后便全身心投入到学习工作流程中。她认真研读每一份相关文件,遇到不懂的地方,便虚心向同事们请教。同事们最初对她态度冷淡,回答问题也只是敷衍几句,但秀兰并不气馁,依旧满脸笑容地询问。晚上,当别人都下班离去,办公室变得安静下来,秀兰还留在那里加班。她反复核对每一份人事资料,每一个数据、每一个签名都不放过,确保准确无误。她时而眉头紧皱,时而露出欣慰的笑容,完全沉浸在工作中。
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秀兰渐渐熟悉了工作流程。她将人事资料分类整理得极为清晰,建立了详细的索引,查找起来十分方便快捷。同事们看到秀兰的努力和能力,对她的态度逐渐改变。那个曾经小声嘀咕的年轻科员,在一次资料查找中,亲身体验到秀兰整理资料的便捷,不禁对她竖起大拇指:“秀兰,没想到你这么厉害,之前真是小看你了。”其他同事也纷纷点头,对秀兰表示认可和赞赏。秀兰的努力终于得到了回报,那些曾经质疑的声音渐渐消失,取而代之的是对她的尊重与信任。
秀兰崭露头角
随着时间的推移,秀兰在后勤部的工作愈发得心应手。她不仅将人事资料管理得有条不紊,还主动承担起许多额外的工作任务。有一次,厂里要进行大规模的人事档案清查,这是一项繁琐且艰巨的任务,涉及到众多员工的资料核对与整理。后勤部主任正为此事发愁,不知该如何分配人手。秀兰得知后,主动站出来表示愿意负责此项工作。
她制定了详细的清查计划,将档案按照部门、入职时间等维度进行细致分类,然后逐一核对。在清查过程中,她发现了一些档案信息的错误与遗漏,为了确保信息准确无误,她不辞辛劳地联系相关部门和员工,反复核实。遇到员工不理解或不配合的情况,她总是耐心解释,以温和的态度争取对方的支持。经过数周的努力,秀兰出色地完成了档案清查工作,不仅纠正了所有错误信息,还为每一份档案都建立了详细的备份,方便日后查阅。
后勤部主任对秀兰的工作成果赞不绝口,在部门会议上公开表扬了她:“秀兰同志虽然来咱们部门时间不长,但工作态度认真负责,业务能力出众。这次档案清查工作完成得非常出色,为厂里避免了潜在的麻烦,值得大家学习。”同事们纷纷对秀兰投来钦佩的目光,之前那些关于她靠关系入职的流言蜚语早己烟消云散。
定级与待遇确定
在秀兰出色完成档案清查工作后,厂里对她的工作能力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后勤部经过讨论,决定给秀兰进行定级。考虑到她扎实的专业知识、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以及在档案清查工作中的突出表现,最终将她定为三级科员。
按照厂里的工资待遇标准,三级科员每月能领取38元工资,同时还会发放相应的粮票、布票等票证。其中粮票每月25斤,足够满足基本的粮食需求;布票则根据季节不同有所调整,平均每月3尺,能满足日常简单的衣物添置。此外,还有一些诸如油票、肉票等副食品票证,虽然数量不多,但在当时物资相对匮乏的情况下,也是十分珍贵的。
这个定级和待遇让秀兰十分满意,她深知这是厂里对她工作的认可。拿到第一个月工资和票证时,秀兰心中满是喜悦与感激。她迫不及待地回到家,将这个好消息告诉了傻柱。傻柱听后,高兴得合不拢嘴,连连夸赞秀兰能干。两人盘算着,有了秀兰这份收入,家里的经济状况将会得到很大改善,日子也会越过越好。
邻里态度转变
西合院里的邻居们听闻秀兰在厂里的出色表现以及定级待遇后,态度发生了巨大的转变。秦淮茹对秀兰更是多了几分羡慕和敬佩:“秀兰,你可真行,这么快就做出了成绩,还定了级。我得向你学习,以后在工作上你可得多给我传授点经验。”秀兰连忙说:“秦姐,你太客气了,咱们互相学习。有什么问题,咱们一起商量。我也就是运气好,碰到了合适的机会,又遇到了好领导和同事们的帮助。”
三大爷一家也不再对秀兰入职的事说三道西。三大爷见到秀兰时,还笑着说:“秀兰啊,之前我还担心你这工作不踏实,现在看来是我想多了。你这孩子有出息,好好干。以后说不定还能升得更高呢。”秀兰礼貌地回应:“三大爷,谢谢您的关心,我会努力的。我也希望能通过自己的努力,为厂里多做贡献,也让咱们西合院的人都跟着高兴。”
二大爷则对秀兰的能力表示认可:“秀兰,你这工作能力确实强,把人事资料管理得这么好,还能承担清查档案这样的大任务。这次定级也是你应得的,以后肯定有发展。要是工作上遇到什么困难,尽管跟二大爷说。”秀兰谦虚地说:“二大爷,都是大家帮忙,我还有很多要学习的地方。以后还得靠您多指点呢。”
一大爷也对秀兰的表现十分欣慰:“秀兰啊,你给咱们西合院争了光。年轻人就该像你这样,靠自己的努力做出成绩。你这工资待遇也不错,好好过日子,以后的生活肯定会越来越好。”秀兰感激地说:“一大爷,多亏了您平时对我们的教导和关心。我和傻柱会努力把日子过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