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湿的霉味混着电路板的焦糊气息在车库里弥漫,石小松的鼻尖几乎要贴上示波器的屏幕,额角的汗珠滴落在键盘上。距离城郊音乐节只剩三天,Open乐队的第一次正式排练却陷入僵局——盖世爱的贝斯节奏总比叶峰的吉他慢半拍,麦云洁的口琴试图填补空隙,反而让旋律更加混乱。
“停!”叶峰猛地放下吉他,琴弦的余震在空气中嗡嗡作响,“这样下去还不如街头卖艺!”他踢开脚边的饮料罐,金属撞击地面的声音惊得石小松肩膀一颤。
楚天歌揉着发酸的手指,白色T恤早己被汗水浸透:“或许我们需要个节拍器?但普通的设备根本跟不上即兴演奏的变化......”
话音未落,石小松突然站起,椅子在地面划出刺耳的声响。他推了推滑到鼻尖的眼镜,镜片后的眼睛闪烁着兴奋的光芒:“我、我可以做一个!用Arduino开发板和加速度传感器,就能实时监测演奏者的动作,自动调整节奏!”
麦云洁挑了挑眉,红色长发随着动作甩到胸前:“吹牛吧Cookie,哪有这么神奇的东西?”
“给我24小时!”石小松抓起背包就往外跑,帆布鞋在水泥地上摩擦出急促的声响。他的脑海中己经浮现出代码的架构,那些曾经用来制作自动喂猫器的算法,或许能在音乐领域绽放新的光彩。
深夜的出租屋里,台灯将石小松的影子投射在堆满零件的书桌上。他的手指在键盘上飞速敲击,屏幕上的代码如瀑布般流淌。突然,代码编译失败的红色提示框弹出,他烦躁地抓乱头发,却在瞥向墙角的电子琴时灵光乍现——为什么不把音乐理论融入算法?
他翻出积灰的乐理课本,将节拍、节奏型转化为二进制代码。当第一缕晨光刺破窗帘时,一个由电路板、传感器和3D打印外壳组成的装置终于完成。这个被他命名为“律动协奏者”的设备,表面还贴着喵喵的卡通贴纸。
再次踏入车库时,石小松的黑眼圈浓重得像熊猫,但眼神却亮得惊人。他小心翼翼地将设备连接到音响,金属触点接触的瞬间,蓝色指示灯依次亮起。“把传感器绑在乐器上。”他的声音因为紧张而微微发颤,“它会分析你们的演奏习惯,生成最适配的节奏。”
叶峰狐疑地将传感器绑在吉他背带,盖世爱则大大咧咧地套在贝斯琴头。当第一个和弦响起时,设备突然发出蜂鸣,车库的白炽灯开始随着节奏明灭。紧接着,一段精准而富有张力的鼓点从音响迸发,竟是石小松提前录入的电子鼓采样。
“这......这也太酷了!”盖世爱激动地跳起来,贝斯弦发出惊喜的滑音。麦云洁的口琴试探性地加入,设备立刻调整节奏,将布鲁斯风格的旋律编织得更加。
楚天歌闭上眼睛,感受着代码与和弦的共鸣。当他即兴加入一段变奏时,“律动协奏者”几乎在瞬间捕捉到变化,鼓点骤然加快,与他的演奏形成奇妙的呼应。这一刻,他终于明白石小松所说的“科技与音乐的共生”。
然而,完美的合奏只持续了十分钟。随着音乐越来越激昂,设备的散热风扇突然发出刺耳的噪音,紧接着,所有指示灯疯狂闪烁。石小松脸色煞白地扑过去,却只来得及看到屏幕上跳动的乱码——程序崩溃了。
“对、对不起......”他的声音带着哭腔,“可能是运算负荷太大......”
叶峰却突然笑了,他拾起地上的吉他:“修设备的时间,够我们手动磨合十首曲子了。不过Cookie,等你搞定这个——”他指了指冒烟的设备,“我们或许真能创造点历史。”
麦云洁蹲下身子,捡起石小松掉落的眼镜:“下次做个能扛住盖世爱手舞足蹈的版本。”她的调侃让气氛轻松起来,盖世爱夸张地摆出弹奏贝斯的姿势,惹得众人哄笑。
夕阳再次染红车库的铁皮屋顶时,“律动协奏者”被小心地收进纸箱,但它带来的震撼却久久不散。石小松在笔记本上飞速记录着改进方案,而其他成员己经开始重新排练。这一次,没有智能设备的辅助,他们却找到了比代码更珍贵的东西——真正的默契。
与此同时,在星耀经纪公司的监控室里,一台电脑正循环播放着Open乐队排练的偷录视频。张经理盯着画面中闪烁的科技设备,手指在扶手上敲出危险的节奏:“有意思,看来得给这群孩子找点真正的麻烦了。”他按下对讲机,“联系黑客,我要让他们知道,有些领域,不是野路子能染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