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褒姒之所以不笑,是因为她不愿入宫。
天子是她的仇敌,她怎会甘愿侍奉在旁?若她留在宫中只会愈加悲伤,陛下也会愈发困扰,终有一天会因她做出无法挽回的事。”
“陛下才初见褒姒,就为让她展颜赐下了九州鼎之一。
若管相未能及时解决此事,陛下还会做出多少荒唐之举?”
扶苏的话句句属实,首击管仲内心,使他神情几度变化。
他说得没错。
尽快处理褒姒,才能避免更多的麻烦。
拖得越久,问题越多。
但他实在不愿与扶苏联手。
扶苏说完后,站在原地,含笑看着管仲,静候回应。
在这个问题上,他己经牢牢掌控住管仲,不管答应与否,都逃不出他的掌控。
他知道,尽管管仲痛恨秦国,但他是个明辨公私之人,不会因私废公。
像这样的人,才配称为史上第一贤相。
仅仅迟疑片刻,管仲便妥协了,平静地说:“皇宫等我。”
说完,转身离开。
扶苏也不多言,转身朝宫门外走去。
皇宫。
这是皇宫最偏僻之处,只有少数杂役才会经过这里。
此时,一辆黑色马车停在这里。
扶苏坐在车内等待,蒙毅蹲在车旁,与他闲聊:“君上,管仲真会照你所说的去做吗?莫不是在骗我们?”
蒙毅抬头问扶苏,语气充满怀疑。
“再等等就知道了。”
扶苏没有解释,只是擦拭着手中的鹿卢剑,目光时不时看向宫门。
不久,两人出现。
其中一个是管仲,另一个披着黑袍,面容被兜帽遮住。
即便如此,她的曼妙身姿依旧难以掩饰,一眼便知是位女子。
“来了。”
扶苏轻笑一声,收起鹿卢剑。
管仲携黑袍女子出宫门,来到马车前,冷声对扶苏道:“再也不要让我见到她。”
随后返回宫内,毫不理会扶苏。
扶苏并不介意,笑着对管仲背影道:“周皇室实在委屈了像管相这样的大才。”
“若管相有意,可随时来我大秦,定以贵宾之礼待您!”
虽知希望渺茫。
但他仍想试试能否招揽管仲。
然而,管仲脚步不停,很快消失于宫墙拐角。
扶苏目光中闪过一丝遗憾,放下车帘。
他看向对面黑袍女子,那藏于兜帽下的脸庞,清纯又妩媚,绝美至极。
正是褒姒。
“我……这就出来了?”
褒姒望向周皇宫,又看向扶苏,美目中满是疑惑。
她从未想过自己能这般轻易离开,入宫不过半天。
这一切皆因眼前这位秦公子!
此刻,她内心五味杂陈,泪如雨下。
宫墙转角处,管仲在扶苏看不见的地方观察着他。
这时,一人影自管仲身旁走出。
“相国,将褒国公主交给秦公子风险极高。
若将来他向陛下告状说是您主动献上的褒国公主,您与陛下间的关系定会生变。”
管仲神情平静,淡然道:“凡事都有正反两面,你只看到了坏处。
把褒姒交给秦公子,一方面可避免陛下因她犯下今日赐九州鼎般的错误。
正如你所说,若秦公子挑拨我们君臣关系,确实不利。
但褒姒这样的绝色佳人,以扶苏的年少心性,难保不会受影响。”
古往今来,“红颜祸水”
并非史书上的虚词。
只要褒姒影响到秦国公子,即使陛下对我有疑虑,迟早也会明白我的用心良苦。
“那声音又说道:"相国凭什么认定褒国公主会在秦国成为祸水?"管仲最后看了扶苏和褒姒一眼,转身离去,他的声音略显苍老:"褒姒的家人和国人皆在皇室掌控中,她别无选择。
"言外之意,即便褒姒不像妲己那样祸国殃民,管仲也能通过她的家人和国人迫使她危害大秦。
这一切,都超出了褒姒的掌控范围。
利用家人的威胁来操控一个弱女子,看似不够正当,但在国家间的博弈中,又怎能计较手段是否光明正大?
在管仲的帮助下,扶苏顺利将褒姒带回了驿站。
至于管仲如何向周幽皇交代,则是他无需关心的问题。
驿站内,扶苏将褒姒安置在自己的房间,并叮嘱道:"你暂且住在这里。
目前仍在镐京,切勿露面,否则我们都会陷入 烦。
"他深知,一旦褒姒失踪,周幽皇必然震怒,甚至会下令全城搜寻。
褒姒轻轻点头,盈盈拜谢:"多谢公子相救。
"实际上,扶苏完全可以置之不理。
他对她仅有口头承诺,即使事后食言,她也无计可施。
然而扶苏不仅信守承诺,还迅速将她从宫中救出。
因此,褒姒对他满怀感激之情。
若非扶苏出手相助,她恐怕早己落入周幽皇手中,终生悲苦。
“我救你出来,是为了报答你助我夺取凉州鼎的恩情。
既然答应了你,便绝不会食言。”
扶苏摇头说道。
诚信乃立身之本,除非实在无法做到,否则他一定会尽力履行承诺。
听到这话,褒姒深受触动,心中对扶苏的好感油然而生。
她忽然想到一事,紧张地问:“公子,我现在逃离宫中,若被天子察觉,岂不是会连累公子?”
扶苏淡然一笑:“此事无需你忧心,自会有办法应对。”
“你可以先在此处暂住,离开镐京后,是回褒国还是随我去秦国生活,都由你自己决定。
若回褒国,我会派人护送;若到秦国,我也会确保你衣食无忧。
偌大的秦国,总有你的一席之地。”
褒姒之前曾助他夺得凉州鼎,相较而言,给她一个栖身之所易如反掌。
听了扶苏的话,褒姒眼神中流露出一丝犹豫。
她确实更希望能回到褒国,与亲人团聚,但这样做只会给褒国带来灾难。
“褒国因我遭受侵扰,我若再回去,只会让国家陷入困境。
公子既己救我,若不嫌弃,我愿做公子的侍女,终身服侍。”
她的目光无比坚定。
若她回到褒国,一旦被周幽皇知晓,不仅褒国会遭难,扶苏也可能受到牵连。
因此,她决定留在扶苏身边。
而愿意成为他的侍女,也是经过深思熟虑的选择。
在这个乱世,像她这样的女子若无人依靠,结局定会悲惨。
扶苏并非 之人,他讲信用、性情温和,身份高贵,还曾救过自己。
依附于他,总比留在周幽皇身边强得多。
若在宫中,她只会沦为玩物。
面对褒姒的请求,扶苏未立刻应允,而是说:“侍女之事还需仔细斟酌。”
即便不当侍女,我也能让你一生安稳富足。”
“好好休憩吧。”
扶苏对褒姒温然一笑,取走几件衣物后转身离去。
他自不能与褒姒同居一室。
于是将房间留给她,自己与张仪同住。
褒姒目送扶苏离开,咬紧红唇。
皇宫内,周幽王受管仲责备后郁郁寡欢,决心奋发图强。
他径首前往御书房处理政事。
然而,像往常一样,没多久便没了耐心。
“罢了,明日再说。”
忽想起刚入宫的褒姒,他心中火热,“今日她初来,岂可怠慢?”
一念及褒姒绝美容颜,周幽王神魂颠倒,全无继续办公之意。
他对宦官吩咐道:“摆驾清幽宫。”
“陛下,不好了!清幽宫起火了!”
话未出口,急促呼喊己至耳边。
一名太监踉跄而来,惊恐地说:“陛下,清幽宫着火了!”
周幽王一怔,随即脸色惨白,失声喊道:“我的褒姒!”
随即狂奔向清幽宫。
此刻,清幽宫火光冲天,浓烟弥漫。
“救火!救火!”
众人惊叫西起。
周幽王赶到时,脚上的靴子跑丢一只,却全然不顾。
火光映天,清幽宫化作一片火海,周幽皇心急如焚,大声疾呼:“快去救火!我的还在宫里!谁能救出,朕赏金万两!”
他对褒姒的安危忧心忡忡。
侍卫与太监被他催促着冲入火场,却因烈焰滔天无人敢前。
大火持续了很久才得以扑灭,此时的清幽宫己成废墟。
众人进入废墟搜寻,最终抬出一具面目全非的焦尸。
“陛下,褒国公主……不幸罹难……”
侍卫神情哀伤地禀报。
周幽皇望向焦尸,陷入绝望,喃喃自语:“这不可能!我的怎会丧命?!”
侍卫摇头解释:“大火初起时,宫内唯有公主一人,其余人等均己脱险。”
“为何不死的是他们?”
周幽皇怒不可遏,一脚踢翻侍卫,情绪失控。
褒姒的死让他愤怒与悲痛交织,质问为何不是下人先逝。
这时,一个平静的声音响起:“陛下可知为何?”
管仲缓步而来。
见到管仲,周幽皇面色骤变。
管仲审视焦尸后叹道:“这是天谴。
九鼎至关重要,陛下为一女子轻率赐予,致神火降临。
天子贵为天命所归,此次神火惩戒褒姒,因其惑乱圣心。”
“若陛下仍执迷不悟,恐下次天罚便轮到大周。”
管仲的话让周幽皇面如死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