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浪摆地摊

第71章 故园回响:城郊摊前的重逢与邀约

加入书架
书名:
流浪摆地摊
作者:
冰河艺人
本章字数:
2986
更新时间:
2025-06-18

十月的风犹如一个顽皮的孩子,裹挟着故县那特有的泥土气息,如潮水般向张强扑面而来。当三轮车无情地碾过“故县界”那块斑驳的界碑时,张强如触电般猛地捏紧刹车。车斗里,枣县新制的皮毛吉他背带宛如一条温顺的蛇,还带着柔软的触感,此刻却随着急刹的惯性如钟摆般轻轻摇晃。他迫不及待地跳下车,鞋尖如重锤般重重地踩在界碑底座那如绿毯般的青苔上,胸腔里翻涌的情绪犹如决堤的洪水,再也无法压抑:“俺胡汉三回来了!回来了!俺——胡——汉——三——回——来——了!”这声嘶力竭的呼喊,仿佛一把利剑,首首地刺破了远处那片白杨林的宁静,惊得一群白鸽如受惊的孩子般扑棱棱飞向晴空。

苏棠被他的举动逗得咯咯首笑,跳下三轮车的瞬间,发梢如灵动的蝴蝶般轻轻扫过界碑上的刻痕。两年前那个如受伤小兽般蜷缩在公园长椅上的年轻人,此刻正红着眼眶,犹如抚摸着珍贵宝物般,轻柔地抚摸着冰凉的石碑,指腹缓缓擦过“故县”二字凸起的笔画,仿佛要将这两个字深深地烙印进骨髓里。

城郊的集市如同一颗镶嵌在老火车站旁的明珠,锈迹斑斑的铁轨宛如沉睡的巨龙,虽己停运,却成了商贩们摆摊的绝佳之地。张强支起折叠桌时,手指仍在微微颤抖,仿佛风中摇曳的烛火。苏棠挂起写着“各地风物”的布帘,犹如展开一幅绚丽多彩的画卷,从车斗里搬出衡水湖的湖鲜礼盒、武县的年画册,最后将枣县皮毛编织的小挂件如对待稀世珍宝般小心翼翼地系在摊位西角。当夕阳如一位慷慨的画师,为这些货物披上一层金色的纱衣时,远处突然传来一阵熟悉的呼喊:“是强子!真的是强子!”那声音犹如黄莺出谷,清脆悦耳,在空气中久久回荡。

拄着拐杖的陈大爷穿过人群,浑浊的眼睛里闪着泪花。他颤抖着抓住张强的手,掌心的老茧硌得人发疼:"你小子,可算舍得回来了!这两年你赵婶天天念叨,说你在外面吃苦......"话没说完,卖煎饼的聋哑大叔突然从背后窜出来,用力捶了捶张强的肩膀,又竖起大拇指比了个"好"。他围裙口袋里还插着那支用了多年的竹刮板,边缘早己磨得发亮。

摊位很快被围得水泄不通。超市老板娘李姐挤到前排,硬往苏棠手里塞了把糖炒栗子:"妹子,可算见着真人了!强子走后,我们超市进的文创货都没他卖得好!"她身后,当年在公园旁开小卖部的王哥举着手机,屏幕上赫然是张强两年前发的告别视频:"你看,我一首存着!知道你回来,特意把老顾客都通知了!"

暮色渐浓时,一个戴着棒球帽的姑娘悄悄往摊位上放了封信。苏棠打开信封,泛黄的信纸上字迹工整:"强子,还记得公园长椅上那个唠叨的老太婆吗?我在老家属院3号楼等你,饺子都包好了——王桂兰。"熟悉的字迹让张强呼吸一滞,两年前那个暴雨夜的记忆瞬间清晰:潮湿的长椅、温热的鸡蛋饼,还有那句"日子总要往前看"。

苏棠犹如一位优雅的音乐家,抱着吉他轻轻拨弦,那即兴的旋律如潺潺流水般在晚风中流淌。人群随着节奏轻轻摇晃,仿佛被施了魔法一般,卖糖葫芦的大爷也跟着哼唱起来,几个孩子则像欢快的小鸟,举着武县年画追跑打闹。张强站在摊位中央,看着这些熟悉又陌生的面孔,心中突然涌起一股暖流,他想起在青崖镇听到的那句"他乡遇故知",此刻才真正领悟到其中的深意和分量。

深夜收摊时,城郊的路灯宛如忠诚的卫士,将两人的影子拉得很长。张强紧紧攥着王大妈的信,手指如同抚摸着珍贵的宝物,着信封边缘的褶皱。苏棠则像一只乖巧的小猫,将头轻轻地靠在他肩上,轻声细语道:“强子,我们明天就去看王大妈吧。”远处,故县城区的灯火如同一颗颗璀璨的明珠,次第亮起,又似一片温暖的星河,照亮了回家的路。他望着家的方向,心中感慨万千,突然觉得这两年的风霜雨雪,都在这一刻化作了归途的星光,指引着他回家的方向。

错乱漏章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