邺城皇宫,
太极殿。
皇帝高玮高坐在龙椅上,昏昏欲睡。
太姬陆令萱站立在皇帝身旁,闭目养神。
大殿之上,群臣曲腿坐在蒲团上,静静等候。
等候北齐最尊贵的女人上朝,垂帘听政。
等候这个沉寂后宫,五年未曾上朝的女子,再次凤临天下。
“太后驾到!”
伴随着一声尖细的嗓音,群臣侧目。
整个太极宫大殿,皇帝高玮、太姬陆令萱。
殿下群臣,纷纷起立,低头躬身作揖,山呼千岁。
“臣等见过太后,太后千岁千岁千千岁。”
整个大殿,唯有一袭红袍独自落座。
“平身!”
胡太后稳坐高位,大手一挥。
众人纷纷落座,眼光齐齐注视着帘幔之后那绝美的女人。
五年不见,太后风采不减当年。
甚至越发年轻貌美,如同少女一般。
百官之首,大殿最前列的和士开。
看着眼前这个熟悉而又陌生的女子。
目光久久不能移开,竟生起一丝后悔之情。
正当众人注意力在胡太后身上之时。
在太监的带领下,冯青云偷偷进入大殿。
大殿最末位,坐立着一个与他穿着一样的年轻男子。
见他到来,偷偷把位置让给他。
随后,跟着太监出了宫殿。
整个过程无一人察觉。
没想到太后竟如此周到,还让人替他顶班答到。
怕是不想他落得一个裙下之臣的污名。
果然,还是老女人会心疼人。
大朝会开始,冗长的开场白。
官方的介绍这半年来所发生的大事。
列举功绩于不足,结尾稳步向好定调。
冯青云听得昏昏欲睡,几次被突然拔高的声音惊醒。
发现所谓的汇报,竟还没结束。
国门外突厥、北周、南陈三国联军合围。
国家处于生死攸关的时刻,甚至都有灭国的风险。
也不知道是谁得出的稳步向好的结论。
一大段废话终于结束,终于开始讨论正事。
大殿最前列,百官之首,何士开率先表态。
“陛下、太后,如今三国合围我大齐。”
“此危难之际,需要朝堂诸公齐心协力,各抒己见。”
“共同商讨破敌之策。”
“微臣深受皇恩,不通兵事,只能略尽绵力。”
“微臣愿意奉上全部家财,十万两白银。”
“作为军饷,支援前线。”
“微臣誓死与大齐共存亡!”
一番慷慨的言论过后,几个侍卫抬进几个大箱子。
里面满满当当装着,十万两白银。
群臣纷纷效仿出钱,都说是全部家财。
不到一会的功夫,整个大殿,龙椅下方。
放满了大大小小,装白银的箱子。
但是雷声大,雨点小。
群臣百人,加上各公侯王爷。
所筹集的银两,还不到五十万两白银。
其中最大头的便是琅琊王的十万零一两。
以及号称全部家财,何士开的十万两白银。
冯青云去过何士开名下的永乐坊。
那又坑又抢,只许输钱不许赢钱的强盗窝。
一日怕是都不止十万两白银进账。
到何士开嘴中,就成了全部家财,简首无耻。
这捐多少银两,群臣早就商量好。
冯青云的一千两,祖父冯承恩早己交过。
大朝会不过是走个过场。
“好……好……你们好的很……”
一声带着愤怒的笑声,从帘幔后传来。
“国家危在旦夕,你们竟敢如此糊弄……”
“即然你们说是捐了全部家财,那家中定是一分不剩。”
“若家中还有银两,便是欺君,来人……”
还不等胡太后说完,群臣皆惊,纷纷请罪。
“臣等一时糊涂,还请太后饶恕。”
“三日内,再筹集五十万两白银。”
“一月内,另外筹集一百万两白银。”
“少了这个数目,莫怪本宫手下不留情。”
“你们的钱财若是此时拿出,待战事平息,本宫算你们救国之功。”
“若是不拿,要么本宫亲自派人拿。”
“或者待邺城城破,那些虎狼去你们家中抢夺。”
“他们可不会像本宫如此温和。”
“到时候诸位,莫要后悔今日之举。”
一声声怒喝,如连珠炮般击溃群臣心中防线。
众人未见其人,只闻其滔天怒火。
冯青云坐在台下,愣愣出神。
那帘幔后的女子,还是刚刚那个。
在被窝中不断索取的女人吗?
面对太后的怒声质问,群臣默不作声。
整个大殿一片寂静,落针可闻。
就在这时,和士开身后的盲人宰相祖珽出列。
出声打破这尴尬的气氛。
“大齐有如此贤后,乃是我大齐之幸。”
“如今军饷己有着落,只差一破敌之策。”
“力挽狂澜,拯救我大齐于水火之中。”
“微臣不才,对兵事略有研究。”
“数月挑灯苦熬,终得一破敌良策。”
“请太后,朝堂各贤达过目一观。”
帘幔之后,一道淡淡的声音传来。
“张贴出来,请诸公过目。”
几个宫人,将祖珽的破敌之策张贴在大殿前。
群臣抬头便能看清。
此时朝中,通晓兵事的北齐三杰己然在前线。
面前的破敌之策,在群臣眼里宛如天书。
虽不懂兵事,但还是不懂装懂发表着建议。
总结来说,就是吹嘘祖珽的破敌之策。
自己的想法,与祖珽不谋而合。
秉着要错一起错,要对一起对的思路。
而眼前的破敌之策,在冯青云看来。
正如群臣表现的一般,不求有功,但求有过。
聊胜于无。
“本宫没想到,我大齐何时冒出如此多的兵事大家。”
“既然诸位对皆通兵事,本宫这里也有一道破敌之策。”
“还请诸位品鉴一二。”
帘幔之后继续发话,一宫人拿着破敌之策走出帘幔。
张贴在祖珽破敌之策旁边。
群臣看着眼前的天书,面面相觑。
一时间,不知是夸还是贬。
纷纷将目光投向有才贯古今之称的祖珽。
祖珽看着面前的破敌之策,轻蔑一笑。
“太后娘娘,此策不知由何人所献?”
“竟与老臣数日前,列出的初稿如出一辙。”
说着,祖珽上前,详细介绍着眼前破敌之策。
还说,曾给两个同僚品鉴过。
队伍靠后方两人出列,承认此事。
冯青云坐在最后方,挠了挠耳朵。
静静观看这几人一唱一和的拙劣表演。
这才清楚,给太后献策之人,不安好心。
若他真将此策拿出,别说帝师的位置。
一个宫闱的罪名,足以让他死无葬身之地。
而太后往后垂帘听政,怕是难以服众。
好一个一箭双雕。
这老小子真够阴的。
“哦……原来如此。”
“本宫初得此策,虽不通兵事。”
“也觉得此策,纸上谈兵,言之无物。”
“没想到此策,竟是出自祖大人的手笔。”
一段不疾不徐的话,从帘幔后传来。
众人面面相觑,看向此时面色阴沉的祖珽。
期待着他的解释。
可未等到祖珽出声辩解。
帘幔继续传来女子略带欣喜的声音。
“冯爱卿为本宫看诊,见到此策也是如此想法。”
“故而本宫请冯爱卿,出谋划策。”
“一柱香时间,冯爱卿便将破敌之策拟出。”
“冯爱卿上前,为诸公介绍介绍你的破敌之策。”
话音刚落,一袭青衫从最末位起身。
掸了掸袍袖,大步走向殿前。
整个大殿,胡太后、皇帝高玮,太姬陆令萱。
各勋贵王侯,朝堂诸公,纷纷侧目。
整个北齐最有权势,决定国家兴亡的一群人。
此时共看一人,闲庭信步,走向龙椅之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