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招,阴险,毒辣,且极其有效。
一旦被扣上“抄袭”的帽子,星光集团前期投入的巨额营销,以及“零号体验官”这个堪称完美的创意,都将成为一个笑话。那股东风,将会瞬间变成一股足以将星光集团吹得粉身碎骨的逆风。
办公室走廊的气氛,瞬间降至冰点。
萧晖和张雨绮脸上的笑容也消失了,他们能感觉到事情的严重性。
时光面无表情地看着那张新闻图片,手指在平板的边缘轻轻敲击着,发出沉闷的声响。整个走廊,除了他指尖的敲击声,落针可闻。所有人都屏住呼吸,等待着这位君主的裁决。
他没有愤怒,没有咆哮,脸上甚至看不出任何情绪波动。但林欣知道,越是这样平静,就代表他心中的风暴越是猛烈。
良久,他终于停下了敲击的动作。
他抬起头,目光扫过忧心忡忡的高铭,和一脸紧张的好友,最后,落在了林欣带着担忧的脸上。
他忽然笑了。
那笑容,不带丝毫暖意,反而像一把出鞘的利剑,带着森然的寒光。
“他们以为,拿到了几张图纸,就能跟我打仗?”
他将平板扔回给高铭,声音不大,却像惊雷一般,在每个人耳边炸响。
“通知下去,‘Starlight’项目组所有核心成员,半小时后开会。”
“还有,”他顿了顿,目光转向窗外那片广阔的天空,一字一句地说道:“把我们的发布会,提前到下周五。我要让云瑞科技看看,什么叫螳臂当车,什么叫自取其辱。”
时光的决定,像一枚深水炸弹,在整个顶层办公室掀起了轩然大波。
将一个筹备了三年的旗舰产品发布会,从原定的一个半月后,硬生生提前到下周五,这己经不是疯狂可以形容的了。这意味着,所有的物料准备、场地搭建、媒体邀请、线上预热、软件最终优化……所有的一切,都要在不到十天的时间里完成。
这根本就是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高铭的嘴唇动了动,想说“时总,这太冒险了”,但看到时光那双不容置疑的眼睛时,又把话咽了回去。他太了解自己的老板了,这个男人一旦做出决定,就绝无更改的可能。他现在要做的,不是质疑,而是 执行。
“是!我马上去通知!”高铭用力点头,转身快步离去,背影都带着一种风萧萧兮易水寒的悲壮。
周围的高管们面面相觑,脸上都写满了凝重和不可思议,但没有人提出异议。他们迅速地散去,整个楼层瞬间进入了一种临战状态,电话声、键盘敲击声再次交织成一片,比之前更加紧张、更加激烈。
风暴的中心,只剩下西个人。
“下周五?这也太赶了吧?”张雨绮一脸担忧,“来得及吗?万一哪个环节出问题……”
萧晖也皱着眉:“是啊,时光,这会不会太冲动了?俗话说伤敌一千,自损八百。为了跟他们赌这口气,把自己的节奏全打乱了,不值当啊。”
他们虽然不懂商业,但也明白“欲速则不达”的道理。
时光没有理会他们,只是静静地看着林欣。
林欣从始至终都没有说话。她不像张雨绮和萧晖那样焦急,也没有像那些高管一样震惊。她只是安静地看着他。
“你信我吗?”他轻声问,声音不大,却仿佛带着一种奇特的力量,让周围嘈杂的声音瞬间安静了下来。
林欣没有丝毫犹豫,迎着他的目光,用力地点了点头。
“我信你。”这三个字,不带一丝一毫的迟疑。
萧晖张了张嘴,想说“这不是信不信的问题,这是科学不科学的问题”,但看着眼前这两人之间那种旁人无法插入的磁场,他忽然觉得自己的所有理性和担忧都显得那么多余。
张雨绮则是一脸无语,得,又被喂了一嘴狗粮。不过,这种时候的狗粮,意外地让人安心。
时光的嘴角,勾起了一抹细微的弧度。那不是胜利的微笑,而是一种发自内心的松弛。
“你们先去我办公室休息,等我开完会。”他转向萧晖和张雨绮,语气恢复了平日的淡然。
说完,他不再停留,转身,走向那间气氛凝重的会议室。
看着那间紧闭的门,林欣的脑海里,反复回响着时光在那个清晨对她说过的话。
他说:“商业竞争,真相是什么不重要,重要的是你最后拿出来的东西,必须能赢。”
她坚信,他不是在冲动,不是在赌气。他是在布一个更大的局,一个足以让所有对手都措手不及的局。
为了让自己纷乱的心绪平复下来,也为了能帮他做点什么,林欣开始动手整理时光那张略显凌乱的办公桌。
她小心翼翼地将散落的文件归拢,把喝了一半的咖啡杯放到一边,动作轻柔,仿佛在整理一件珍贵的艺术品。
就在她整理一叠画满了各种结构和代码的草稿纸时,指尖忽然触碰到一张质感略有不同的纸张。
她好奇地抽了出来。
那是一张半透明的硫酸纸,上面用精准利落的线条,勾勒出了一个手机的内部结构图,比网上公布的那个版本要复杂精妙得多。而在旁边,标注着几个她从未听过的词。
一体成型超晶瓷机身、超芯芯片-9 Pro。
她不懂这些佶屈聱牙的专业术语具体意味着什么,但女人的第六感让她意识到,这,或许就是时光敢于宣战的底牌。
与此同时,星光集团“自杀式”提前发布会的消息,如同投入滚油的一瓢冷水,在互联网上炸开了锅。
舆论瞬间两极分化。
支持者认为这是星光作为行业新星的魄力和自信,而更多的则是嘲讽。云瑞科技的公关团队更是抓住了这个千载难逢的机会,立刻下场,巧妙地引导着舆论风向。他们将星光的行为,描绘成了一个抄袭者被揭穿真面目后的气急败坏。
#星光心虚#的词条,在短短一个小时内,被无数水军和不明真相的吃瓜群众,硬生生地顶上了热搜榜首。
某位在科技圈以毒舌和犀利著称的知名博主,更是抓住热点,连夜发布了一篇长文。文章从技术研发周期、供应链备货压力、市场营销节奏、软件优化难度等多个角度,进行了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的“专业分析”,最终得出一个结论——星光此举,无异于商业自杀。他们最终能拿出来的,必然是一款为了抢时间而赶工出来的、漏洞百出的半成品。
这篇文章,如同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让本就偏向云瑞的舆论彻底倒戈。